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1 / 1)

人的一生,每天都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大到找工作、找对象,小到穿衣、吃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选择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上天赋予人类的一种权力。也正是因为有了选择,人生才充满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也正是因为有了选择,我们才能做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自己。

孩子也一样,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饿了、尿了、身体不舒服,他们就会哭,哭就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再大一点,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也会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当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上升为“自我主权”,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可是看看现实中的一些父母,他们对孩子呵护备至,总是忍不住帮孩子做决定。如果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还会反驳:“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还是我决定吧。”

对此,我想说,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无视孩子的想法,一味地替孩子做决定,剥夺孩子的自主权。那么孩子不仅会指责父母过度干涉自己的自由,而且自主意识也会受到抑制,自信心受到打击,进而逐渐丧失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长大后缺乏责任感和承受力。真需要自己做主的时候,绝非易事。

在焕焕眼里,妈妈是一个强势的人,甚至有些说一不二,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就连自己穿的衣服都不能幸免。

一个周末,焕焕跟着妈妈一起去逛街买衣服。一家童装店琳琅满目的漂亮衣服吸引了焕焕和妈妈。妈妈看中一件大红色的连衣裙说:“焕焕,你穿这条连衣裙一定很好看,快去试试。”但是,焕焕却推开妈妈的手,因为她看中了一条背带裤,焕焕觉得穿背带裤很酷,红色的连衣裙很土。

但是妈妈不同意,对她说:“要这条连衣裙吧,连衣裙穿着更好看!”

“不,我就要那条背带裤。”焕焕坚持自己的原则。

妈妈极力劝焕焕改变主意,焕焕也不依不饶,就是不换。

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妈妈强行给焕焕换上了那条连衣裙,并语气强硬地说:“我是大人,比你更明白穿什么衣服才漂亮,听妈妈的话肯定没错。”于是焕焕屈服了。

这样的场景常常在焕焕和妈妈之间发生,妈妈总是忽略焕焕的感受,也不允许她跟自己说“不”,久而久之,焕焕变得没有主见,胆小懦弱,事事都要问妈妈,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妈妈。在学校课堂上,她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有人问及,她会显得很犹豫,“我想……可能……”

看到这里,不知道作为父母的你是否觉得这对母女的相处场景似曾相识呢?

不错,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也如同焕焕的妈妈一样,盲目地做孩子的主,不给孩子说“不”的权利,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人生也需要自己的参与。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才是正理。而且,自主选择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越早越好。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做选择的能力。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与自己预料的并不一样,有时在我看来甚至是错误的,但只要这个决定对孩子并无大碍,我从不以自己的意志来影响儿子。

几年前,我们刚买新房子的时候,儿子非常兴奋,因为他将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卧室,为此他几乎每天都问我什么时候开始装修。而且,他开始在网上查询装修的图片,也想好了自己卧室的装修风格:“妈妈,我想贴上带有海盗船的壁纸,蓝色的,然后在天花板上装饰一些星星,还有月亮。”

爱人并没有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觉得小孩子能懂什么,房间装成什么样是大人说了算,于是否定道:“你说的这种装修风格与咱家整体的装修风格不符,要不你还是让妈妈帮你设计吧,保证你一定喜欢。”

听后儿子非常失落,反驳道:“你喜欢的又不是我喜欢的,就算你装修得再好看也没有用,我想按自己的想法装修。既然是属于我自己的房间,不应该由我自己做主吗?”

爱人被孩子反驳得哑口无言,我微笑着说:“孩子说得很有道理,他想拥有一间完全属于自己的房间,包括装修风格。就算这个房间咱装修得再好,也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接下来我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壁纸,把他的卧室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了装修。虽然儿子的房间与整个房子的装修风格完全不搭,但孩子十分喜欢,每天都会用心地打扫,而且将所有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当儿子小学毕业准备升入中学时,我提前筛选出几所不错的学校,然后大胆地将决定权给了儿子,让他自己从中选择喜欢的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比较,儿子选择了一所自由度较高,但对综合能力发展很有帮助的学校。在我认为,他的选择不是最好的,但我还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3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全市最好的高中,而且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都很好,这让我惊喜的同时,也为当时做出的选择感到庆幸。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但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的漫漫人生路还得由他们自己坚持走下去。每位父母都应该及早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应尽早将选择权交还到孩子的手中,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想走的路,想过的人生。

当然,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撒手不管,在孩子进行重大抉择的时候,我们要帮他收集资料,了解和熟悉备选的方案,这将有助于孩子进行科学的选择,如果你的孩子还不具备很强的选择能力,那么你也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讨论,帮他把好关,让他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