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萌芽(1 / 1)

席勒,德国诗人、剧作家,1759年出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1781年,席勒写作完成《阴谋与爱情》,这成为他青年时代最成功的一部剧作。除了戏剧,席勒还擅长写诗,因感于友情的温暖而写作《欢乐颂》,后被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曲,流传至今。

1791年,席勒开始研究康德哲学,之后写了一系列有关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著作,其中《审美教育书简》是其美学思想最系统和最集中的体现。

在书中,席勒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审美教育问题做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提出了“让美走在自由之前”、审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基础等思想。

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有现实基础的。当时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德国受到影响,人们也纷纷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实现民族独立统一,保障人民自由。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等仍然实行暴力专政,这使得人们对政治革命失去了信心,甚至转为仇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十分病态的,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精神上,人们没有自由。一些革命者似乎是摆脱了绳索,获得了自由,但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狂怒,残暴地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一些“上层阶级”懒散腐化,令人生厌。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席勒、歌德等思想家只能无可奈何地在幻想的乌托邦里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他们渴望自由,但是这里的“自由”并不是革命者所理解和获得的自由,而是精神层面的自由。由此席勒认为,获得自由的方式不是经济政治上的革命,而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教育和修养。当社会中每个人的精神修养提高了,经济政治的改革才会拥有充分的条件,从而变得顺利。

人们如何才能实现自由呢?席勒说“让美走在自由之前”,人们通过美才能达到自由。这是审美教育中最基本的观点。通过审美教育才能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才能实现经济政治的自由。席勒认为,人摆脱动物性,在现实世界中最先获得自由是通过审美,这是人性的真正实现。

美与艺术紧密联系。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所凭借的手段就是艺术,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是一种“审美的外观”或“活的形象”,这是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完全自由的形式。在它们的创造和欣赏过程中,都包含着作者和欣赏者的感性情感与理性思考。

从人的角度分析,人具有感性和理性两个对立的因素,这对立的两面互相依存,成为完整的统一体。人既有自然情感方面的要求,也就是“感性冲动”,也有使人的行为和世界中的万千现象符合法则、和谐统一的要求,这是“理性冲动”。只有感性和理性都没有受到束缚,人们才能获得自由。

面对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席勒指出,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它们的界限,是文化教养的任务。文化教养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充分发展并达到适度统一。因为如果以一种强力作为教育手段,强制人们去进行某种行为,就会压抑、束缚人的感性力量,而以法则为教育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就会压抑、束缚人的理性意志。这两种教育都没有完全使人心甘情愿地在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支配下去活动。而艺术的教育、审美的教育,才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完全自由。

由此可见,艺术是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获得自由的方法,而人只有获得了精神上的真正自由,诸多的社会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因此,审美教育是建设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的途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如何实现、何时实现这样的社会,席勒自己也感到很渺茫,他认为或许只有在少数优秀人物的圈子中才能实现。但是,即使这样,审美教育无论是在人性的完善还是社会和谐方面,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深远的作用,值得人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