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交友关,但别限制交友权(1 / 1)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但是他们涉世未深,很容易被不良的事物**和影响。因此,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使出浑身解数把控孩子的交友权,对于孩子交友总是一看二审三调查,简直把孩子当成了“犯人”。无独有偶,雨桐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女儿的交友就是这样“严格把关”的。

一个周末,雨桐和同学出去玩,天黑了还没有回家,妈妈有些着急,就下楼在小区门口等,这时,看到雨桐和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孩边走边说笑,言谈举止有些亲密。妈妈顿时紧张起来,不知道这个男孩跟女儿什么关系,会不会影响到女儿的学习。

于是妈妈快速走到雨桐面前,“雨桐,这是谁啊?是你的同学吗?也住在我们小区吗?”然后不等雨桐开口,又看着那个男孩问:“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学习怎么样啊?你怎么跟我们雨桐在一起啊?”

雨桐妈妈的问话,让那个孩子很尴尬:“阿姨您好,我是李雨桐的同学……”男孩尴尬地说自己学习成绩一般时,雨桐妈妈顿时内心冒火,觉得自己女儿交这种朋友,会影响到女儿的学习,当下把雨桐拉回了家。

回到家后,妈妈开始喋喋不休,并警告雨桐不能跟那个男孩来往,而且,以后交朋友必须要把对方详情告诉妈妈,并且要妈妈同意后才能交往。妈妈的霸道无理,让雨桐觉得很委屈,也不想再跟妈妈解释什么,因为雨桐知道,就算跟妈妈解释,她也不会相信,

之后的一个星期雨桐都没有跟妈妈说话,妈妈实在忍不住,一天晚上再次质问雨桐是不是和那个男孩在交朋友,雨桐委屈地红了眼眶,告诉妈妈:“我们只是普通同学关系,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很乐于助人,我们班同学聚餐,太晚了,他家和我们家很近,随便送我回家的。你为什么不相信我?为什么要干涉限制我交朋友?”听到女儿的控诉,妈妈沉默了。

雨桐妈妈的做法,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你是否也在控制你的孩子的交友权力?不妨好好看看接下来的内容,或许你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不可能独自生活,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孩子也一样。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来是为了警示人们要选择良友,却被很多家长当作控制孩子交友的借口,相信和案例中雨桐妈妈一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因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会变坏,而频频干涉孩子交友权力。殊不知自己已经走进了教育的误区。

家长自认为限制孩子交朋友的权力,是为他们好,实则是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感受。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我的朋友都很阳光开朗,容易相处,跟我也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的父母禁止我跟他们交往,认为会影响我的学习,非要我和成绩好的同学玩,我很不开心。”

“我的父母总是要我汇报在学校的所有情况,一旦发现我交朋友,就问东问西,还常常警告我只能跟成绩好的同学玩。我很反感他们干涉我,控制我的交友权力,于是我叛逆,偏偏跟成绩差的同学玩”

……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过多地限制青春期孩子的思维和行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和交际范围,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很多家长过于严厉地管教孩子,过度限制干涉,如限制孩子出门活动的时间、干涉孩子交友对象等等,可是却忽视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以及他们的内心需求。家长的限制干涉行为不仅不能达到让孩子交良友的目的,还会增强他们的逆反心理,只会得不偿失。

因此,在面对青春期孩子的交友问题时,家长既要帮孩子把好交友关,又不能霸道地限制孩子的交友权力。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交友观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涉世未深,也没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从而很容易交上不良朋友。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交友观,让孩子知道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让他们知道一起吃喝玩乐的并不是真正的友谊,盲目地讲哥们义气的也不一定是真朋友。朋友之交,贵在真心,真正的朋友需要用真心去对待,真正的友谊需要用热情去浇灌,谅解去护理,原则去维护。

此外,还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选择朋友,而不是家长帮忙择友。孩子只有找到真正的良友,才能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所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青春期的孩子应该选择正直、诚信、知识渊博的人作为朋友,这样会得益匪浅;而谄媚、阿谀奉承、花言巧语的人是损友,多交无益。

2.要尊重孩子的交友权力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交友权力,让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当孩子交友不慎,遇到不理想朋友时,家长千万不要武断干涉,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让孩子自己感受和把握。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在交友的过程中,自己会感觉到什么样的朋友是适合自己的,那时,自然会有自己的交友标准。

要知道交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多交朋友,并把好孩子的交友关,而不是盲目地帮孩子做决定,干涉孩子的交友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