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应观众要求 (2)(1 / 1)

走过婚姻 施寄青 1900 字 10天前

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的生活。”这话的后半句至今仍是不朽的格言,前半句可能需要某种程度的修正。

根据柴教授的统计数字和他的说法,在21世纪的前五十年,世界人口过剩的问题将不会得到纾解;更有甚者,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这个问题会更加严重。在人**炸的今天,传统父系社会中所谓婚姻的最大功能——传宗接代因而减轻了,一男一女的结合不再是为了尽社会义务,无后不再是不孝,那么为什么要有婚姻的存在?

婚姻是一张长期合作的契约,一个人凭什么和另一个人长期合作呢?这就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值得考虑了。

所以罗龙治教授认为,现代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一代要少掉许多包袱,至少他们不必再应观众的请求而结婚。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内容既封建又保守,毫无前瞻性可言。在这样的体系下长大的男男女女,很少去思考或探讨婚姻的前途,更少有人意识到目前的婚姻制度已经在解构中。如果仍抱着传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那么这些年轻一代,尤其是女孩就都该反省了:为什么要结婚?如果结婚不是为了生小孩。

正如罗教授告诉学生的,婚姻的主题应该是爱一个人,愿意和他共度一生。即使到最后婚姻仍然走上破产之路,至少在婚姻存续期间有感情的互动,可以使我们对人生有更深的体验,这才是可喜的事情。

恶意的游戏

迈克·道格拉斯主演的电影《致命的吸引力》,在上映时并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有一天,我儿子告诉我:

“妈妈,有一部电影也许你该去看看。”

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这是一部有关外遇的电影,剧情非常曲折,也许有助于你的演讲内容。”

于是,我就去看了。

电影的内容很简单,年轻的律师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美丽的太太和六岁的女儿。在一次宴会当中,他碰到一个出版社的编辑,两个人因此发生了婚外情。

发人深省的是:导演和编剧借着第三者所提出的问题来探讨外遇问题。

当男主角的太太回娘家时,男人便到情人家去,他告诉情人自己太太做的菜很好吃,情人笑着问他:

“你的婚姻很幸福吗?”

男人一脸心满意足地说是。情人又问:

“那你很爱你太太喽?”

男人说,对的。情人再问:

“你有小孩吗?”

男人说,有一个女儿现在六岁,非常活泼可爱。情人的脸上仍然保持笑容,发出最后一个疑问:

“那你为什么在这里?”

男人愣了一下,然后很尴尬地耸耸肩说:

“你问倒我了。”

这部电影的还在后头。虽然那女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第三者,可是到头来她仍然不甘心于她的地位,不甘心于男人只是和她玩游戏,因此她一直苦苦追逐这个男人,甚至在最后去追杀男人的太太。当她潜入男人家里要谋杀他太太时,男人及时冲进浴室救危,把这个女人打昏。不料女人醒转之后又要杀死男人,这时,男人的太太就开枪把女人打死了。最后的镜头是夫妻两人劫后余生而相拥,恍如隔世,然后焦点对准了他们的全家福照片。电影到此结束。

在我看来,导演是有意把镜头定在这样一张幸福的照片上的,尤其是在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暴力之后,这个家要再恢复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前的快乐,是绝对不可能的。

《致命的吸引力》在美国相当轰动,引起很多讨论。在中国台湾上映的时候,很多做太太的拖着先生去看,做女朋友的也把男友拉去看,她们最大的目的,我想无非是要给男人一个警告:你看吧,搞外遇是没有好下场的!

弹性疲乏

看完这部电影,某妇女团体请我就它谈谈外遇问题。在下笔之前,我打了几通电话征询几位男性朋友的意见。结果,有的人没看,有的人看了却无法说出具体的意见。

电影里的男主角有很温馨的家,有贤惠的太太,有可爱的女儿,也很满意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他为什么搞外遇?

有人问:外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外遇的原因和理由有很多,但有时往往并没有具体的理由。就像片中的男主角,他不是不满意他的太太,也不是不满意他的婚姻,更不是在事业上受到挫折,他没有任何理由有外遇,但是外遇仍然发生了。有人也许会答:还不是传统社会里男人那种“饱暖思**欲”的不安分。

换一个角度来看,不要那么霸道吧。

我儿子常说,他最喜欢吃桃源街的牛肉面,它是他的老婆。虽然他很爱“老婆”,常常去吃桃源街的牛肉面,可一旦吃多了他又不免感到腻了,要换换口味,去吃吃别的馆子。这个情况可能有两种结果:其一,吃上了别的馆子,移情别恋;其二,当他吃到不如桃源街牛肉面的馆子时,更加肯定他的“老婆”仍然是好的。我想,拿这个来比喻婚姻关系也颇为恰当。

