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变之初,破圆为方(1 / 1)

在秦朝将小篆定为官方通行文字的同时,隶书也开始慢慢出现,尤其是随着秦朝简牍的不断出土,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合称。古人将竹条和木板表面刨平、刨光,然后在上面书写文字。竹简一般狭长,只能书写一行字,木牍则至少可以写两行,所以竹简几乎不考虑行与行之间的布局,而木牍在章法上则要顾及布局。

简牍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书写材料,展现出的书法艺术也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书写材料狭小,简牍上的字一般也比较小,所以很多时候会给人一种充斥和塞满的感觉,但是就在这方寸间,文字顺流直下,营造出一种奔腾流畅的气势。而它上面记载的主要是琐事,这就使得书写者在写的时候毫无顾忌,率性而为,实现一种最自然的发挥,充满随意的美感。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简书出自战国中期的楚国,再之后是秦武王时期的“青川木牍”。青川木牍的正面有“二年”的字样,记载了秦王命丞相修整《为田律》以及其他事项。木牍反面是后来补记的事项,有“四年”的字样。青川木牍很好地体现了篆书隶变的初级成果。在木牍上的文字中,一部分是明显的篆书,而另外一部分则已经转变为隶书,不过大部分字还处于篆书向隶书转变的过程中。这样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篆书的特点之一是曲笔多,有一种攀附环绕的感觉,但是到了木牍上,文字开始简化,曲线变少,直线变多,而这都是后来隶书的特征;篆书的字体特征是狭长,呈长方形,但是到了木牍上的文字,已经开始逐渐收缩,变为正方形或者扁形,这可能与简牍这种特殊的书写材料有关;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更自然,合乎律动,这样的改变使文字写起来更加流畅,还成为后来草书出现的必备条件。

伴随着当时的简牍不断被发现,篆书向隶书的转变也更加明显。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的秦墓中出土了1100多枚竹简,绝大部分保存完好。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的秦墓一号墓出土了460枚秦简。

在这些秦简中,篆书更明显地向隶书转变,书写已经不再是篆书秉承的那种端正持重,开始大量出现字体倾斜,显现出当时书写者的漫不经心,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一种更实用的文字的追求。隶书的出现正是人们为了更实用更方便而删繁就简创作出来的字体。此时很多的笔画习惯已经具有了后来隶书的典型特征,比如一个字的第一笔往往下笔很重,而最后一笔则收笔很轻。

秦朝之后的两汉年间,篆书继续向隶书转变,最终演化为成熟的隶书,这一点在大量出土的汉简中足以得见,如著名的武威仪礼简、居延汉简、始建国木牍,等等。

隶书

传说隶书是一个叫程邈的罪犯发明的,他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狱中,无事可做,为了加快简牍文件的处理而发展创新了隶书这种字体,他把这些改革后的字呈送给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从而使隶书颁行天下。

隶书最明显的特征是字体变得扁平,其次是波磔的使用。波磔,也叫“横波磔”,其用笔是逆入、下蹲后转笔往上右行,徐徐提笔到笔画中间后,又徐徐下按,至收笔向下按顿,然后转笔往上挑出,如同燕尾,所以也叫“蚕头燕尾”。但是波磔笔在一个字中只有一笔,即使一个字有许多横画,也只能有一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燕无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