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击:邓艾奇袭蜀都(1 / 1)

反应迟钝的蜀汉朝廷终于确信狼来了。

魏国首先对姜维所在的沓中发动进攻,指挥作战的征西将军邓艾,辖下共有三万人马。

皇帝刘禅慌了手脚,赶紧派右车骑将军廖化驰援沓中,同时令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率部进屯阳安关口,以防止魏军从东线进攻,其余部队集结于汉、乐两城。皇帝还下令各军不准主动出击,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等待敌人粮食耗尽便可不战而胜。

蜀国在防御上已经错失良机,只能仓促应战,更为严重的是,蜀国对魏国的进攻规模估计不足。邓艾在西线投入三万兵力,蜀国高层估计魏军在东线的兵力应该也只有三万左右。实际上魏国在东线投入的兵力超过十万人,就算张翼、董厥兵团及时赶到阳安关口,蜀军在人数上也大大吃了亏。然而,张翼、董厥兵团竟然没有如期抵达目的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张翼、董厥兵团行进到阴平时,打探到一个情报:魏国雍州刺史诸葛绪正率领三万人马,开进到建威。诸葛绪的作战任务,是截断姜维兵团的退路,张翼与董厥大吃一惊,遂逗留于阴平,以监视诸葛绪兵团的动向。

可张翼、董厥都未曾想到,无论是邓艾兵团还是诸葛绪兵团,都只是牵制性作战,真正的南征主力乃是镇西将军钟会指挥的十万大军。钟会兵分三路,直插汉中。蜀军在汉中的守备相当虚弱,只有汉城、乐城各五千名守军,还有守卫若干险关要隘的部队。汉、乐两城是诸葛亮在公元229年所筑,是蜀军前线的军事基地,与阳安关口一同构成防御魏国入侵的铁三角。

钟会派前将军李辅、护军荀恺各率一万人马分别包围汉、乐两城,自己亲率大军直扑阳安关口。阳安关口就是陕西勉县的阳平关,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攻略汉中时,曾在阳平关受阻,他把这里称为“天狱”,其险要可想而知。后来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阳平关仍是主战场,不过刘备由南往北攻,阳平关南面不如北面险峻,故而讨了便宜。

守卫阳平关的蜀军将领是傅佥。按照朝廷的计划,张翼、董厥的援军应该赶赴阳平关,与傅佥全力捍卫此天险关口。然而,张翼、董厥对战局作出严重误判,以致援军逗留于阴平,并没有抵达阳平关。即便如此,钟会要攻克阳平关仍非易事。毛主席曾有过英明的论断: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试想,倘若人没有抵抗的勇气,就算山河之险、函崤之固,也不过形同虚设罢了。

偏偏蜀国一方就有一个投降分子。

此人名唤蒋斌。蒋斌曾担任武兴督,也就是地方军事长官,然而他才能平庸,在职期间毫无作为。朝廷罢免其职,派他去协助傅佥镇守天险阳平关。蒋斌一肚子怨气,正好魏军来攻,便打起投降的主意。不过,像蒋斌这种小人,坏心眼特多,光投降还不行,他琢磨着得给钟会献个见面礼以邀功。拿什么当见面礼呢?当然是天险阳平关!

于是蒋斌便想了一条计策,他告诉傅佥:“贼人已兵临城下,不主动出击而闭门自守,这不是好办法。”

傅佥不以为然,回答道:“我接到的命令是固守城关,只要能保全就是立功;若是违抗命令擅自出战,要是丧师辱国,就算战死也对国家没有益处。”

蒋斌装出慷慨激昂的样子说:“好吧,您以保全城关为功劳,我以出战克敌制胜为功劳,大家各做各的吧。”于是他率部迎战魏军。说是迎战,其实是投降。刚与魏军接触,蒋斌就向魏军前线指挥官胡烈投降了。蒋斌果然是十足小人,一投降,他马上自告奋勇充当带路党,给魏国人当向导,杀回阳平关。

一向老成持重的傅佥做梦也没想到,蒋斌吹一通牛后,出了城就投降敌人,因此城内毫无戒备。在蒋斌的指引下,魏军乘虚而入,一举攻入阳平关。这个当年曾令曹操束手无策的险关要隘,就这样轻而易举沦陷,城防司令傅佥也力战而死。

