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他的祖父曾经官至四川布政使,他的父亲官至内阁大学士,可谓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自己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刘墉除了为官,还以诗文和书法出名。
康熙非常喜欢董其昌的书法,还专门派人去各地搜集,制作成册。董其昌的书法当时得到文人推崇,尤其是参与科举考试者,考官喜欢董其昌,学子当然就会写董体。后来乾隆喜欢赵孟頫的字,一时间董其昌被扔在一边,大家又都去学赵孟頫。刘墉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当然也是要参加科举,进入仕途的,所以少不了也随众,学习董其昌和赵孟頫。
乾隆十六年,刘墉中进士,从那之后,他对于董其昌和赵孟頫的字有了另外一层认识,并逐渐抛弃而向上追溯。他学习唐宋的书法家,如颜真卿、苏轼、黄庭坚;再后来,越追越远,学习晋人书法家,如钟繇和王羲之。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临帖长达几十年,最终博采众家,写出了自己的特色,自成一派。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曾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否则,习气未除,将至性至情不能表现于笔墨之外。”这是说,书法家要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创新要建立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之上,先通过尚古除去身上的戾气和邪气,才能更好地抒写自己的真性情。刘墉正是这样做的,他先是学习古人,融会贯通后再进行创新,最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成为清代的大书法家。
即便到了七十岁的高龄,刘墉仍旧锐意进取。他临帖一生,没有认识到碑学的精妙,所以晚年开始学习碑学。因为年纪大了,他的碑学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但重要的是他从碑学中见到了更深广的书法境界,反过来影响到他的书法。
刘墉的书法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用墨。他喜欢用浓墨,因为他做过宰相,还得了一个“浓墨宰相”的外号。关于这点,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喜欢的人认为,刘墉的浓墨营造出一种拙朴的效果,看似笨,实则巧。但是不喜欢的人则认为,刘墉的浓墨让字显得肥腴。客观地说,刘墉的书法虽然喜用浓墨,但是并不影响筋骨,不损伤神气,反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渲染力。
刘墉书法的另一妙处在于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情。关于这一点,清代王文治在《快雨堂跋》中评论刘墉的作品“于轨则中时露空明,于运用中皆含虚寂,拙中含姿,淡中入妙,反复审视,乃见异趣”。
刘墉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很多,小楷有《大学》,行书有《苏诗》《七言诗》《跋圣教序》《跋泰山经石峪残石》《桑林伐鼓酒如川诗轴》,草书有《十七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