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赋真的能“治病”吗(1 / 1)

西汉著名文学家枚乘在他的一篇宏赋《七发》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王子生病了,身体虚弱,心情烦躁,白天打不起精神,晚上睡不着觉,找了很多医生、用了好多方法也没把这个病治好。于是作者就写了《七发》这篇长赋,让王子大声朗读,王子照做了。赋读完的时候,王子出了一身的汗,病居然就好了。《七发》因此成为汉赋中的名篇。汉赋真的有这种神奇的魔力吗?汉赋究竟是怎样的文学体裁呢?

西汉统一后,在战国时代兴起的北方诸子散文与南方的楚辞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文体——汉赋。“赋”这种体裁在古代就有,其特点是“借物言志”,就是通过描述简单事物中蕴含的道理来表达作者的思想,那时的赋都比较短。汉初,赋融合诸子散文纵横思辨、论证严密与楚辞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也继承了楚辞的形式,这些赋气势恢弘、辞藻华美,篇幅很长,被称为“大赋”;汉代后期,赋开始偏向于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慧的特色,变得短小、活泼,清新而富有哲理性,被称为“小赋”或“短赋”。赋是中国汉代文学的代表。

汉赋“治病”是有道理的,文学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滋养精神的作用,而赋借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具有批判精神,使其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备文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可以直击人的心灵;赋又是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读来抑扬顿挫,很有旋律感,让人心情舒畅。尤其汉赋又是用竹简写成的,数万字的赋要用到百余斤的竹简,所以在那时,读“赋”也是一个“体力活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