成金——日本的暴发户(1 / 1)

日本史随笔 王新生 1625 字 13天前

在日本的将棋中,力量最弱的“步”一旦闯入对方阵地便成为威力无比的“金”,因而称之为“成金”。用在社会现象上,“成金”是指日俄战争后通过买卖股票、经营商业而一夜暴富的人物。实际上,这种暴发户大多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日本来讲是绝对的天赐良机。不仅使政府从愈演愈烈的减税运动中摆脱出来,而且借口“日英同盟”对德国宣战,陆军以10倍于驻山东德军的兵力登陆山东半岛的龙口并占领胶济线,然后攻陷青岛,海军也迅速占领德国在南太平洋的各个岛屿,整个战役仅损失了一艘超龄服役的军舰和271名士兵。被俘的德国士兵带到日本四国德岛县的俘虏营,受到良好的对待。德国俘虏教授当地人制做面包的方法,并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占领山东后,日本的大隈重信内阁向中国政府提出接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承认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利益、希望聘用日本人作为政府顾问等的“二十一条”。由于德国实施无限制潜水艇作战,受协约国的邀请,1917年1月,日本政府派遣15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前往地中海担任护航任务。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共为788艘舰船护航,护送人员高达75万人。日本舰队没有击沉一艘德国潜艇,自己的一艘驱逐舰却被击沉,包括舰长在内伤亡50人,另外还有19人死于疾病,战死病死共78人,其中73名至今埋葬在马耳他的英军墓地。日本之所以进行此次远征,其动因来自与协约国达成的密约,即在战后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对山东半岛、赤道以北太平洋诸岛等权益的要求。

日本在一次大战中获益最大的是经济。当然,战争爆发后,由于许多来自欧洲的工业产品停止供应,依赖进口的企业遭到严重打击,同时出口欧洲的制品和原材料也因战争急剧减少,出口企业也遭受打击。再加上战争引起汇率的混乱,农产品价格下降,增加了经济的恶化程度。1915年夏天,经济开始好转,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欧洲军需品严重不足,英国及俄国等纷纷向日本订货,军需产业的急速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产业也开始进口替代生产,特别是依赖德国的化学肥料、药品、染料等化学产业十分突出。政府也采取免税、发放补助金、弥补损失等措施,推动重化产业的发展。另外,欧洲国家因战争不得不撤出中国市场,日本产品迅速填补,对美国出口也在急速增加,日本的造船业、海运业为此获得飞速发展。

在日本的将棋中,力量最弱的“步”一旦闯入对方阵地便成为威力无比的“金”,因而称之为“成金”。用在社会现象上,“成金”是指日俄战争后通过买卖股票、经营商业而一夜暴富的人物。

从数字上看,战争期间,日本的钢铁产量增加1倍,造船吨位增加7倍,船舶保有总吨位增加50%,化学产业、轻工业、工业产值均增加5倍,电力使用量超过蒸气使用量,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对外贸易转为出超。1914年拥有11亿日元的债务,1920年成为27亿日元的债权国,工人数量从1914年85万人上升1919年147万人。“成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最为有名的“成金”是内田信也。内田本是三井物产船舶部的职员,大战开始时他预测到船舶不足,因而下决心辞职并创办内田汽船公司。但公司只是租借一条船开始经营,船只严重不足,导致租金增加10倍以上,内田将该船租出后获较大利润,然后再购买汽船或租借船只,其拥有的船只增加到16艘,全部租借出去,数年间获得巨大财富。内田汽船公司的资本金也从最初的2万日元增加到6000万日元,股息高达60%,内田本人也成为拥有7000万日元的大富翁。其事业后来发展到造船、商业等,自己也建造了巨大的豪宅,过着奢侈的生活。当然,富人惜命。有一次内田乘坐的列车翻车,将其压在座位下,他拼命大喊:“我是神户的内田,出多少钱都可以,救救我”。