阳平关沦陷,顿时令蜀国陷入危险之中。魏国之所以隐忍数十年,迟迟不愿发动对蜀的战争,正是考虑到蜀国地形太险峻、太难攻克。而所有的险关要隘,又以阳平关的战略价值最大。攻占阳平关后,钟会欣喜若狂,他已经隐约看到自己骑着高头大马踏破蜀都的雄姿了。

我们再来看看西线战场的进展。

姜维的处境也不好。魏征西将军邓艾是姜维的老对头,两人知根知底,邓艾兵分三路围攻姜维,分别由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指挥,同时魏军诸葛绪兵团已经插向姜维兵团的后方,一张大网已经拉开。

此时传来钟会大举进攻汉中的消息,兵力在十万人以上。姜维闻讯大惊,知道自己已经中计,邓艾兵团并非魏国南征部队的主力!他不由得头皮发麻,东线蜀军兵力不足两万,如何抵挡钟会的十万大军呢?不行,必须撤出战斗,迅速向东转移。

要全身而退,绝非易事。杨欣等魏军将领紧咬不舍,一直追到强川口,两军在此会战,姜维不敌,狼狈鼠窜。更糟糕的是,当姜维撤向桥头时,得悉诸葛绪已经抢先一步,占据蜀军撤退的必经之地。怎么办?姜维没有乱了阵脚,他采取了一个大胆的策略,佯装袭击诸葛绪的侧背。诸葛绪大惊,不敢轻心,急令大军后撤。姜维达到调动敌人的目的后,果断回师,从容通过桥头,退守阴平。

前文不是说过,张翼、董厥兵团为牵制诸葛绪兵团,逗留于阴平。现在姜维退守阴平,是不是与张、董兵团会师了呢?没有。由于钟会大举进犯汉中,张翼、董厥如梦初醒,赶紧向阳平关方向移动,希望能阻止魏军南下。姜维稍事休整后,也开赴阳平关,尚未抵达关口,就传来阳平关已经沦陷的消息。姜维大骇,退至白水,正好与廖化、张翼、董厥等军相遇,实力稍振。

既然阳平关已失,姜维只能寄希望于第二道防线:剑阁。

正当姜维在剑阁构筑新的防线时,蜀国朝廷派出使节,向东吴政府紧急求援。蜀、吴缔结同盟已超过三十年,联手抗击魏国是两国共同利益。如今蜀国危在旦夕,吴国绝不可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然而,要怎么救呢?派一支军队入蜀作战?这个难度很大。吴国主力部队都集中在东部,西面虽与蜀国相邻,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把大批兵团送入蜀国境内,难度很大。因而吴国政府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吴帝孙休派丁奉率军进攻寿春,企图通过打击魏国本土,牵制魏军在蜀国的军事行动。另一支东吴军队在丁封、孙异的统率下,向沔中进发以救援蜀汉。

不过,这些举措并没能起到很大作用。吴国的进攻只不过隔靴搔痒,魏国不必撤回伐蜀大军,仍有足够兵力应对东吴的挑衅,因而救援效果并不明显。

我们再来看看蜀汉战场的形势。

姜维放弃阴平后,邓艾不费吹灰之力,唾手而得阴平。当初邓艾接到的任务,是牵制姜维兵团,以配合钟会在东线发动进攻。应该说,邓艾已经出色完成任务,接下来的战争,就是钟会的事了。然而,作为一名高级将领,明明看到灭蜀在即,岂能甘心把功劳白白让给别人呢?邓艾不干,他要继续向蜀国腹心挺进,直捣成都。

在阴平略做休整后,邓艾秣马厉兵,挑选精兵强将,要抢下平蜀头功。除了自己手中的三万人马外,邓艾同时节制雍州刺史诸葛绪的三万人马,合起来有六万人,兵力相当雄厚。邓艾的计划是翻越深山峡谷不毛之地,突击江油,此举若成功,可完全打乱蜀军的部署。

不料诸葛绪拒绝接受邓艾的命令,他的理由很简单:他接到的指令只是牵制阻击姜维,并非继续攻略蜀地。别人都想抢功,诸葛绪不想吗?当然不是。在他看来,邓艾就是个疯子,穿越七百里荒凉区,这种战略只有疯子才想得出来,还没打到江油,恐怕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诸葛绪拒绝接受邓艾指挥,向东挺进至白水关,与钟会会师。

