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佞臣耽误的蜀国朝政(1 / 1)

从公元253年到公元258年,姜维上台六年,与魏国打了六年战争。一味指责姜维穷兵黩武有些片面,因为这六年里,魏国屡陷危机,给了蜀国太多机会,不打不行。试想,诸葛恪伐魏,蜀国能袖手旁观吗?毌丘俭、文钦叛乱、司马师暴死,蜀国能不利用此机会吗?诸葛诞之变,寿春之战吸引二十六万魏军,姜维能视而不见吗?

应该说,这些战争,多数是有充分理由的。问题是,机会那么好,蜀国却没能把握住。甚至在魏军主力完全投入寿春之战、关西空虚之时,姜维也无功而返。制约蜀军战斗力的因素很多,比如作战距离远,粮草运输困难,大型攻击武器不易运输,攻坚战能力低下等,同时魏国方面的郭淮、陈泰、邓艾等也都是良将,加之以逸击劳,姜维势必要吃亏。

由于长期征战在外,姜维名义上掌管蜀国军政大权,实际上精力主要放在军事上,对政务着实顾不过来。蜀国皇帝刘禅便以董厥为辅国大将军、诸葛瞻(诸葛亮之子)为卫将军,共同负责内政。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是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皇帝,他特别宠幸宦官黄皓。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语重心长地告诫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为什么皇帝喜欢亲小人呢?因为小人善于察言观色、讨好人主,从心理学上说,这种人自然容易得到信任。大凡宦官得势,多半满肚子坏点子,背靠皇帝这棵大树,狐假虎威。那些想混个一官半职的人,纷纷巴结黄皓,希望他在皇帝那儿美言几句。

董厥与诸葛瞻都知道黄皓是个佞臣,但两人都无法约束他,黄皓只怕一个人:掌握全国武装力量的大将军姜维。

宦官乱政是东汉历史的一个教训,蜀国继承“汉”的旗帜,不幸把宦官乱政的传统一并继承了下来。在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人治政时期,对内政管理比较严格,宦官没有出头之日。由于姜维把精力放在伐魏上,宦官势力得以死灰复燃。

黄皓处心积虑想除掉姜维,他与右大将军阎宇关系很好,打算让阎宇取代姜维出任大将军。阎宇是在公元258年出任右大将军的,右大将军这个军衔是蜀国特有,设立这个军职的目的就是要削姜维的权。说实话,这些年来,姜维的压力太大了。他本是魏国降将,对蜀汉的许多人来说,这家伙是外省人,自然少了一份乡土之情。姜维多年来频频用兵,却没有开疆拓土之丰功伟绩,有的只是劳民伤财。包括张翼、廖化等高级将领都反对他的军事冒险行动,更不用说一般的士兵与民众。

作为大将军,姜维当然有自己的眼线,他很快就知晓了黄皓的阴谋。他心里非常瞧不起宦官,黄皓这小子是活得不耐烦了,老子且成全你。很快,姜维入宫禀明皇帝刘禅:“黄皓乃是奸佞小人,专权妄为,将毁坏国家,请陛下下令诛杀。”

姜维虽是最有权势的大将军,但根据汉制,皇宫中的太监却不是他能管的。我们还记得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打算诛杀宦官,最终弄巧成拙,原因正是他无权直接大开杀戒,宫里的人,理应由皇帝或太后处置。皇帝刘禅却认为姜维小题大做:“黄皓不过是跑腿的小臣罢了,以前尚书令董允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我深感遗憾,将军你又何必在意呢?”

黄皓当小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董允担任尚书令时,就发现此人心术不正,又善于获取皇帝的欢心,故而对他极为讨厌。董允在世时,黄皓畏之如虎,不敢为非作歹,由于受到打压,也不过当了个黄门丞的小官。朝廷重臣如此讨厌他,皇帝为什么还要唱对台戏呢?显然,皇帝有自己的打算。打从登基那天始,刘禅就是个挂牌皇帝,虽然情况比曹芳、曹髦要好,但权力着实被限制了。诸葛亮在世时,蜀人只知有丞相,哪知有皇帝?诸葛亮去世后,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皇帝仍然没有很大的自主权。在朝臣们纷纷倒向大将军时,皇帝不依靠宦官还能依靠谁呢?宦官身份低贱,不依靠皇帝又能依靠谁呢?这就叫相依为命。刘禅看重的,就是黄皓有本事,能对大将军构成威胁,能维系一种权力场上的平衡。皇帝需要这种平衡,最好哪一方都不要打破。因此,他对姜维说:何必为难一个跑腿的宦官呢?

皇帝的表态大大出乎姜维的意料,他本以为杀死黄皓与踩死一只蚂蚁没有两样,可是他错了,皇帝张开保护伞,挡住了射向黄皓的箭。此时姜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打垮黄皓了,黄皓的权势枝附叶连,上有天子保护,下有右大将军阎宇称兄道弟,还有一大帮所谓的士大夫巴结附和他。

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姜维得罪了小人,小人必定会反攻倒算。那一刻,一种恐惧感从姜维心底油然而生。表面平静的蜀国政坛,实则暗流涌动,表面风光的大将军,在狂风巨浪面前,也只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且看看曹爽是如何在一天内被干掉的,再看看诸葛恪又是如何被一刀砍死的。言多必失,姜维不敢多说什么,匆匆离开皇宫。

不过,皇帝只想维持一种平衡,他既不想姜维杀死黄皓,同样不想黄皓整垮姜维。没有姜维,谁能扛起国家这副重担呢?很快,他敕令黄皓前往大将军府,向姜维道歉、谢罪。姜维从黄皓阴险的脸上看到了敌意,他毛骨悚然,越发觉得京城危机四伏。

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外带兵,只要手上有兵权,谁能奈我何呢?

