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著名的鱼缸法则呢?
头大背红的小鱼,一直在鱼缸中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地生活着,但两年过去了,人们却发现,小鱼的个头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依旧是三寸来长,依旧乐此不疲地在鱼缸中游来游去。后来,人们决定把这些小鱼放回鱼池中。短短两个月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寸的小鱼竟然长到了一尺。
对于小鱼的成长变化,有人说是因为鱼池的环境,有利于小鱼的生长;也有人说是渔夫饲养的特殊方式,促进了小鱼的生长。其实,人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鱼池的空间要比鱼缸的空间大得多!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和小鱼一样,需要更大、更适合的自由空间。所以,要想使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父母也要给予孩子活动的自由,不要让孩子成长的空间拘泥于“鱼缸”中,不然,孩子是很难有机会成长为大鱼的。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4岁的小伟,身高看起来要比同龄人高出不少,可是他的语言与行动能力相比其他小朋友都迟缓不少。
平时,爷爷奶奶对小伟宠爱有加,他们总是担心孩子外出会受到其他小伙伴的欺负,所以很少带小伟出门,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一个人玩或者一个人看电视。久而久之,缺少玩伴的小伟性格也变得内向与孤僻起来,更害怕与陌生人相处。
这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看着天气好,爷爷奶奶下楼买菜时便决定带上小伟一起去。在路过小区楼下的公园时,许多孩子在五彩斑斓的淘气城堡内玩得不亦乐乎,路过的小伟瞬间就被吸引住了,一直站在淘气城堡的门口不愿挪开脚步。而小区里几个熟识的小伙伴看到小伟后,也热情地招呼他一起进去玩。
内向寡言、不懂交际的小伟面对小伙伴的热情,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他们了。而一旁的爷爷奶奶看到这种情况,就连忙对小伟说:“这个一点也不好玩,而且人这么多也不安全,你还是跟着爷爷奶奶去超市玩吧,待会给你买你最爱喝的牛奶,好不好?”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教养经历。爷爷奶奶由于过度担心小伟的安全,让小伟生活在“清单”之中,而忽略了小伟的内心需求。也许,孩子并不是爱玩这个,他只是想在玩的过程中结交朋友,能够一起讨论某个爱看的动画片内容,或一起做游戏。而这也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所体现出的一种心智的发展与对自由的向往。可是这种渴望自由的思想却被身边的亲人一次又一次无情地给剥夺了。他们总是打着爱的旗号,处处限制着孩子的自由。
那么,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就是指人们在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发展。当孩子拥有了自由,他们才会变得独立、自信、有责任感,他们的一些优秀品质才能逐步地建立起来。
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自由发展的想法都曾被父母无情地阻挠过。比如,孩子想一个人去学校时,父母会说,你一个人不安全,马路上车多人多,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呢?还是让爸爸送你去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父母的这种过度呵护与担忧下慢慢地失去成长的自由。而失去自由后的他们必然会长期在一种被执行、被压抑的状态下生活,并最终导致失去自我。
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而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和身体与思维上的独立,他们会越来越渴望自由、寻求自由,并沿着自由之路前行。即使前方荆棘密布、困难重重,孩子也愿意冒险进行不同的探索与尝试。如果在此过程中,父母阻止了孩子的行动,那么也就代表剥夺了孩子的自由,让孩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机会。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后代造就成强有力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和自由的人。”
所以,父母若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应该摒弃鱼缸式的教养方式,让孩子早日走出“鱼缸”,回归大自然。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1.让孩子自主思考
只有让孩子培养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孩子才会形成自己的见解与主见,才不会事事依赖于父母。
2.让孩子自由选择
父母不能以自己的经验来压制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哪怕孩子的选择是错误的、行不通的,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孩子也渴望拥有选择的权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感与存在感。
3.让孩子自由尝试
有了思考与选择的自由后,孩子还需要去尝试。也只有勇于尝试,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感知酸甜苦辣,才能更好地经历生活的历练,更好地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作为父母,如果你爱孩子,就不妨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吧!当然,给孩子自由也并不是意味着父母就可以撒手不管。聪明的父母可以这样做:既能让孩子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又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追踪与保护;既不能一味地放任自流,又不能事事包办处处限制。这样恩威并施、宽严并济,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