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教养孩子时,认为为孩子做得越多就是越爱孩子,所以常常包办孩子的一切,衣、食、住、行,样样照顾得妥妥当当。但这种教养方式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尝试的机会,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生存力都会被扼杀。在孩子习惯被照顾后,我们又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
在我所居住的小区里,王姨是社区委员会成员,她热情开朗,又非常热心,见到谁都是乐呵呵的。但一提起自己的儿子,她就开始唉声叹气。王姨的儿子今年27岁,个子很高,长得也不错,但大学毕业已经三年了,依然在依靠父母生活。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让他难以应对,反而是王姨在不停地帮他奔跑于招聘场合,他自己除了在家等待工作消息就是上网、吃喝玩乐。
这天在小区广场上,王姨一脸愁容地向我诉说着这一切:“快30岁的人,他都不会自己洗衣服,没有办法自己做饭……叫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可是唠叨几遍他都不动弹,无动于衷。说得多了,他就直接甩出一句,‘我不会’。我们年龄越来越大了,以后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怎么办?”
“其实这也不怪他,都怨我。我教育出错了,什么事情都替他包办,他依赖惯了。”王姨惆怅地说道,“其实小的时候,吃完饭后他见我收拾餐桌,也想过要帮忙,可手刚放到盘子边,我就会制止他,因为担心打碎了餐具,害怕划伤他。想着等他长大了再帮忙……”
王姨意识到是自己对儿子毫无理智的“爱”造成了儿子这种依赖的心理,至今仍不能独立。于是,我建议她,给儿子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去找工作。到了时间,便不再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努力挣钱养活自己。
听完我的建议,王姨虽然表示认可,但还是一直不停地问我,“万一他找不到工作,就真的不管他了吗”“他没钱吃饭怎么办”……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早已经成人了,父母还有操不完的心。
当孩子尝试自己倒水时,你是否因为预想到大半杯水倒在地上弄得一地水的情形,便大声说:“宝宝别动,妈妈来帮你。”
当孩子尝试自己做饭时,你是否担心他把粥煮焦了或者被烫伤了,而及时地制止:“还是妈妈来做吧,你以后长大了再学。”
当孩子尝试自己吃饭时,你又是否怕他吃得太慢,饭菜凉了,就坚决不让他自己动手,而是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
……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也会带着满满的爱为孩子做事情。可我们能帮助孩子代办一切事情吗?又能照顾孩子一生吗?孩子没有自己做事的经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是你教养的初衷吗?相信天底下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
何况,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都渴望能像父母那样,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不会做、做不好而事事代办,孩子会在内心产生“我是笨蛋”“我无能”“我愚蠢”的观念,以至于严重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也会引起逆反心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虎崽永远在虎妈妈的呵护下长大,必将无法自主捕食,更不可能成为百兽之王;如果小鹰永远在老鹰的呵护下长大,也将无法翱翔于天空……同样的道理,孩子永远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就无法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既然如此,勇敢地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
同事的女儿思思刚入幼儿园,虽然思思只有3岁半,但在幼儿园适应得非常快,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不用老师哄也能乖乖躺下睡觉,大小事情自己全都能应付得来,这让带班的老师很是欣慰。
这一切都源于同事得当的教育方法,比如,思思1岁半的时候,看到妈妈剥煮熟的鸡蛋,她对此十分好奇,妈妈就示范给她看,随后,妈妈拿了一个煮好的鸡蛋递到思思手里,让她自己剥。思思兴趣十足地剥完了鸡蛋,虽然用时比较长,但是妈妈从不代办,也不催促,后来思思剥鸡蛋剥得特别好。
在其他事情上,同事也会尽量让思思自己去做,比如自己刷牙、穿衣服、系鞋带等等,而她只负责告诉她一些操作方法,渐渐地,思思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还有一个同事对我说,他经常会给儿子零钱,让儿子自己到楼下面食店买馒头,他自己站在阳台上看着。孩子从走出家门到回家,包括买东西,这个过程肯定能遇到几个问题,比如面食店应该找回多少零钱,他需要自己来解决。而我的同事既保护了儿子,又没有强加干涉,不失为一条教育妙计。
这样的训练难吗?一点也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孩子也一样,即使父母为孩子做得再多,也不能替代他一辈子。从长远看,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考虑,比如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自己吃饭,自己买画笔,自己处理和朋友产生的矛盾,自己往同学家里打电话问作业……这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不要用怀疑的眼光看孩子,“你可以做到”“我相信你,加油”。来自父母的信任更能激起孩子的责任心,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失败了,父母也不要责备,而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给予指导,如此,才能让孩子切实的放开手脚做事,逐渐脱离父母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
例如,如果孩子想要洗碗,那么不要担心他洗不干净,或者弄湿衣袖,只需在一旁观察,教他怎么洗,并给予鼓励,让他自己练习就可以了。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这一道理同样应用于家庭教育中。自己的事自己做,孩子独自面对的事情越多,个人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少,你就会越来越轻松,他也会越来越强大,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孩子的成长是很惊人的,只要你相信孩子,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