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友梅,原名乃学,字思鹤,1884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1889年,5岁的萧友梅跟随父亲移居澳门。1901年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高等师范附中、东京音乐学校、东京帝国大学学习钢琴、唱歌以及教育学等。1909年,萧友梅前往德国公费留学,被莱比锡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萧友梅又前往柏林大学进修哲学、伦理学、音乐、美学等课程,最终于1920年返回祖国。
回国之后,萧友梅受任教育部编审员以及北京高师附属实验小学主任。第二年,受蔡元培的邀请,萧友梅出任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兼音乐研究会导师。1922年,北大音乐研究会改组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萧友梅任传习所教务主任。萧友梅在传习所成立了一支小型管弦乐队,并亲自担任指挥,先后举办过四十余次音乐会,在当时颇受欢迎。
1927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接管北京政权后,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刘哲以音乐“有伤社会风化”“浪费国家钱财”为由,下令停办北京国立学校的全部音乐系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被迫解散,萧友梅随即前往上海,积极筹建国立音乐院。同年10月份,蔡元培出任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在他的协助和呼吁下,萧友梅创办国立音乐院的请求终于得到批准。萧友梅担任国立音乐院教务主任,并开始招生。国立音乐院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学府,第一次招生总共录取了23名学生。1929年,国立音乐院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出任校长一职。他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即使条件艰苦、经费短缺,他仍然坚持办学。因不能按时交纳房租,音乐院竟迁校八次,有时新地址的教室数量不够,萧友梅就把自己的办公室贡献出来供学生上课,他经常开玩笑似的对师生们说“搬迁是我们学校的家常便饭”。
萧友梅从国外音乐大学引进先进的教育体制,从测验、考试到升级、毕业均采用学分制的形式,这样既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勤学苦读,又能因材施教,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在教材选择上,萧友梅也会层层把关,严格挑选,只有以中外经典音乐文献为主的教材,才能让学生使用,这就保证了音专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在课程设置上,音专为将音乐教育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除了开设中国音乐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外,还加入了包括琵琶、二胡、笛子在内的民族器乐课,并且设置了本科、研究班、师范科以及选科等制度。在萧友梅的努力之下,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逐渐发展成一所规模和水准均十分突出的高等音乐学府。
萧友梅认为拥有合格的音乐教师才能带动音专的蓬勃发展,因此他先后从国内外聘请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到音专任教,有俄罗斯著名钢琴家查哈罗夫、声乐家苏石林,国内著名声乐教育及指挥家周淑安、作曲家兼声乐家应尚能等。从1927年办学以来的10年里,音专的教师队伍就扩大到41人,为该校进行高质量的音乐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萧友梅一直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只要是音乐人才,他就破格录取,哪怕学生付不起学费,他也会尽全力为他们提供音乐教育。
因为萧友梅珍才惜才,他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钢琴系的丁善德、李翠贞、范继森等,作曲系的贺绿汀、陈鹤田、刘雪庵、钱仁康等,声乐系的周小燕、高芝兰、郎秀敏等,还有冼星海、李元庆、张曙、李焕之等从国立音专走出去的人,日后都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界的中流砥柱,为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