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叹《寒食帖》(1 / 1)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大家,而他的书法成就也不在文学之下,与当时的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是蔡京)合称“宋四家”。

苏轼早年学书的时候跟其他人一样,也是从临摹大家之作开始,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邕、杨凝式等人的作品都被他认真临摹学习过。在吸收众人长处的同时,他认为只有创新才能让一个书法家确立自己的风格,表达属于自己的感情,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情绪。他曾说过:“自创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在对传统书法技巧的掌握下,苏轼开始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字下笔随意,丰腴扁卧,一派天真气息,深得“宋人尚意”的主旨。

宋代以前,书法家的风格大多以瘦劲取美,而苏轼则不同,他的字写得大,用墨浓,笔力浑厚,在纸上运笔如同在沙场上战敌,这样写出来的字虽然看上去肥腴,却一点都不臃肿,既有媚态,又显遒劲。在运笔技法上,苏轼也有创新:运笔的时候肘弯和肘紧贴桌面,主要靠手指运笔,这样写出来的字便像是卧在纸上一样。这样的技法别人也在用,但是用的人比较少,而且都是用在写小字上,因为小字需要运笔的幅度也小。而苏轼写大字的时候也用这种技法,笔尖和纸之间的角度随时都在变,再加上他扫刷般的力度,写出来的字气度不凡,自成一派。

[img alt="0855" src="images/144738903471.jpg" /]

【图44】〔北宋〕苏轼《寒食帖》(局部)

苏轼的书法除了运笔、字体和布局上有特色,更大的魅力出自其中的天真自然、宁静淡泊。这是一种境界,非临摹可以学到。其实苏轼早年的作品更多的是豪放不羁,到了中年和晚年,他的书法风格才逐渐变得平淡致远起来,这也是他“尚意”中的“意”所在。

关于“宋人尚意”,何为“意”?“意”是作者内心感受和丰富联想在创作中的自然流露,是超越法度而更为深潜的艺术本质。苏轼用自己的笔,将“尚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不仅给宋代书法带来了新风,还影响到了宋代以后的书法创作,尤其是对明代,影响巨大。

苏轼的书法代表作有《寒食帖》、《洞庭春色赋》、《春帖子词》、《爱酒歌》、《天际乌云帖》、《蜀中诗》、《醉翁亭记》、《前赤壁赋》、《一夜帖》、《滕王阁序》等,其中以《寒食帖》最为人所知,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前两位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寒食帖》有25行,共129字,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的内容是苏轼到黄州后第三年寒食节写的两首五言诗。第一首是:“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第二首是:“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单从诗句的内容来看,苏轼当时的心情非常凄凉、惆怅,开始还只是有些忧伤,到最后已经彻底变成绝望。这样的心境在这幅书法作品中也有体现。这幅作品整体上非常具有动态美。起初精心布局,越来越随心所欲,字形大小错落,笔画长短交叉,用墨浓枯随意,虽是行书,但偶有连笔,给人一种宛若天成的畅快感。整幅作品的起伏恰到好处地对应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因此感染力超强,成为苏轼的代表作品,也是书法史上的伟大作品。

《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后来黄庭坚在此诗后跋中称赞:“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董其昌也在跋中称赞:“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寒食节

寒食节在古代也叫“禁烟节”,设在冬至节后的第105天。在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相传这个节日是春秋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的。

介子推是晋文公重耳的臣子。晋国发生内乱时,介子推随重耳一起逃难。在逃难途中,介子推曾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重耳知道后大为感动,当即表示他日若能登上王位,必会报答介子推。但当重耳当上晋文公后,介子推却坚决不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他带着母亲逃到了绵山。晋文公带着手下在绵山搜寻介子推,因为一直没有搜到,一气之下,采用了他人推荐的“烧山之计”,想逼迫介子推出来。不料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而是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很后悔,就规定这一天为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