说实话,司马昭在伐蜀将领的安排上实在糟糕,几个巨头各自盘计自己的利益,个个都要争功。倘若不是蜀国军事力量实在过于弱小,魏军此番南征必败无疑。钟会一见到诸葛绪前来,便打起小算盘:何不把这三万人马给吞并过来呢?多三万人,老子攻下蜀国就多一分胜算。

想到这里,钟会心生一计。他表面上对诸葛绪笑呵呵的,暗地里却向朝廷打小报告,指控诸葛绪畏敌不前。在汉魏时代,畏敌不前是很严重的罪行,基本上可以判死缓,也就是判处死刑,但允许交一笔罚金赎命。也算诸葛绪倒霉,他本是受邓艾节制,却跑到钟会那去,这下可解释不清了。于是朝廷一纸令下,诸葛绪被捕,用囚车送往京师,他的三万人马,顺理成章被钟会接管了。

钟会本是个高谈阔论的文人,说起打仗,比一般文人要强,但毕竟是半桶水。他手握十几万大军,猛攻剑阁。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书中这样写:“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斯可见剑阁之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何况姜维已经把重兵集结于此。剑阁之险果然名不虚传,钟会的进攻屡屡受挫。这位以潇洒自居的玄学家不由得打起退堂鼓。对钟会来说,更大的麻烦是粮食紧缺,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而且道路艰险难行,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钟会的狼狈相,邓艾不禁冷笑:一介书生还配指挥十几万大军?该由老子上场了。他上书朝廷,称:“贼人已经遭到重创,应该乘胜追击。倘若我们从阴平抄小路,经由德阳亭直插涪县,将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剑阁以西一百里处,距离成都也只有三百多里。这支奇袭部队神不知鬼不觉直插敌之心腹,剑阁守军势必要回防涪县,到时钟会的兵车可**;如果剑阁守军不肯撤退,能救援涪县的蜀军就寥寥无几了。”

什么叫名将,敢出奇制胜才叫名将。过于小心翼翼,打不出漂亮仗。邓艾的勇气实超越他人之上,眼光也较他人更远更敏锐,他一眼就洞察了蜀汉的软肋所在,敌人所凭恃的只不过是险峻之山岭,以为“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然而人类之所以伟大,在于动物过不去的地方,人类可以用意志征服之。

这是一次伟大的进军,这是一次超越人类极限的挑战。

邓艾的人马穿行于七百里无人区,没有人,自然就没有路,没有路的山怎么爬,没有桥的河如何渡?除了邓艾,没有人相信能成功。许多不怀好意的人跷起二郎腿等着看邓艾的笑话,甚至巴不得他全军覆没。崇山峻岭,急流险滩,千百年来人迹罕至,邓艾的人马凿山开路,遇水搭桥,当时没有挖掘机,没有装载机,也没有土方车,一切都依靠人力,工程进展缓慢。最严峻的问题是粮食缺乏,在这片茫茫荒地,补给极其困难,军中粮草不够,只能靠大自然供给了。

这次军事大冒险着实险象环生,史书是这样写的:“山谷高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濒于危殆。”这支英勇的军队没有崩溃的原因,全在于邓艾的信心与卓越的领导力。在最危险的一段绝崖,邓艾带头用毡毯裹身,滚下山去,简直是不要命。靠着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邓艾兵团奇迹般地穿越了七百里无人区,兵临江油城下。

江油守将马邈张大眼睁望着这支从天而降的神兵,眼中充满迷惘与困惑,连抵抗的勇气也丧失了,打开城门向邓艾投降。邓艾兵不血刃,夺下江油,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涪县。

江油失守,蜀都成都震动。

此时姜维大军远在剑阁,远水解不了近渴,蜀中无大将,谁能抵挡邓艾呢?六神无主的皇帝刘禅想到了一个人: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显然,皇帝把保卫成都的希望寄托在了诸葛家的优良基因上。

然而,刘禅自己都没从老爹刘备那儿获得优良基因,又怎么能保证诸葛瞻有呢?相貌、体质或许与遗传有关系,但品行、才能却无法遗传,这算是人类一个大大的遗憾。

诸葛瞻的军职是卫将军,但并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他临危受命,拼凑出一支军队,开赴涪县。尚书郎黄崇指出:涪县位于平地,无险可守,不如继续向前挺进,占据险要地形,控制重要隘口,防止敌人挺进到平原。

