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你到底能走多远?(1 / 1)

“过犹不及”,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急功近利的情绪而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从而引发孩子厌学的情绪,这并不是挖掘孩子的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对孩子潜力的一种扼杀。

孩子的学习无时无刻不在牵扯着家长的心,父母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能成为无所不能的神童。

近年来,关于“神童”的报道越来越多,遍地开花并大有蔓延之势,一时间中国似乎已经迈入了“神童年代”,各个领域的“神童”层出不穷。殊不知那些所谓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用残忍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这样的孩子即便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骄人成绩,也未必感到快乐,因为他们永远失去了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师长的期望值过高,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学习、高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轻者表现为沉默寡言,对学习丧失兴趣;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没错,世界上确实存在神童,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真正意义上的神童毕竟只是极少的特例而已。如果不顾一切执意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所谓的神童,虽然孩子可能会在学习上获得一定的成绩,但却彻底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失去了童年所应该享有的自由和快乐。长久下去,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倦和逆反的心理。

在对全国几千例进行超前教育、培养“神童”的个案调查当中,孩子短期内取得一定成绩的占70%,另外30%则比以前成绩更差了。令人担忧的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有80%以上的“神童”出现了厌学情绪,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2000年出生的小康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4岁学完全部初中课程。在小学小康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2008年10月,8岁的小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也跳过了他的童年。而这一切,都源于小康妈妈的理想。而儿子取得的成绩又膨胀了母亲的理想。母爱从此像掘井机一般没日没夜地挖掘着小康的潜力。在小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

13岁时,小康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2013年,17岁的小康又顺利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以前,小康一直是在母亲的监督甚至是监视下学习的,从心里讲,他早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甚至恨自己的妈妈。到了中科院以后,妈妈无法再跟随他、监督他的学习,厌学的情绪终于开始爆发——小康离家出走了。母亲千里迢迢地从湖南赶到北京,费尽周折才找到孩子,可是小康却再也不愿意去读书。

电视台记者采访小康的时候,小康说:“我似乎懂的东西比别人多很多,可是对有些东西却一点也不懂。我很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迷惘,是“天才”类孩子厌学的突出表现,孩子的这种迷惘情绪主要是由于他的知识体系、年龄层次和现实环境严重脱节造成的。

这类孩子一般天资聪颖,父母又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资金和精力,所以孩子在考试、升学上并没有太大压力。但是父母的期望却远远不止是考试那么简单,一旦孩子考试中轻而易举取得一定成绩之后,父母就自然地提高了自己的期望值,并强制孩子去实现它。这样强制性的灌输,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

教育专家劳凯生指出:“对于天资聪颖的孩子,你更要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孩子,不要把他看成是一个天才。将其当成一个正常的孩子来看待,他可能会活得非常快乐,心态也非常健康。反之,他在家里、在学校中、在社会上所感受到的都是别人给他的压力:你可是天才,你将来一定要成才,一定要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让他小小年纪面对这些他所承受不起的压力,时间久了,他就会采取躲避这个社会也躲避家长的方式,你一说话他就觉得你干吗这么啰嗦呢?……所以,我想告诫家长的是,要尽快改善这种教育模式,首先是对孩子的看法要改变,应以一个正常人的心态,把他看成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应当注重他们全面的发展。实际上,一个人的天才就是说他遗传下来的某一些优势,必须要通过后天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才能表现出来。所以从这点来说,学校对于孩子的评估方法应该改变,不应单纯地看成绩,也不是单纯地看智力的发展,而应该看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缓和或者预防有一定天资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呢?治病不如防病,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教育的方法上:

1.对于孩子的能力有切合实际的认识,太高或太低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任何学习都要由浅入深、系统地进行,只能加快进度,不能指望跳跃和省略,否则将来还要再补课;

3.不要过度安排孩子学习课程,给孩子留出玩耍和游戏的时间;

4.不能只关注孩子具有特长的方面,要让孩子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特别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教育;

5.经常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6.不要向别人炫耀自己孩子的特殊能力,特别是当孩子在场的时候;

7.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活动,注意锻炼身体;

8.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期望孩子处处领先,早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