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把孩子比喻成茁壮成长的小树苗,那么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势必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修剪枝叶,设计好生长的方向与形状。不可否认,这样的养育方式,也许会让父母收获一盆外观长势极好的盆栽,可千篇一律的形态和模样,真的就是父母所喜欢的吗?
电影《小王子》里那位望女成凤的妈妈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为了帮助女儿赢得“成功而美满的人生”,这位妈妈带着女儿搬进了学区房,并给孩子制订了异常严苛的“清单式人生规划表”。处于“高压”下的小女孩,没有童年,没有快乐,但她的内心却非常渴望自由!可以说,这张“清单式人生规划表”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母也会像影片里的那位妈妈一样,为孩子们列出一张张清单式的规划表,去督促、暗示、帮助,甚至哄骗孩子,目的就是把孩子的一言一行打磨到极致,让孩子变成他们心目中完美的样子。而长此以往,处于“高压”下的孩子必然会极力反抗,进而引发矛盾与冲突。
诚然,这是一个竞争日渐激烈的时代,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过多的焦虑与担忧和“清单式”的教养方式,却很容易促使一些父母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准备好一切,一旦孩子有任何风吹草动,父母就会感到惶恐不安,担心孩子误入歧途或受到伤害。
“清单式”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或许你会从中得到启发。
曾以一篇控诉父母的万字长文而出名的北大毕业生王猛,他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从小,王猛便是一个让父母感到非常自豪的孩子,学习成绩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他是四川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后被北大生物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又成功申请了美国一所名校的研究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12年前便决定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又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决定再回北大去攻读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王猛到底经历了什么,竟不惜与父母彻底决裂?
在他控诉父母的那封万字长信里,王猛回顾了自己与家人的种种过往。他在信中写道:“从小到大,自己都在父母‘清单式’的教养下生活着,不管是学习、交友还是日常的穿着与打扮……”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父母“肆意操控”“炫耀”的不满与怨恨,同时也阐述了因父母的过度关爱及亲情的缺失让他不够自信而导致踏入社会后缺乏交际能力、性格变得孤僻的现状。
尽管毕业于北大,但由于行动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王猛在工作中频繁跳槽,始终找不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
最终,王猛凭借着自己英语的优势出国读研了。但谁知,父母的“关爱”如影随形,并没有随着他的出国而告一段落。他前脚刚到美国,父母后脚就找了一位在美国的老朋友照顾王猛。在与父母的沟通中,王猛坦诚自己与那位朋友并无任何共同语言,但父母却依然不管不顾地要求他与之交往。
王猛曾说:“如果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孩子,那么我的父母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典范,他们所有的付出都只是为了牢牢控制我的人生,并整整控制了30年之久。”
王猛的例子引人深省。可以说,他是“清单式”教养的典型受害者。父母的这种教养方式不仅让王猛彻底失去了自我,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还最终导致了他与父母断绝了关系,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为孩子罗列清单规划好一切,难道就真的是为孩子好吗?当然不是!说到这里,让我们先来了解下“清单式”教养所带来的具体危害。
1.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的能力增长需要依靠自身的探索与实践才能逐步得到提升,哪怕经历失败,至少也能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越挫越勇。但很多父母心疼孩子,他们“清单式”的教养方式一次次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阻碍了孩子思维的发展与创造力。试问,头脑简单四肢无力,又如何发展思维与创造力呢?
2.扼杀孩子的意志力
父母长期包办孩子的一切,会使孩子心安理得地学会享受而不知如何努力获取。久而久之,孩子遇到问题就会退缩,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心理素质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并最终变得懦弱无能,甚至不能正常地与人交往和工作,无法立足于社会,导致一事无成。
3.使孩子缺乏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是获得自信最切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反之,如果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好让孩子照搬执行,那孩子证明不了自己的能力,感知不到成功的过程,长此以往,势必会缺乏自信而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
4.使孩子缺乏责任感
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包办,一旦适应,就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当孩子缺乏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责任感和反哺心,等到父母年迈时,他们便会碌碌无为,甚至成为啃老族、社会寄生虫。
既然“清单式”教养所带来的危害这么多,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避免对孩子进行“清单式”教养呢?
1.要尊重孩子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前提是尊重。在教养的过程中,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官需求、思想、意识等,并尽力去帮助孩子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内心的需求与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父母如果对孩子的选择与决定给予充分的尊重,那么孩子自然也会有向上和向善的内在成长动力,就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2.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有研究发现,人生的幸福是爱,不是对工作的爱,是对人的爱:我们的配偶,我们的伙伴,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庭。
所以,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只有内心充满爱,才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于父母、感恩于朋友、感恩于社会,成为一个内心善良而豁达的人。
3.可以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
生活中,父母不妨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这样更能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积极性,因为很多专业上的喜好与成功,大部分都取决于小时候所做的杂活与历练,而且越早开始越好。
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笑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美好。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自己“清单式”的教养方式能为孩子规划好一生的宏伟蓝图,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灿烂与精彩。殊不知,孩子是一朵野花,并不是盆栽,无须过多修剪与捆绑。作为父母应该明白,你的责任并不是把孩子变成你心中所期许的样子,而是在他的人生路上帮他完成独立与自主,支持他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