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功近利,学习好不是唯一的出路(1 / 1)

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面前,父母们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都希望为孩子争取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这种压力下,他们在培养孩子时也变得越来越功利。这种功利心违背了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初衷,也让父母们感到很无奈。

想让孩子玩,但又怕耽误了学习,于是孩子的课外活动只能是“对学习有益”的,课外书籍只能是教学参考书,连小伙伴也必须是学习成绩好的。这样的“玩耍”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快乐与放松,而是另一层“枷锁”。

有些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只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就一定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果。父母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智发展,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性格特点,他们不一定会按父母设定的道路去发展,也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父母所期待的“明星”,他们会有自己的道路,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但是,在父母的强势和压力下,许多孩子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真正的梦想,违背自己的意志,变成父母想要的孩子。努力学习也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的期望、父母的梦想。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压力,父母和孩子都感到痛苦不堪。

如今,我们必须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现实问题。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考入名校。但是,考入名校真的是唯一的成功道路吗?考入名校是获得幸福快乐的唯一途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知道,社会上有各行各业,成功的标准有千万条,幸福人生的道路也有千万条,何必走入死胡同呢?让孩子多一些选择,给孩子多一些尊重,放下功利心,也许孩子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更好地成长!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小明是一名插画师,从事这份职业是出于他自己的兴趣,对美术的热爱让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小明从小就喜欢画画,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父母从不给他过分的压力。当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也从不过分责备他,而是耐心地为他分析原因和提供帮助。当小明的父母发现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和爱好时,便积极为他找老师,帮助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学业方面,父母也从不过多干涉,在高中升学时小明选择了艺术方向。在考大学时,小明凭着自己优秀的专业成绩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大学毕业后小明选择成为一名专业的插画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有了自己的名气。小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正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他才会全情投入其中,在自己擅长和热爱的领域做出成绩。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提高学习成绩,学会求知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求知欲,孩子才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才能自觉自发地学习。当压力变成动力,刻苦学习、提高成绩就不再是孩子的负担,而是他竞争的优势。

要知道,学习好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父母不要急功近利,而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并为孩子提供帮助和引导。

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成为学习的机器。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要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或许,下面的建议可以给大家一起启发。

1.不要对孩子有超出实际情况的期待

如果孩子的实际情况与父母的期待之间有较大的差距,那么父母就会陷入焦虑中,这种焦虑也会影响到孩子。当父母为孩子设定期望值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和孩子本身出发。

2.对孩子多一些耐心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家长不要幻想孩子一夜成才,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3.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父母可以对孩子提出要求,帮助他们规划方向,但也要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就有收获,不一定非要当第一。毕竟,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

4.教会孩子如何生活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幸福快乐的人生,那么就应该告诉孩子如何去生活,让孩子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和合作,让孩子在课外生活中通过锻炼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获得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