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语文课上不时发现这样的情况:在让孩子听写“补衣服”的“补”,不少孩子错写成“
”。
“b”,老师拿着卡片请孩子读汉语拼音,可孩子却读成“d”;老师拿出“d”,让再读一遍,孩子读成了“b”。
在数学课上,让孩子做作业解题:
(1)比8多7的数是多少?
(2) 15比7多多少?
路路很快得出答案:第一题,比8多7的数是15;第二题,15比7多 22。
“b”“d”不分;见到“多”就用加法,因而,把“是多少”与“多多少”搅在一起。
这种情况,在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常见的。再细细检查这些孩子,他们的视力都很正常,说明他们对这些字母、数字、文字都是看得很清楚的。
既然明明“看得见”,却“分不清”,属于什么问题呢?
不少家长会简单地断言“粗心大意”。可当我们对这些孩子的行为进行剖析的时候,发觉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有的心理学家做过试验,请老师、家长在识字、听写、计算之前,一再提醒同学们细心看清楚,再做练习。结果发现,有的孩子“分不清”的现象明显减少,可有的孩子就是“屡教不改”。
这类孩子的问题是低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常见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制力的增强,这些正常的“问题”,便将逐渐纠正。父母们不用担心孩子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经再三提醒,“分不清”现象改善不明显,这类孩子的问题有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感知问题。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了。
智力发育低于正常的儿童一般都会出现学习中的感知问题。这些儿童只占人群的3%左右,大多数由于遗传及脑损伤、病毒感染等病理变化所致。
而另一些有感知问题的儿童,则是属于智力正常的孩子。他们的感知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1.情感因素。有的孩子由于多次发生“分不清”的错误,在学习中屡受挫折,所以产生畏惧情绪;渐渐加深的畏惧情绪引起感知机能的抑制,或者引起感知的不稳定性,进而出现感知问题。
2.自我意识因素。有的孩子对学习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形成不正确的估计,消极的自我意识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
3.社会适应因素。有的孩子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对班级生活的不适应,也会造成学习中的感知问题。
4.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展因素。对单一的信息、简单的信息,感知不甚困难;但在整合、处理复杂信息时,经常出现问题。一位10岁的女孩,其母孕期患妊娠高血压,分娩时用吸引器助产。女孩神经系统未受明显影响,仅有轻度共济失调,也无其他明显智能障碍。经视觉整合能力测验,发现该女孩视觉整合能力仅相当于7岁10个月孩子的水平。视觉整合能力发育滞后,是这个女孩形成感知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于孩子学习中感知问题的治疗,重要的是“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的感知问题是由于畏难情绪所致,那么父母应着重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多采用及时强化法。对他们的每一点成功及时给予奖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的感知问题是由于视觉整合能力发育迟滞所致,则需要加强视觉整合训练。父母可让孩子反复辨认细微的数字、文字、字母及空间的差异,包括大小差异、多少差异、位置差异、结构差异、形状差异等等。让孩子经常进行左右手、左手右腿、左腿右手等左右肢协调动作的练习,促进大脑整合功能的提高。让孩子多进行一些身体平衡等方面的训练也有助于大脑整合功能的发育。大脑整合功能发育的同时,视觉整合功能相应增强,视觉整合问题也就会逐渐得到治疗。
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如果孩子的感知问题是由于学校、班级适应不良造成的,在改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的同时,父母要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