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书法,就不能不提王羲之。这位家喻户晓的书法家几乎成了中国书法的代名词,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他在书法上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让他配得上这一殊荣。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琊,后居住在浙江会稽山阴,曾官至右将军,所以也称为“王右军”。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练习书法,后来走遍大江南北,博取众家所长,草书学习张芝,楷书学习钟繇,终于自成一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成就最高的要数行书,被称为“王体行书”,飘逸又遒劲,**但不蛮横,将力道和韵味融会贯通,完美结合。
王羲之的书法可谓开一代风气,千百年来影响力有增无减。后人常将他与钟繇和张芝并称为书法界“三大巨匠”。
王羲之对中国书法的影响,首先是在书体演变的关键时期将楷书、行书、草书推向全面成熟;其次,将书法技巧做了一个总结和融会,创出新的笔法;最后是打破了当时书法静态美的主流,使得动态美被人们接受,极大地增强了书法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王羲之留下的作品很多,楷书代表作《乐毅论》《黄庭经》等;草书代表作《十七帖》《初月帖》《远宦帖》《上虞帖》等;行书代表作有《姨母帖》《兰亭序》《丧乱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等,其中《兰亭序》更被认为是书法史上的千古神品。黄庭坚曾经在《山谷题跋》中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耳。”
《兰亭序》也称《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是王羲之为朋友们的诗集所作的序言。353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日这天,王羲之与众人在会稽山北面的兰亭下集会,其中既有名士如谢安、孙绰、谢万、支道林,也有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徽之等,共计四十一人。此次集会是为了“修禊”(源自周代的一种习俗,在三月上旬的上巳节,人们要到水边沐浴,以消灾祛邪。后来将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修禊”结束之后,众人又玩起了“流觞曲水”。具体玩法是这样的:四十一位名士在蜿蜒的溪水两边列坐;书童在觞中斟酒,并将其放入溪水中,让其顺水漂下;当觞停下的时候,在谁面前谁就要作诗,若是作不出则要罚酒三杯。
作完诗之后,大家将这些诗汇集起来,因为王羲之既是本次聚会的组织者,本身也德高望重,所以人们推举他为这些诗写一篇序文。王羲之趁着酒兴提起鼠须笔,在蚕纸上挥毫泼墨,一口气写下了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相传唐代时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真迹,还曾令人临摹数本,分别赐给亲近的大臣。可能是唐太宗太喜爱这部作品了,将其列为自己的殉葬品,死后陪他一起埋入了昭陵。所以后人所见到的都不是真迹,而是摹本,这些临本中公认最好的是“神龙本”,即冯承素的摹本。这个版本几经流传,乾隆年间被收入皇宫,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全文共28行,324个字,通篇点画相应,飘逸灵秀,刚柔相济,变化无穷,行云流水,节奏感强,无论在用笔、结构还是章法上,都达到了行书的至高境界,后人对他行书的评价是:“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用笔上,《兰亭序》提笔和收笔恰到好处,下笔遒劲,力道十足,同时线条优美,富于变化。书法中的提笔和收笔,如同音乐中的律动,既是一门技巧,又能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兰亭序》中的提笔和收笔形式丰富,左重右轻,右重左轻,上重下轻,下重上轻,变化多端;同时笔画的粗细和长短也不停在变,但都是因势而变,并不显得臃肿或者纤细,恰到好处更能增加行文的流畅自然。
结体上,《兰亭序》收放自如,变化多端。字体已经不再是隶书方正的形象,而是或修长,或浑圆,收放自如;同时字体极尽变化之能事,凡是出现过的相同的字,没有一个结体相同的。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出现过的二十多个“之”字,这些不同的“之”字形态各异,有楷书写法,非常工整,有草书写法,流畅自然。或者舒展,或者紧凑,各不相同。但是,妙就妙在每一种写法都不违和,都与上下字之间有内在的互动。