任何一桩婚姻久了都会出现弹性疲乏,任何婚姻也都会有一堆问题,也许表面上看不出来,但问题是存在的。这里要紧的是两个当事人如何去处理他们的弹性疲乏,如何去面对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怒骂第三者。

外遇恐惧症

想当年刚遭遇婚变时,谈起外遇或第三者,我绝对是咬牙切齿,痛恶至极。如今时过境迁,我常碰到还在婚姻中、没有遭遇过婚姻破裂悲痛的妇女,大肆抨击外遇的第三者是如何如何不应该。可以说几乎所有已婚的女人都患有“外遇恐惧症”,因此对婚姻形成阴影、产生威胁的第三者就成了她们的假想敌。每当她们集中火力抨击时,总是认为我和她们站在同一阵线上,把我当作她们的同路人。因为我的婚姻是遭受外遇而结束的,所以她们以为我会同仇敌忾,却没料到我的反应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时我也自问:

“假使我是一个很有条件的男士,有一个不错的老婆和一桩不坏的婚姻,我会不会搞外遇?”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再问自己:

“即使我不是男的,以我今天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立场,假如我再结婚,我能担保自己不会心猿意马吗?”

坦白说,我没有把握。

曾经有一位离婚男士问我:

“施小姐,你为什么还不再婚?是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呢?”

我不答,反问他:

“你呢?我想你是因为前妻的条件太好了,找不到比她更好的才没有再婚,是不是?”

他说,是的。然后我才告诉他,我和他相反,我是临老入花丛,眼花缭乱。

这是真的。当我完全走出婚变的阴影后,我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可爱的男士,他们各有优点,使我不知要选择哪一个才好。我们常将朋友分类,有些朋友是在我们去购物时会邀请的,有些朋友是在想聊天时才想到的,有些朋友是在遭遇困难需要求助时才会找他。如果我们对这些朋友作一个评鉴,就会发现:很少有朋友是具备多功能的,他们总是很难满足我们每一方面的需求。同样,我们的婚姻对象或情爱对象通常并不是我们所能选择到的最好的,只是跟我们最有缘分的。

两个出身背景和个性完全不同的男女,要一起生活本来就会有很多问题产生,加上彼此无法满足对方的某些需求,短时间内这样的缺憾还不明显,长时间下来,我们会有一种欠缺感,你有,他也有。当我们碰见一个具有配偶所不能满足我们而对方能的对象时,很容易产生一种情愫或共鸣,外遇就发生了。

人性是软弱的。我们都很向往天长地久的情爱关系,向往一对一、终身厮守、白头偕老的境界。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是一种喜新厌旧的动物,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绝对无法随着我们的弹性想法而变的。因此我觉得有婚姻就有外遇,外遇和婚姻是并存的,相始相终。只是,在面对外遇时我们必须知所取舍,譬如说慧剑斩情丝,譬如说君子爱人以德,发乎情、止乎礼。不过说归说,做归做,要做到不受**必须有大智、大仁、大勇,偏偏一般人都没有,所以外遇才成为致命的吸引力,一旦受到吸引就难以挣脱了。

人类的第一出剧本

在《圣经·创世记》里,上帝造了伊甸园,在园中遍植果树花木,是人间的乐土,亚当和夏娃在其中过着愉快的生活。但是上帝吩咐他们,园子里所有树木结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智慧树的果子不能吃。有一天,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智慧之果,还叫亚当也尝尝,上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立即下令将亚当、夏娃和罪魁祸首蛇逐出伊甸园。

上帝先对蛇说:

“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诅咒,比一切的畜生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我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们的脚跟。”

然后,上帝又对夏娃说:

“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处,你生产儿女必多受痛苦。你必恋慕你的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换言之,女人就一直追着男人,苦苦地爱恋丈夫,但是她往往被抛弃。

最后,上帝对亚当说:

“你既吃了我所吩咐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就必因为你的缘故而受诅咒,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到吃的。地要长出棘藜来,你要吃人间的菜蔬,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尘土。因为你是从土而生,你本是尘土,所以仍然要归尘土。”

上帝本应该是宽容的、悲悯的,可是当人类背叛上帝之后,上帝却用这样恶毒的诅咒来惩罚背叛他的人。没有人能忍受别人的背叛,面对背叛的时候连上帝都会疯狂。

有一个剧作家说:“人类所有的戏剧只有五个原型,背叛是其中一个。”在我看来,所有戏剧的原型只有一个,那就是背叛。

为什么《创世记》之始就写下背叛?道理很简单,因为人类最潜在的恐惧就是被背叛,而人类最大的劣根性就是背叛。上帝给了人类如此美好的伊甸园,让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唯一的条件只是不可以吃禁果,难吗?园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果子,可是那么多树的果子却不能满足人类,人类就是要吃那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