黄崇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诸葛瞻并未采纳。在诸葛瞻看来,邓艾兵团刚刚穿越七百里无人区,已是强弩之末。蜀军中多蛮人、氐羌人,向来以战斗骁勇著称,野战能力很强。倘若以逸击劳,速战速决,有望一战歼灭来犯之敌。而若进据山岭,恃险而守,势必成为一场相持战,反倒夜长梦多。

不过,有一些因素是诸葛瞻没有考虑到的:其一,从将领的能力看,邓艾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多次挫败姜维的北伐,这种实战指挥能力,不是诸葛瞻从兵书上能学得到的;其二,魏军长途跋涉,兵疲马困,这是他们的弱点,但是魏军没有退路,不可能重返七百里无人区,退却意味着死,只有前进才有生机,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反而能迸发出平常所没有的力量。

诸葛瞻刚愎自用,黄崇几乎绝望,再三进谏,甚至声泪俱下。但诸葛瞻的性格与父亲诸葛亮有些相像,听不进别人的,你越说,我越不听。不同的是,诸葛亮用兵谨慎,就算打不赢,起码也不会输得太惨。相比之下,诸葛瞻几乎是在豪赌。

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是无算呢?行军作战的原则,“先为不可胜”,要先做到不被敌人击败,然后才考虑如何打败敌人。诸葛瞻兵力有多少呢?史书上没说。根据战前魏国的军事情报,蜀国全部兵力九万人,其中姜维麾下有五万人,首都及其他驻军约四万人。战争爆发后,刘禅派遣廖化、张翼、董厥增援前线,后方兵力更少了。我估计诸葛瞻的总兵力不会超过三万人,而且大部分是新招募的士兵。与之相比,邓艾的兵力是三万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很明显,诸葛瞻并没有优势。

可惜的是,诸葛瞻选择了最笨的一种战法:硬拼。

诸葛瞻既不据险扼要,也不守城,而是与邓艾在旷野上交战。这一战几乎没有悬念,蜀军大败,诸葛瞻只得放弃涪县,退守绵竹。

邓艾兵临绵竹,他采取双管齐下的原则,一面积极备战,一面试图劝降诸葛瞻,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写了一封信,差人送给诸葛瞻,承诺说:“你若投降,我必表荐你为琅琊王。”为什么是“琅琊王”呢?诸葛亮的老家原本在琅琊,后来因战乱才逃到荆州,最后跟着刘备入蜀。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很强,所以邓艾用“琅琊王”的名号来**诸葛瞻。

诸葛瞻虽没有老爹的本事,气节还是有的。他把信撕得粉碎,斩杀来使,以这种激烈手段回敬邓艾的劝降。邓艾勃然大怒,你小子敬酒不吃吃罚酒,于是下令攻打绵竹。邓艾的儿子邓忠攻东面,司马师纂攻西面。

绵竹是成都北面门户,一旦失守,成都就危险了。诸葛瞻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坚守阵地。魏军在东、西两翼发动的攻势都被遏制,蜀军抵抗之顽强,大大超乎邓艾的预料。邓忠与师纂都碰了个大钉子,两人不约而同从前线撤退下来。

邓艾大怒,质问两人。邓忠嗫嚅道:“贼未可击。”这话的意思是,敌人太顽强了,实在打不赢。邓艾火冒三丈,斥道:“生死存亡在此一举,什么叫贼未可击!”说罢又把邓忠、师纂两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并警告他们戴罪立功,否则将人头搬家。

一位高明的统帅驾驭军队,一靠赏,一靠罚。重赏之下有勇夫,重罚之下,也能让怯懦的人迸发出勇气。邓忠、师纂只能硬着头皮上,再度对蜀军阵地发起强大攻势。事实证明邓艾的判断是对的。魏军处境难,蜀军更难!尽管诸葛瞻拼了命抵挡住第一波进攻,却只是回光返照,军队的信心已处于崩溃的边缘。

防线一旦被突破,后果就是灾难性的。蜀军一哄而散,争相逃命,诸葛瞻无力回天。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他所能做的,就是一死以报国恩。诸葛瞻与儿子诸葛尚都战死沙场,蜀国灭亡的钟声已敲响。

