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随即开始一系列改革,其中便包括各国的文字被统一,小篆被定为正体字。
当时的小篆已经比较成熟,从书法的角度上讲,有自己的美感。小篆的笔画一般是或平直的或弯曲的单线,粗细基本一致,线条中蕴含着一股刚劲和浑厚;字形方面,小篆的字体偏狭长,上半部分偏紧,下半部分舒展,给人一种端庄又疏朗的感觉;布局上,无论是笔画之间,还是字与字之间留白,都匀称、严谨又美观。
完成文字统一工作之后,人们将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爱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当作小篆的范本,对当时普及小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可惜,这些范本都已经失传。幸运的是,秦朝时期,帝王喜欢将歌功颂德的话刻在山石上,当时的泰山、峄山、琅琊台、碣石、会稽等地方都留下了刻石文章,共有七处,故又称“秦七刻石”“秦七碑”。如今,我们还能看到其中的三处,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其中仅泰山刻石与琅琊刻石为秦时作品,而峄山刻石只有摹本存世。
泰山刻石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刻石四面环刻,前三面系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第四面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刻制。相传均出自李斯之手。但目前泰山刻石仅仅存二世诏书十个字,现存于泰山脚下的岱庙内。而琅琊刻石也仅存十二行半,八十七字,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峄山刻石早期就被推倒焚毁,只留下摹本存世。据说早在唐代就有峄山刻石的摹本存世,杜甫还专门有诗提到这件事:“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不过唐代的摹本没有传世。五代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徐铉有一份峄山石刻摹本,他的弟子郑文宝得到这份摹本后,于宋代淳化四年在长安重刻为碑文。这个版本的摹本被称为“长安版”,如今这块石碑存放在西安碑林。
长安版峄山刻石虽然是摹本,但字里行间都透着秦朝篆文的意境,是研究秦朝篆文最好的材料之一。长安版的峄山刻石中,用笔简洁,整齐划一,线条粗细均匀,转角几乎都用圆笔,运笔自如,尽显线条的柔美,同时柔中带刚,不乏劲健。从字形上看,字体均衡,有对称之美,但是并不死板,而是稳中求变,既显得端庄,又不乏灵气。构图上看,峄山刻石布局规整,流畅自然。也有人说峄山刻石过于森严,有压抑感,而这正好契合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秦朝在历史上十分短暂,但是统治之残酷、法制之严谨却相当厉害,这一点在峄山刻石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到一二,而能体现时代风气也是书法的魅力之一。
李斯
李斯,字通古,河南上蔡人。他先是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来到秦国,很快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帮助嬴政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秦朝建立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为封建政治制度的建立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比如:制定礼仪制度;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度,坚持郡县制;主张焚烧诸子学说,禁止私学,统一文字。
李斯除了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擅长书写小篆。唐代的张怀瓘曾经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