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是心理强大的绊脚石(1 / 1)

恐惧、社会价值排序、假自我、寻求确定性、不能坚持自我等因素有时候轻而易举就能够操控我们的内心,因为人的内心住着魔鬼——不自信。在现代社会,不自信是通病,不是某一类人的专属,因为不自信,很多人甚至会产生心理恐慌。

柏拉图有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可以敬佩别人,但绝不可忽略了自己,你可以全身心地信赖别人,也可以对其他人的行为持怀疑态度,但是绝不能不相信自己,如果想做一个成功、不甘沉沦者,就一定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知,客观地对待外部世界。

而要做到这一切,就需要一种自然心境,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层面来说,自信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标准,它可以帮助人们掩饰对外部世界不可知的恐惧,是在客观地认清自己的现状之后仍保持的一种昂扬斗志,以此让内心获得勇气,去面对并征服复杂的外部世界。

有人在研究当代世界名人成长经历后发现,他们对自我都有一种积极的认识和评价。自信可以带给人巨大的精神能量,他们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事业一定会成功,所以他们即使深陷泥泞也从没有想过放弃,坚持到底,直至达到自己的目标。正如高尔基所说:“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否克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决定着未来的事业高度和人生高度。”自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能够让人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克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例如,当你即将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讲,虽然你为此准备充分,但是站在台上难免还是会紧张,四肢僵硬,说话结结巴巴,大脑一片空白,你甚至会想到临阵逃脱。

罗宾逊教授在《思想的酝酿》一书中这样说道:“对大多数人而言,当众讲话是个未知数,结果不免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那更是一连串复杂而陌生的挑战,它要比学习打网球或者驾驶汽车更为繁杂。感觉到口干舌燥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你无法预料在接下来的演讲过程中,你或者听众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这种无法预知的状态困扰着你,让你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出现了各种非常态的表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行动似乎紧随于感觉之后,但事实上却是行动与感觉并行;行动在意志的直接控制之下,受着意志约束,我们可以间接约束感觉,而它是不受意志的直接控制的。因此,假若我们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的欢乐,那么,通往欢乐最佳的方法,即是快快乐乐地站起来、说话,表现得好像欢乐就在那里。如果这样的举动不能让你觉得快乐,那就别无良方了。所以,感觉勇敢起来,表现得好像真的很勇敢,运用一切意志来达成那个目标,勇气就很可能会取代恐惧感。”

让人自信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首先要克服自身对外界不可知的恐惧。克服这种恐惧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假定这个世界是可知的,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循,经过实践和努力,人是可以掌管和支配这个世界的。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世界万事万物的有序性必须在无穷的复杂、混沌、多样性和无序中寻找,且还要受时空的限制。所以希望拥有完全的自信可能只是人类的一种梦想,类似精神的**。

罗宾逊教授在他的《下决心的过程》中写道:“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我们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来说很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我的’这个简单的词,是为人处世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妥善运用这两个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论说‘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备相同的力量。我们不但不喜欢说我的表不准,或我的车太破旧,也讨厌别人纠正我们对火车的知识……我们愿意继续相信以往惯于相信的事,而如果我们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怀疑,我们就会找借口为自己的信念辩护。结果呢,多数我们所谓的推理,会变成找借口来继续相信我们早已相信的事物。”

自信需要培养,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保持头脑清晰、勇敢面对、不逃避,冷静地分析整个事件的过程,找出症结。没有永远的困难,也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是解决时间的长短而已。困难与人生相比,只不过是一种为人生增添色彩的颜料而已。一个人只有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只有自信才能保持内心的强大,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正如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所说:“我的成功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