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双绝”孙过庭(1 / 1)

孙过庭,字虔礼,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代表作是草书《书谱》。

《书谱》既是孙过庭撰写的一篇书法理论文章,同时也是他的书法名作,被誉为“书论双绝”。

理论上讲,孙过庭提出了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文中还分析了楷书、草书两种字体,认为书法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形式,主张书法家要大胆创新,有自己的个性,这些理论对后来书法的发展影响较大。

作为书法作品来看,《书谱》的艺术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在草书上追随“二王”,但又不局限于“二王”,有自己的风格。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他“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唐《续书评》云:“过庭草书如悬崖绝壑,笔势劲健。”《宣和书谱》评论他:“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宋米芾评道:“凡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孙承泽也说:“唐初人无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独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和而无不宛和。此有唐第一妙腕。”

在书法史上,孙过庭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继承者,还是一位大胆的创新者。在孙过庭生活的时期,流行最广泛的是王羲之的行书和楷书,一是因为唐太宗喜欢王羲之,并大力推广;二是因为王羲之的行书和楷书的确比较实用,无论是日常书写还是考试、刻碑,基本上都会选用这两种字体之一。但是孙过庭对这种几十年只推崇一家的格局很不满,他在《书谱》中表明了自己的志趣,那便是勇于创新,百家齐放,用书法抒发性情。孙过庭最终选择了草书作为改革的载体,并大获成功。他的草书继承自“二王”,这一点从运笔、结体和章法上都很容易看出来,同时又极具个人特色。

古人概括孙过庭所书的《书谱》特点说:“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孙过庭书写速度较快,因此,其点、横、竖、撇、捺等笔画的起笔多为露锋。他善于从露锋中求飘逸,于藏锋中见沉着。孙过庭还善于从圆笔中见婀娜,从方笔中求刚健。《书谱》中许多钩均用圆转笔法,有的干脆省略,很少有方笔。这种以圆笔为主的写法使作品显得流畅飞动,婀娜多姿。而其中间以方笔,又使通篇作品浑厚端庄,刚健挺拔。

孙过庭在当时并不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位书法家,但是,孙过庭在草书上的承上启下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承上来讲,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认为,当时的印刷、传播技术还比较落后,加上人们冷落草书,若没有孙过庭的继承,王羲之的草书也就断绝消失了。而正因为孙过庭补充和发展了王羲之的草书,并自成一家,才使得后代书法家认识到草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薛稷

薛稷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师承褚遂良,时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的说法。他的《信行禅师碑》是历代公认的书法精品。薛稷多才多艺,不仅字写得好,诗也写得棒,还非常善于绘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皆很出色,画鹤更是一绝。他是唐代花鸟画刚刚形成时的名家,也是书画一体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最初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