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年少时期爱好剑术,成年后受《易经》影响,渐隐藏其锋芒,显示出儒雅之气。他不与达官贵人交往,不在乎功名权力,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不为仕途忙,悠闲而自在。
吴镇十八九岁开始学习作画,善画山水、墨竹,他常游**于青山绿水间,饱览自然风光,大大开阔了其视野。他的画风清润,笔墨秀美,表达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恽南田在《南田论画》中说:“梅花庵主与一峰老人同学董源、巨然,吴尚沉郁,黄贵萧散,两家神趣不同,而各尽其妙。”
其实,吴镇年轻时的画作在当时是不被人看好的。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记载,以前吴镇与盛子昭是邻居,很多人知道盛子昭画技出众,都挤到他家出金帛请其作画,而吴镇家门庭冷清,其妻便拿此事说笑,吴镇却自信地说:“二十年后不复尔。”果真如此,二十年后,吴镇的绘画尽显苍茫古朴之气,令其名声四起。
吴镇画山水师承董、巨,还兼马远、夏奎之所长,虽能继承传统技法,但也潜心研究,自成一派。他作画格调简约,下笔遒劲有力,用墨浑厚,颇有清旷悠远之意,因此能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吴镇的传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桧平远图》《洞庭渔隐图》《嘉禾八景图》《风竹图》等。
《渔父图》为吴镇63岁时绘制,表现了对渔父隐居山水之中的悠闲生活的向往。吴镇创作此图与元代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蒙古族作为元朝的统治阶级,他们的政策导致许多文人有避世思想。而渔父的人生逍遥自在,这正是文人们所向往的,因此,他们寄托情感于渔父形象,创作出许多关于渔父的诗词歌赋。在绘画领域,吴镇尤对渔父“情有独钟”。他的很多作品都以渔父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的苍茫之感体现渔父的孤独寂寞,而不对人物本身进行细致刻画。渔父虽然形象模糊,却震憾人心,这是只有吴镇能做到的。
在《渔父图》中,吴镇用元代流行的“阔远”构图法,用一条宽阔的江水隔开两岸,使画面远近相应,富有层次感。画面中江水的大段留白,更能体现两岸芦草的笔墨层次。画中山顶圆润,芦坡平缓,山石的纹理用披麻皴与点苔法绘制而成。画中人物轮廓勾画清晰,并以正面示人,散发出一种天然古朴的气息。而空间结构连续延伸,则是元人绘画独有的特征。
除画山水外,吴镇还钟爱墨竹,《风竹图》就是其墨竹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一枝竹子从画纸的一端伸展出来,它的叶子被风吹到同一个方向,枝干也随风略弯,但身姿依然挺拔。吴镇画竹叶用侧笔,竹干用中锋刻画,笔墨的轻重粗细富有很大变化,如画中段竹干用纤细之笔,显示出竹的柔韧性,正如吴镇自己总结的:“画濡墨浅深,下笔有轻有重,逆顺往来,须知去就。”吴镇作此画并不强调写实,而是要抒发一种竹子般清新脱俗的情怀,有“意到笔成”之意。话虽如此,但实际上作者必然胸有成竹,才能绘出此大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