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是最失败的教育(1 / 1)

“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父母认为暴力才是教育的铁则。这种情况在厌学家庭尤其突出,而且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厌学而引来父母打骂教育,然后孩子以更极端的方式厌学的例子举不胜举。

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暴力行为无疑会助长孩子的叛逆。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对周遭的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的时候,叛逆的心理往往使孩子误入歧途,改写孩子的一生。

陈晨,今年 15岁,是一名普通中学的初中二年级孩子,平时成绩中等。

因陈晨的父母很早离异,陈晨小时候与外婆和小姨一起生活,到初中时才开始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再婚,继父对陈晨的要求比较严格,经常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责罚她。陈晨对这个后来的爸爸一直耿耿于怀,不愿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妈妈对她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后爸也是为你好啊。要不你回你自己的爸爸那里去!”

陈晨终于忍受不住,说:“走就走,谁稀罕留在这啊?”

陈晨妈说:“你自己不好好学习还怪别人?”情急之下狠狠地打了她。

陈晨哭着离家出走,至今也没有消息。陈晨妈天天以泪洗面,后悔当初打了孩子。

其实,陈晨从小学开始,各科成绩就很一般。进入初中以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加上父母的持续责罚,就有了厌学情绪。

初一下学期,一个邻居姐姐告诉她现在外出打工很赚钱,而且外面的世界很大,比这小地方好多了。从此,陈晨更加无心学习,成天想着到外面去找份工作好赚钱养活自己,脱离这个郁闷的家庭。由于平时缺乏交流,妈妈并不知道陈晨心里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前面提到的陈晨离家出走行为。

无独有偶。在曾经的网络新闻中,一个15岁女孩原本成绩优异,后来因为父亲时常暴力施教,渐渐产生厌学情绪,成绩下滑,老师也批评她,最后她甚至和老师打起来。

更糟糕的是,后来女孩选择了辍学打工,看到街边有女子站街招客,她学了起来,后来被警方抓获,当民警拍照取证时,女孩竟对着镜头摆起了“V”字。

老师和家长的暴力行为会直接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因此教育孩子要懂得科学的方法和方式,切勿盲目地判断,错误地处置。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打骂再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道:“打骂孩子的方式绝不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只能让他的心理扭曲。一个心理残疾的人,远比一个生理残疾的人更糟糕,而且多一层可怕。”

很多时候,打骂不仅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还会造成更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都与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有关。

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很难接受孩子的厌学心理。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我动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打他”“不打咋办”“说了不听就得打”,当然,一时冲动的家长也会这样做。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在厌学的情绪中越陷越深,甚至叛逆离家,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这里有一个关于棍棒教育的调查实录,可以从中聆听家长和孩子的心声:

问题:您的孩子不学习你会打骂他们吗?

A:我家孩子,就是不听话,回家从来不知道自觉学习,你打他一次,他记几天,然后又什么都忘了,可怎么办?

B:哎,你说这孩子不知道学习能怎么办?我其实也不想总打他,可是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了。

C:我也就是恨铁不成钢,现在家家都一个孩子,谁舍得总打他啊,可还指望他以后有个什么出息呢。

D:我和她说不通啊,这孩子越大理越多,而且还是一个女孩子,我也不能动手打她,只能骂她几句出出气了。

E:其实我也知道打骂根本没有什么用,可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问题: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因为你不学习而打骂你,你会怎么想?

A:我也知道父母是为了我好,可我都这么大人了,他们这么对我根本没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我当然会抗议了。

B:我就是不喜欢学习,我以后想弹钢琴,可是他们总逼着我学习,打我我也要弹钢琴。

C:以前总挨打,我想好了,再打我我就离家出走。

D:他们到底把我当成是他们的儿子不?有话不能好好说啊,其实我也挺理解他们的,可是他们这么做我就能心服口服了吗?

E:每次考试我都不敢把成绩单拿回家,我爸看到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可是我也努力了就是考不好,我的心理压力其实也挺大的。

……

从上面的调查中,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期望。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那就是希望能帮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

所以,对待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首先要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能用大人的权威和暴力来强行压制,让他们感觉到最大的善意和尊重。

作为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在学习上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学习和成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作为家长,尽量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入孩子的教育中,孩子并不是你情绪的垃圾桶,他们不需要承受你的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