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好的事,都是一张一弛。维护驿递新规也有变通的时候。张居正在该变通时就变通,绝不胶柱鼓瑟。比如他处理的张卤事件。
张卤是保定巡抚,对张居正的态度很积极。某次,张居正家人回老家,路过保定时,张卤热情地为张家人准备驿站,并写信给张居正,要张居正同意他人性化的建议。
张居正回信说:“我执政,是为朝廷行法律,怎敢不以身作则?”
这是工作上的话,他又用私情对张卤说:“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帮助我约束家人,如果发现家人违法,即行扣押,然后转告我。”
最后他正告张卤,千万不要满足张家人的非分要求,因为他的家人违法的影响和自己违法没有区别,不可轻视。
张卤先是沮丧,他本来是想拍张居正马屁,却没拍到。接着就是后怕,他能为张居正家人提供驿递,那在精明的张居正想来,他是否也为别人提供了违规驿递?
就在他魂不守舍时,张居正以政府名义发给他的信到了。张居正说:“保定是交通干线的要点,来往官员极多,这里可有违规之人?请张巡抚稽查!”
张卤不是“未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人,所以稽查的过程很痛苦。几天后,他呈递张居正稽查报告。张居正拍案大怒:“我不信只有这两个人!”
张卤见到张居正的责问,抹去头上的冷汗,一咬牙,把十几个违反驿递新规的人写进了稽查报告。这回轮到张居正冒冷汗了。
张居正想不到情况竟如此严重,倘若一下处置这么多人,必会引起保定官场的震动。他给张卤去信说:“你稽查的这十几人都有罪过,但如果大面积处置,恐怕会牵连太多人,所以还请你将此事隐瞒。当然并非不处理,我们应该杀鸡儆猴,找几个违反驿递新规最严重的惩处,以儆效尤。”
张卤头痛得很:张居正说得简单,找出几个人来,可找谁呢?总不成让这些人聚到一起抓阄吧。
在经过全方位考虑后,张卤把太仆寺和太原府的五个人重新放进稽查报告。张卤很聪明,太仆寺是中央机关,太原府则属于山西,他可以撇得很清。
稽查报告一上,张居正马上对太仆寺官员进行了处置,又准备处置太原府知府时,这名知府先得到消息,先上疏辩驳,说他在保定并非有意违例,因为山西巡抚派人护送他,一直到保定,保定方面看到护送人的人数违规,就以为他违规。他的意思是,若违规的话,也是山西巡抚违规,而不是他。
责任又落到山西巡抚身上,张居正的头也痛起来。倘若再惩处下去,山西巡抚肯定脱不了关系。为了这样一件事,让封疆大吏的山西巡抚受惩罚,实在不值当。山西巡抚和侯东莱案件还不一样,侯东莱并非本人犯法,而山西巡抚则是本人。
张居正权衡再三,给山西巡抚写了封信,严厉斥责。这对山西巡抚来说,自然是好事,因为斥责就意味着不会受责罚。
他借坡下驴,虔诚接受张居正的斥责,并表示以后绝不再犯。
这件事就悄无声息地解决了。
在张居正眼中,法律是为人服务的,它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随时可以变通执行。这是张居正和其他以法治国者的本质不同!
驿递之清暗,是明帝国政治之白黑的窗口。
很多人认为,张居正整顿驿递无非是为国家节省了点银子,其他效果似乎没有。
这种论调忽略了一个大事实:张居正死后,驿递制度恢复原貌,如脱缰野马把明帝国拉进深渊。当时有人对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提议裁撤驿站,可为时已晚。在裁撤的驿站中,有个驿卒失去工作,于是揭竿而起,最后灭掉明王朝,这个人叫李自成。可以说,驿递覆亡了明王朝。倘若张居正之后的人继续坚持驿递新规,明王朝可能也会灭亡,但绝不会灭于驿卒李自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