穷人乍富,怎么也得显摆显摆。楚霸王项羽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尽管被讽刺为“沐猴而冠”,但成就某些事业的人总是乐此不疲。与内田一样发了船舶财的山本唯三郎,为显示自己的能力与财力,亲率200多人到朝鲜半岛捕猎老虎,回到东京后在帝国饭店举办虎肉宴会,招待包括枢密官、大臣在内的政界人士及其他各界代表。据说虎肉散发臭味,不合绅士、淑女的口味。也有更为令人咋舌的行为,一名“成金”从妓院起身回家时穿鞋处太暗,于是点着100日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万日元)的纸币照明,当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月工资为50日元。

然而,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再次回到战前的环境,许多“成金”迅速没落下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铃木商店。铃木商店本来是神户的糖业批发商,1894年业主铃木岩次郎去世后,在其妻的主导下,领班金子直吉积极扩大经营,与政府合作贩卖台湾的樟脑、蔗糖等获利,其后以贸易为中心涉及海运、炼钢、毛纺等事业。铃木商店很早就在伦敦开设支店,从事日本以外的两国间贸易,即将越南的大米贩卖到法国,当时进行这种贸易的只有三井物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海上运输危险以及行情不稳,商品价格下降,金子直吉拍电报给伦敦支店长高畠诚一:“不管价格多少,什么物资也要买下来。”伦敦支店拼命收购钢铁、沙糖、小麦等,金子在日本预订货船,三个月后商品价格全部上涨,铃木商店在几个月内获利数千万日元(相当于现在的数千亿日元),并进一步扩大业务。金子此时发誓要像日俄海战时东乡平八郎说的“皇国兴废在此一战”那样,即使不能超过三井、三菱,也要三分天下。1917年铃木商店的贸易额为15亿日元,超过三井物产的11亿日元,并发展成为拥有65家分公司、雇员2.5万人的大型综合商业集团。在金子的撮合下,高畠与铃木岩次郎的孙女结婚。尽管遭到战后经济萧条的打击,但金子仍然采取积极的经营方针,结果铃木商店在1927年的危机中倒闭。1928年,高畠以旧商店的职员为中心组建新公司,战后发展为大型商社日商岩井。

也有成功转型的“成金”,例如前面说的内田信也。内田准确地预测到战后萧条迹象的出现,立即卖掉所有的船只,成功地从产业界脱身。很快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并担任过铁道大臣、农商务大臣、贵族院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时期被剥夺公职,恢复公职后当选议员,担任第五届吉田茂内阁的农林大臣,1971年去世时91岁。

另外一个成功转型的“成金”是久原房之助。1869年出生的久原庆应义塾毕业后进入贸易公司藤田组,1903年退职,收购茨城的赤泽铜山,改组为日立矿山,获利甚多。1912年成立久原矿业公司,自己任社长。其矿业扩展到朝鲜半岛,拥有许多铜矿,人称其为“铜山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事业发展到海运、贸易领域,特别是向俄国出口铜获得巨额利润,其铜矿在东亚地区有数千处。1917年,三井、三菱财阀的资产各有4亿日元,据说久原产业的资产约为2.6亿日元。一次大战结束后,久原未做及时处理,结果成为负债1亿日元的穷光蛋。1938年与债主达成和解,约定30年后支付债务,当年久原69岁。债主们之所以相信届时百岁的久原能够还债,是因为其转入政界且影响很大。

出身山口县的久原在同乡田中义一首相的帮助下先是进入政友会,并在1928年当选为议员。即使负债累累,久原的政治资金源源不断,因而在田中内阁里担任通信大臣。曾受“二二六事件”牵连离开政界,后来返回政界后担任政友会最后一任总裁。占领时期被剥夺公职,解除处分后在1952年当选众议员,但任期只有5个月。1955年访问中国,并见到毛泽东等新中国领导人,1965年以96岁的高龄去世。

成败在一念间,转型靠的是人际关系,暴发户更要注意退路。

尽管“成金”们的命运各种各样,但至少推动了日本产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大批市民乃至中间阶层出现,因而推动了各种运动的出现,例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女性运动、争取选举权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部落民(被歧视者)运动等等,由此形成了“大正民主运动”的基础,也是“成金”们无心插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