章法上,《兰亭序》布局从容不迫,气韵流畅,和谐自然。字间距很小,行间距较宽,但是每一行之间距离有大有小,行内的文字又稍微左右摇摆,气韵上下流动,毫无阻隔。仔细观察,同一行字的中心相互呼应,重心能保持在一条线上,这样的情况下,左右稍微参差不齐,也不影响整篇的和谐布局,反而这种小的变动更能增添趣味。相邻的字不连笔,但收笔、提笔相互照应,像是纸下还藏着一层联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又恰到好处的感觉。
《兰亭序》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它的“自然天成”分不开。通过《兰亭序》,我们得以窥见当时东晋文人名士的思想境界。晋朝人追求思想解放的自由之美,喜欢把酒言欢,“放浪形骸”,无所顾忌,将自己与山水融为一体,这便是所谓的晋人风骨。《兰亭序》中表现出来的空灵和随意、豪放和洒脱,正是当时人们精神追求的体现。
王羲之的草书受张芝影响比较大,张芝的草书属于章草,字与字之间笔画并不相连,王羲之在章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今草过渡,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相邻两个字可以相连,一笔写出。王羲之的草书神采飞扬,字形看似随意而为,却是纵横有度,笔法间流露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既满足了中国人审美中的中和,又灵动飘逸,将个人的性情和自然山水的气势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展现出了草书崭新的一面,对于草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羲之的草书作品最初流传下来很多,据说唐代初期仅收入内府的就多达两千多件,但是后世多不知下落。我们今天熟知的王羲之草书作品有《十七帖》《初月帖》《远宦帖》《上虞帖》等等,其中《十七帖》最为出名。因为长卷开头的两个字是“十七”,得名《十七帖》。此长卷中共有草书134行,一千余字,另外有楷书4行,共20字。《十七帖》在唐代便有摹刻本,现在传世的版本中宋拓本水平最高。
《十七帖》中的草书风格平和,非常规矩,透露出一股典雅的君子之风。南宋的朱熹曾评价说:“从容衍裕,气象超然。”
用笔上讲,《十七帖》中的笔法方圆相容,圆笔中含有方笔的遒劲,转笔虽不猛烈,但婀娜中藏有刚健,行笔动静结合,恰到好处,那些初学草书的人几乎都要将《十七帖》作为入门的临摹品。
结体上讲,点的运用非常巧妙,并不强求连笔,而是因势而变,与别的笔画照应,让整个字变得活起来;整体上看,字体平衡端正,但是从每个字来看,或左重右轻,或字体倾斜,通过局部的不稳定使整篇作品不乏味,同时又达到整体均衡的效果;松紧有度,一些字故意收紧,一些字故意放开,还有时候会使用很夸张的笔法,使得作品有一种节奏感;个别字不用连笔,单独拿出来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草体,但是放到全篇中并不违和,而且相当自然,草书本就讲究因势而变,顺其自然,这样大胆的处理明显出自大师自信的手笔。
章法上讲,书帖中的字大多是独立的,虽然字不相连,但是气韵始终贯通,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都有一种流淌着的气势存在。唐太宗评价说“烟霏霹结,状若断还连”。在后世的草书作品中,作者多用字与字之间的连接来表现这种气韵贯通,而王羲之则是运用看不见的连笔、每个字笔画的粗细搭配、相邻字之间的体态和大小来实现的,境界明显要高一个层次。《十七帖》中字与字连笔不多,但是每一次相连都是有道理的,下笔干净利落,简洁凝练,绝不拖泥带水。
宋代的苏轼认为王羲之草书的最大特点是“飘逸”。他在自己临写的书帖后面写道:“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明代著名的书法家董其昌擅长草书,主张向古人学习,他临写了《十七帖》中的《逸民帖》,趣味颇为相似;明代的书法家王铎更是把王羲之的草书当作主要研究对象,留下了大量临习作品。
东床
据《世说新语·雅量》记载:晋朝时,太傅郗鉴的女儿郗璿正值妙龄,待字闺中。郗鉴听说丞相王导的几个子侄长得都很英俊,便想与王导结儿女亲家。王导听说后也大为满意。于是有一天,郗鉴派了一个门客拿着自己给王导的亲笔书信来到王府。王导见过信后对门客说:“我的几个子侄都在东厢房呢,请你任意选吧!”门客到东厢房看过之后,赶回郗府,回复说:“王丞相的几个子侄长得都很不错,听说我为您选女婿,都打扮得很隆重,有的还有些拘谨,只有一个年轻人,露着肚皮躺在东**,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似的。”谁知郗鉴很高兴地说:“就选那个袒腹东床的做女婿。”郗鉴后来了解到,东床青年就是王羲之,便将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随着王羲之名满天下,这个故事也不胫而走,“东床”从此成为对女婿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