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是江苏江阴人,1895年出生,17岁和兄长刘半农来到上海,在一个剧团里从事乐器演奏,从此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一生为音乐事业奋斗。19岁那年,剧团解散,刘天华回到家乡任教,这时,他发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无穷魅力,开始跟随各类民间艺人学艺。只用短短几年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常人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掌握的琵琶、二胡、笛子、古琴、三弦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术。他还接触了京剧、昆曲、丝竹乐,之后就有了向民族器乐创作领域迈进的想法。
1915年,20岁的刘天华着手创作《病中吟》,1918年定稿。这首乐曲共分为三个段落和一个尾声。第一段表现了一种苦闷抑郁的情绪,旋律婉转缠绵,有沉吟慢诉之意。第二段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摆脱苦闷,求得解脱,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用急促紧迫的旋律和强有力的节奏来表现。第三段音乐篇幅不长,不过在以第一段的主旋律为基础的情况下稍做变化,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深入,表现作者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失望中寻找希望的信心。接着乐曲转入**高涨、强而有力的尾声,最后音乐冲上高音,转而急剧跌落,又给人带来失意与忧愁之感。刘天华将自己所有的痛苦与挣扎都融入《病中吟》之中,不但表达了自己反抗社会黑暗的坚强意志,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1918年,刘天华开始创作《空山鸟语》,十年之后才完成定稿。《空山鸟语》取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作者把“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诗句改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描绘了家乡江阴黄山竹林遍布、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这部乐曲于1993年获中华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良宵》,又名《除夕小唱》,是刘天华音乐作品中唯一一首即兴创作的乐曲,也是所有作品中最短的一首曲子,它不但包含了作者对民族音乐事业走上佳境的祝愿,也表达了除夕之夜人们欢聚一堂、辞旧迎新的喜悦。整首曲子始终以一条线为主旨,其中穿插锣鼓和音响的模拟声,使乐曲的节日色彩更加浓厚。
刘天华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技巧相结合,在民族器乐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以二胡为突破口改进国乐,加入琵琶、古琴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从而使这件古代并不受人重视的民间乐器变成近代专业独奏乐器,成为中国民乐的主角与代表,二胡从此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会上常见的乐器,因此,刘天华也被人们称为“二胡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