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之后,紧接着出现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另外一位大家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跟父亲一样,入朝为官,因为受当时大臣谢安的器重,先后出任长史、太守、中书令等官职,也因此得了个外号“王大令”。王献之仕途上的成就不如其父亲,但在书法上,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是不相上下。王献之精通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书法自成一家,与父亲齐名,世人常将他们父子合称为“二王”。
王献之在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超强的书法天赋,五岁时便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他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回练字,王羲之悄悄来到他身后,趁他不备去抽他手中的毛笔,结果没有抽出来,王羲之当即感慨地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见他有天赋,便写了《乐毅论》给他临习,王献之日夜临习,写出的楷书中颇有王羲之的神韵,唐代张怀瓘评价说:“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
王献之同王羲之一样,擅长各种字体,而他的楷书笔墨疏秀而骨正,结体新奇而严谨,风神潇洒俏丽;行草用笔偏瘦劲,纵逸超妙,如天马行空,游弋自在,表现了一种风神俊迈、无拘无束的情怀,这一点上与王羲之书法中的含蓄美不同。沈尹默曾经在《二王法书管窥》中对他们做了这样的比较:“视观大王(王羲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王献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王献之在用笔上,比王羲之要更简略、更舒展、更有奇态,行笔潇洒,不太讲究含蓄,而是直抒胸臆。唐代的李嗣真在《书后品》中说王献之:“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自。或蹴海移山,翻涛簸岳,故谢安石谓:‘公当胜右军。’”无论是张怀瓘,还是李嗣真,他们所处的年代离“二王”并不遥远,他们所见到的二人作品也多是真迹,所以他们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
王献之只活了短短的四十二年,同王羲之一样,流传下来的作品无一真迹,都是后人的摹本和拓本。其中,楷书代表作有《洛神赋十三行》,行草代表作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十二月帖》《地黄汤帖》《东山帖》《鹅群帖》等。
《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的楷书代表作品,也是王献之最有名的作品,被公认为“天下小楷第一”,王献之便是凭这幅作品奠定了自己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洛神赋十三行》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与王献之在其中投入的情感有莫大的关系。王献之与表姐郗道茂青梅竹马,婚后二人举案齐眉、恩爱异常,但不到一年他就被迫休了妻子,娶了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儿。所以王献之一生好写此赋,很有可能是借此表达他对前妻的无尽思恋之情。
据说王献之写在麻笺上的《洛神赋》,流传到唐代的时候已经残损,不得见全貌。到了宋代,除麻笺版本之外,又多了一个硬黄纸版本,应该是唐代的临摹作品。这两个版本都只有十三行,所以又称为《洛神赋十三行》。贾似道得到《洛神赋十三行》的麻笺版本后,令人分别刻在两块石碑上,刻在水苍色端石上的被称为“碧玉十三行”,刻在石英石上的被称为“白玉十三行”。麻笺真迹后来被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得到,而“碧玉十三行”刻碑于明代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边上的贾似道府邸遗址出土,清代时被收入皇宫,现在藏于首都博物馆。
《洛神赋十三行》共有250字,是成熟的小楷作品,体势秀逸,笔致洒脱;笔法上讲,外柔内刚,力道遒劲,秀美且飘逸;结体上讲,匀称端庄,大气舒展,律动感呼之欲出;布局上看,字字之间相互照应,通篇气韵贯通,不拘一格,挥洒自如。清代杨宾称赞道:“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广川书跋》也称赞《洛神赋十三行》:“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为主客,趣向整严,非善书不能。”
《洛神赋十三行》与之前楷书很大的一点不同在于隶意全脱。楷书自从汉末出现以来,先后经过钟繇、王羲之的改革,去除隶书痕迹,但在王羲之的楷书代表作《黄庭经》中,我们仍旧能看到隶书书风存在。而王献之的楷书作品中已经见不到隶书的痕迹,楷书彻底有了自己的模样。
《中秋帖》是王献之“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绵不绝,宛如滔滔江水,**。《书断》中给出的评价是:“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清代乾隆皇帝酷爱书法,他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了一间小暖阁,珍藏了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名帖,以供随时观赏,这个暖阁被乾隆皇帝命名为“三希堂”,而藏于此阁内的三幅书帖则被称为“三希帖”,其中一幅便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另外两幅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如今《中秋帖》藏于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