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会关心孩子是否吃好穿暖,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会关心孩子的是非观、价值观等有没有剑走偏锋……在如此之多的关心中,却唯独漏掉了关心孩子的情绪。这里所说的情绪,不是指孩子外露的情绪,而是孩子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父母不用心走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又怎么能发现孩子的内心到底快乐不快乐呢?
人都有伪善的一面,有时候对某件事物明明不喜欢,但却能表现出喜欢;有时候内心明明不快乐,但在与人相处时,还是会面露微笑。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他们不懂得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开心了会笑,伤心了会哭,令作为父母的我们能一眼看出他们的快乐与伤心。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学会掩饰,不再将自己真实的情绪外露。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单纯地从孩子的表情去读懂他们的真实情绪了。
成年人在感到不快乐时,会寻找渠道去发泄,而孩子在情绪的调控上,还尚缺了一些。所以,父母如果读不懂孩子的真实情绪,就发现不了他们内心的不快乐,更别说引导孩子去发泄那些负面情绪了。当孩子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亦心今年9岁,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成绩也名列前茅,鲜少令爸爸妈妈为她操心。但令大家意外的是,这个外表看上去积极阳光的女孩,却有着严重的抑郁症。亦心的爸爸妈妈发现她的抑郁,源于她的一次自残。
那一天,亦心的学校开家长会。在此之前,妈妈答应亦心自己会去参加。但是,因为突然接到了紧急的工作,让她无法去了。对此,亦心的妈妈很愧疚,所以在亦心出门上学时,她充满歉意地对她说:“宝贝,妈妈不能去参加家长会了。”
亦心听后,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下,随后又笑着善解人意地说:“没关系,妈妈的工作要紧嘛。”
妈妈看到女儿如此的乖巧懂事,不禁将亦心搂在怀里,忍不住对着她的脸蛋亲了一下,嘴上还直夸她,浑然没有发现孩子心里的失落。
妈妈下班回来后,亦心已经回到家在自己的房间写作业了。妈妈为了弥补自己没有去参加家长会的遗憾,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菜肴。当她做好饭菜喊孩子吃饭时,她走到孩子卧室,一进门,让她惊讶极了,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女儿正在自残。
只见亦心手里拿着一枚别针,用针头刮着自己的胳膊,所刮之处,起了一道道血痕。她在看到妈妈后,立马将手和别针背到了椅子后,脸上阴郁的表情立马被开朗的笑容所取代。这一幕令亦心的妈妈差点觉得刚刚那一幕是错觉。
妈妈走到亦心的书桌边,她拉出她的胳膊,掀起袖子,细细一看,胳膊上有许许多多的老旧伤痕。很显然,她的女儿在很久之前就有自残的行为了。当她问亦心为什么要伤害自己时,亦心低着头,沉默不语。
在此之后,妈妈又发现亦心好几次自残的行为,她会扯自己的头发,会捶打自己的腿。在发现她的自残行为越来越严重时,她将孩子带去了医院,去看了心理医生。而医生给妈妈的答案是,外表阳光开朗的亦心,其实内心很不快乐。而她发泄不快乐情绪的方法,就是伤害自己。
孩子是否快乐,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关注孩子内心的真实情绪,每一位父母都有责任,都需要花费心思。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懂孩子内心的真实情绪呢?
通常来说,当一个人内心不快乐时,他或许会在人前表现出快乐,但在人后,会不由自主地展露出自己的真实情绪。所以,我们在解读孩子的情绪时,不要光看孩子在我们面前展露出来的情绪,也要观察他们不面对我们时的情绪。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在孩子身上多投注几分心思。
此外,从孩子的言行上,我们也能读懂他们的真实情绪。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孩子的心里不快乐,他们的一言一行也与往常大不相同。譬如在行为上,因为不快乐,所以在做事情时,会显得有气无力,缺乏积极性;在言语上,不快乐会使他们的话语很少,有时候还会情不自禁地叹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也要懂得关注孩子的心灵。在孩子的内心不快乐时,要及时疏导孩子低落的情绪,带给他们快乐。所以,从此刻起,我们要给孩子多点关注,去认真读懂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