川蜀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正是凭恃此优势,诸葛亮与姜维在战略上都选择主动出击,把攻击关陇作为主要目标。打得赢最好,打不赢就恃险而守,敌人也无可奈何。的确,魏国进犯蜀国的次数,要远远少于蜀国进犯魏国。因此,蜀国上下对局势的判断都过于乐观,认为即便魏国大举攻蜀,蜀军防守仍绰绰有余。

这种想法固然不错,却低估了敌人的智慧。

大家都认为姜维可以在剑阁阻挡钟会大军,岂料邓艾另辟蹊径,下出一手妙棋。这是灭蜀之战中关键的一步棋。尽管两国重燃战火,但对于蜀国内地居民来说,战争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事,大家都相信战火很难烧到后方,至少没那么快。岂料邓艾狂飙突进七百里,兵不血刃下江油,又在涪县、绵竹一役中歼灭诸葛瞻部,转眼间离成都仅咫尺之遥。蜀都顿时人心惶惶。

恐慌的气氛在蔓延,早已习惯和平的民众宁可逃难到深山老林或沼泽中,也不愿意待在城里等死。每天都有大批的人逃出城去,而首都的防御急需人手,朝廷紧急下令制止百姓逃亡,但根本拦不住。

怎么办?

皇帝刘禅慌忙召开公卿会议。各位公卿你一言我一语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是讨论如何守城,而是讨论要逃到哪去。能去的地方并不多,大臣们主要有两种意见:其一,逃到友好邻邦吴国,寄人篱下,建立一个流亡政权;其二,迁都南中。南中有七个郡,分别是越巂郡、朱提郡、牂牁郡、云南郡、兴古郡、建宁郡、永昌郡。南中即今日之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河相间,有险峻的横断山脉,可以作为抵抗魏师的屏障。

这时有人发出一声冷笑,大家一瞧,冷笑的乃是光禄大夫谯周。谯周对两套方案都嗤之以鼻,他挖苦道:“自古以来,没有谁寄人篱下还能当天子。去了吴国,只能臣服于吴国。大国吞并小国,这是自然之理,现今魏国可以吞并吴国,吴国却不能吞并魏国。倘若要称臣,还不如直接向大国称臣,否则等魏国吞并吴国,我们还要再受一次辱。”

逃吴国是自取其辱,那么逃往南中又如何呢?

谯周继续说:“若要逃往南中,就要提前做好准备。现在已是大敌当前,大祸将至,人心隔肚皮,小人心里想什么,没有人知道,恐怕还没来得及走,就会发生不测之事,怎么到得了南中呢?”

大家听明白了,谯周就是个投降派。大家沉默片刻,有人怯生生问一句:“邓艾已近在咫尺,要是不肯接受投降,那怎么办?”

要是诸葛亮地下有知,看到朝廷这些大臣贪生怕死的投降嘴脸,怕是要从棺材里跳出来了。谯周对投降一事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现在东吴尚未臣服魏国,从形势上说,邓艾不能不接受我们投降,而且还不能不以礼相待。倘若陛下投降魏国,魏国没有裂土分封陛下,臣愿亲自前往京师,用古代大义为陛下力争。”

一番投降的言论,在谯周说来倒成了慷慨之词。谯周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叫好,表示说得太妙了——史书上说“众人皆从周议”。可见蜀汉朝廷这些高官,考虑的只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哪里有国家大义。

刘禅虽是个平庸的皇帝,但他的表现比那帮臣子要稍好一点。毕竟是当皇帝的人,面子有点拉不下来,他既不想逃到东吴,也不想投降魏国,最好先去南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吧。

投降派头头谯周又跳出来说:“南方乃是偏远的蛮夷之地,平常没上缴供奉租税,还时不时叛反,自丞相诸葛亮以武力威逼,才不得不屈从。若是迁都南中,朝廷的费用开销那么大,只能取自蛮夷部落,到时他们不反才怪呢。”

这一盆水,把刘禅的心给浇凉了。看着这帮臣子,这朝廷能撑得下去吗?罢罢罢,刘禅一咬牙,投降就投降吧!侍中张绍带着皇帝的御玺,前往邓艾营中请降。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投降。北地王刘谌是刘禅第五子,当他得知父皇要投降的消息后,怒不可遏地说:“倘若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一同为社稷而死,至少可以对得起先帝,怎么能投降呢?”刘禅不耐烦地把他轰了出去。刘谌带上全家老小去了昭烈庙(刘备的祭庙),他先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全部杀掉,然后自杀,以这种极端的方式,为即将灭亡的蜀汉帝国殉葬。

