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谈绘画(1 / 1)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是那个时代众多才华横溢的“巨人”中的一个。从30岁开始,达·芬奇就有意识地记录创作心得以及科研成果,准备用毕生精力写作画论、力学和解剖学三部著作。然而,由于整日奔波忙碌,达·芬奇最终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虽然他的著作没有完成,但却留下了很多手抄本形式的画论笔记。后来的人们根据这些笔记,编纂成《画论》一书。

达·芬奇的画论笔记,涉及透视学、光影学、解剖学,以及配色等绘画方面的理论和技巧,但也不乏关于艺术理论方面的内容。这些艺术思想立足现实主义,丰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理论。

在达·芬奇看来,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源自人的感觉。那些既不是从经验中产生,又没有经过感官感知的知识,都是虚假而荒谬的。作为一门艺术,绘画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并且以人最高贵的感觉——视觉为基础。基于此,绘画必然要以自然为源泉,而且它也必定能成为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模仿者。为了实现这一点,达·芬奇认为画家必须以自然为师。他说:“作为一名画家,心思应该像一面镜子,将自己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丝毫不差地按照事物原来的样子,将这些颜色分配到物体的形态上。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那就是,如果你不是一个能用艺术再现自然所有形态的能手,那么,你也就不配做一名高超的画家。”这便是著名的艺术再现自然的“镜子说”,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必须反映现实的创作规律。

达·芬奇主张艺术应该像一面镜子,忠实地反映自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创作的时候,要机械地抄袭自然,直接地照搬自然。这里,在艺术如实反映现实的关系上,达·芬奇又提出,不能仅仅依靠感官认识自然世界,还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和理解世界。

那么,达·芬奇所说的“理性”,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从画论笔记来看,他说的“理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有关绘画的科学知识,比如透视学、光影学、解剖学等,另一方面是指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观察自然,思考自然,寻找自然事物中最优美的部分,需要创作者进行选择和整合。达·芬奇所倡导的这种创作方式,就是后来文艺理论家常说的典型化或者理想化。达·芬奇在给青年画家的建议中,有这么一条:“画家应该时常到田野里去,每次去须用心观察各种事物。仔细地看完一件事物后,再去看另外一件事物,将比较有价值的东西从它们身上挑选出来,并有效地组合在一起。”

经过观察和思考,画家所反映出的自然,又不同于眼前真实的自然,它是“第二自然”。达·芬奇认为,在人类所有的成员中,唯有画家可以与自然相抗衡,并胜过自然。在与自然竞赛的过程中,画家之所以能胜出,是因为画家笔下的自然,是通过缜密细致的心思创造出来的。画家不仅能自由地思考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而且还能够创造它们。画家看到令人迷恋的美人、骇人听闻的怪物、幽默滑稽的东西,抑或炎热气候中的浓荫之地、天寒地冻间的温暖场所、深邃的山谷、无边的海平线……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用手中的笔将这些事物创造出来。因此,达·芬奇说,画家是所有人和万物的主人,他能主宰宇宙中的一切,创造出自然中存在与不存在的形象。不管是实在的东西,还是想象的东西,画家都可以先存之于心,然后用之于手,显之于画。

在创作实践上,达·芬奇竭力劝说画家,应该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观察人们各种各样的表情和手势。绘画的时候,不仅要求人物形似,更要求神似,画中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要表现出人物当时的心灵状态。

在达·芬奇的作品中,蒙娜丽莎的微笑,耶稣门徒在最后晚餐时的不同神态,都是他从现实出发,以高度凝练的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杰作。据说,为了描绘耶稣门徒犹大的形象,达·芬奇曾经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出入于无赖泼皮聚集的地方,认真研究他们的相貌和神态。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达·芬奇是一个杰出画家,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达·芬奇手稿》中,大约有15000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发展可以提前半个世纪。达·芬奇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在他看来,某个知识点或某条规律没有弄明白,是人生很大的遗憾。这样的求知欲可以使一个人能够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