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巧用方法,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 明确学习目的,让孩子充满动力(1 / 1)

从心理学上看,目的指引着我们做事情的方向,对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对孩子来说,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动力来源。

如果学习目的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丧失学习动力,产生厌学情绪。反过来说,如果发现孩子有厌学的情绪,我们要试着关注孩子的学习目的,只有端正学习目的了,孩子的厌学情绪才会消失。

一般来说,以炫耀为目的的学习,会让孩子的学习显得不自主,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的学习无法保持持久奋发向上的动力。

在学习上,适度的竞争是可以的,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学习心态就有点偏差了。试想一下,假如学习的所有目的就为了超过他(或她),那么,一旦目标失去,学习不是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了吗?一旦孩子觉得学习毫无意义,那自然就开始厌学了。

现实中,很多家长和老师会向孩子灌输这样的理念:学习的目的是考大学,上好大学才能有好前程。这种把上大学作为孩子唯一学习目的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

据调查,一些高考状元很少把考取某某大学当作唯一的理想,虽然上大学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但是他们在谈到高考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平和的心态——上大学是我的心愿,但绝对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而在那些厌学的孩子当中,却有很多是因为高考或者其他考试压力过重,最后导致厌学的。总之,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升学、考试、就业,这些只是学习的过程,却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变压力为动力呢?我们应该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出发,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求知欲,来源于孩子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也就是一个压力转化为动力的过程。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进而改变行为方式。

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帮助孩子领会学习的意义,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意义的启发时,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学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这种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

除此以外,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

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玩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认真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有多么不好。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出几条规则。光这样还不够,家长还要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发现问题随时纠正。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