话说蜀汉侍中张绍揣着皇帝御玺前来见邓艾,邓艾大喜过望。刘禅一投降,就意味着蜀汉灭亡,而他邓艾就是灭蜀的第一功臣,他的丰功伟绩以及传奇般的征服事业,将永垂史册,为人所传诵,他岂能不欣喜若狂呢?邓艾当即写了一封回信,对刘禅归降魏国表示接受。

蜀汉皇帝投降,代表着战争结束了。刘禅派太仆蒋显带着皇帝最后的敕令,命令大将军姜维放下武器,向魏军统帅钟会投降。同时,尚书郎李虎把蜀国户口档案送交邓艾,根据这份档案,蜀汉共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其中甲士十万二千人,吏四万人。

有人会感到奇怪,蜀国人口也太少了吧,全国总计不到一百万。我认为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有几个原因:其一,西南多蛮夷,这些蛮夷可能没统计在内;其二,由于数十年战乱不断,许多人逃到深山老林,不在官府名册之内;其三,贵族、大户之家的奴仆、婢女等,不一定算在户籍上;其四,由于户口与租税挂钩,存在有少报、瞒报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这里不一一罗列。

成都成了不设防的城市,邓艾大军开到城北,蜀汉皇帝刘禅亲自出城,带上太子、诸王以及大臣六十多人。为了表示臣服,君臣都自缚双手、左右扛着棺木来到魏军的辕门之前。这是古代传下来的投降仪式,一般敌方将领接受投降后,会把棺木烧掉,为投降者解绑,以表示宽恕仁慈。

果然,邓艾亲自为刘禅松绑,并烧了棺材。应该说,邓艾有古名将之风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征服者而趾高气扬,而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请蜀汉君臣入帐相见。同时,邓艾约束手下将士恪守军纪,禁止烧杀掳掠,妥善安抚百姓。魏军进成都后,城内秩序井然,这样的结局,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如何处置蜀汉皇帝刘禅呢?邓艾参考东汉的旧例,代表魏国皇帝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其余官员也做了相应安排。至于奸臣黄皓,邓艾早就听闻此人奸险,将他逮捕入狱,准备处死。岂料黄皓着实有点本事,他能被刘禅宠幸这么久,自有高明之处,他花费巨资打点邓艾左右,最后竟然逃过一死。

再来说说姜维的情况。

早先姜维在剑阁抵御钟会入侵,凭险而守,魏军无法前进。然而,邓艾以奇兵突入腹心,令剑阁防线失去意义。当诸葛瞻战败、绵竹失陷的消息传来,姜维知道大势已去,便从剑阁撤向巴中,打算回援成都。

姜维放弃剑阁,钟会得以**,进抵涪县。此时姜维正打算把部队撤回成都,行至郪县,接到皇帝刘禅的诏令,指示他向钟会投降。事到如今,皇帝降了,政权垮了,姜维还能怎样呢?他不得不遵从王命,与廖化、张翼、董厥等将领向钟会投降。

比起蜀国君臣、将领,士兵们的爱国热情更高。大家听说皇帝、主帅都投降了,个个怒不可遏,为了发泄怨气,纷纷拔出刀,冲着石头一阵乱砍,甚至把刀刃都砍折了。不过士兵们的愤怒只是徒劳,改变不了蜀汉灭亡的现实。各郡县陆续改旗易帜,官吏、守军纷纷向钟会、邓艾投降。

至此,蜀地全部平定。

灭蜀之役,首功当推邓艾。没有他的奇袭,就没有如此圆满的结局。平蜀之后,邓艾被提拔为太尉,位列“三公”,增加采邑两万户;钟会的功劳虽不及邓艾,也算卖力,朝廷升迁他为司徒,增加采邑一万户。由于蜀地刚平,邓艾、钟会两人并没有返回京城任职,而是留在蜀境,战后重建事务繁多,一时离不开。

然而,命运无常,谁也不会想到,不久之后,这两位灭蜀功臣竟都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