姜维打定主意,向皇帝上表,要求再次发兵进攻魏国。

前文说过,从公元253到258年,蜀国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有了几年的休息时间,生活刚刚安定,战争动员的号角又吹响了。

时任右车骑将军的廖化私下里说:“穷兵黩武一定会把自己害死,这就是姜维的写照。智谋不如敌人,兵力也不如敌人,却没完没了地用兵,国家何以自存呢?”不过,抱怨归抱怨,命令还是得不折不扣地执行。

公元262年,姜维进攻洮阳(今甘肃临潭)。此时已升任魏国征西将军的邓艾率部反击,大破蜀军。姜维退守沓中,他不敢返回成都,担心被黄皓暗算。别看姜维名义上是大将军,蜀国最高军政长官,实则不得人心。除了黄皓一党,包括张冀、廖化、谯周以及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对姜维都是有所不满的。姜维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与其返回首都,不如待在沓中屯垦,开荒种地,等来年作物成熟,粮食充足了,姜维又可以发动新一轮的战争。

姜维多次发动北伐,虽然没有对魏国形成致命打击,但司马昭对姜维的流寇战术还是十分头疼。这时有个名叫路遗的勇士自告奋勇,情愿潜入沓中,伺机刺杀姜维。从事中郎荀勖反对说:“明公主宰天下命运,理应挥动正义的权杖讨伐不归顺者,何必采用刺杀这种下三烂手段呢?”

司马昭听罢直点头,魏国军事力量远远强于蜀国,却一直居于防御地位,真是倒悬之局,不行,一定要反客为主,转守为攻,讨伐蜀汉。

此意一出,朝臣们纷纷认为计划不可行,说辞还是老一套:蜀国拥有山川之险,以曹操之雄才,尚且在汉中吃了大亏,伐蜀实非上策。司马昭毕竟是领导,见识有不同凡响之处,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伐蜀为何势在必行:其一,魏国自平定诸葛诞叛乱,经过几年休整,元气已经恢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其二,欲消灭东吴,势必要先消灭地处上游的蜀国,这样便可沿长江而下,水陆齐进,直捣吴都;其三,蜀国总兵力只有九万,驻守首都及其他军事基地的部队有四万人,能机动作战的人数只有五万人。这五万机动部队,主要由姜维统领,驻扎在沓中。只要把姜维的部队困在沓中,魏军主力部队从东部乘虚而入,直指骆谷,奔袭汉中。倘若汉中失守,暗弱的刘禅必定六神无主,百姓也将陷入恐慌之中,到时可一举灭掉蜀国。

当时魏国高层有雄心壮志的人不多,立国既久,就不想打仗了。多数人反对伐蜀计划,包括四大军区司令员之一的征西将军邓艾。邓艾的理由是蜀国内部比较安定,自杨仪、魏延之争后,没有过军事政变或叛乱,无机可乘,不应当大举用兵。他一再上书,坚持反对伐蜀。司马昭只得派主簿师纂去给邓艾做思想工作,邓艾最后没办法,勉强同意。

与邓艾相比,智囊钟会的态度相当明确,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钟会在政治上向来投机,别人都反对,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无疑获得了司马昭的好感。很快,钟会便被司马昭任命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军事。这么一来,实际上邓艾的权力就被削减了。以前整个西部战区都归邓艾负责,现在从中划出关中战区交给钟会。这为后来邓艾、钟会争功埋下了伏笔。

这么大的军事计划,不太可能做到密不透风。姜维很快就得到情报:钟会正在关中秣马厉兵,种种迹象表明他的目的是进取汉中。鉴于形势尚不明朗,有必要未雨绸缪,故而姜维上表皇帝:“应派遣左车骑将军张翼、右车骑将军廖化率兵分别驻守阳安关口与阴平之桥,预防魏军发动突袭。”

然而,蜀国朝廷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皇帝刘禅在国家大事上向来没有主见,只得找黄皓商量。黄皓只是个宦官,懂个屁,他根本不相信姜维的判断,原因有二:第一,他满脑袋只有权力斗争,没有国家观念,姜维提出由张翼、廖化分兵驻守两个关口,在黄皓看来,只不过是把拱卫京师的部队调到外地的借口。姜维是主张杀掉黄皓的,如今把首都的部队调走,万一姜维杀回来找他算账怎么办?第二,黄皓很迷信鬼神巫术,他掐指一算,认为敌人不会自己找上门。

黄皓对皇帝说,魏国绝不会进攻蜀国,这件事不宜告知群臣,以免引起恐慌。

就这样,一件关系到蜀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就被一个奸佞小人给耽误了。

与此同时,曹魏帝国正紧锣密鼓地制定伐蜀战略。

不得不说,司马昭的确有雄图伟略。当时几乎没人认为可一战而平蜀国,要知道蜀汉立国已四十多年,根基厚实,加之拥有山川之险,易守难攻,蜀军人数虽然只有十万左右,亦是百战之师,实力不可小觑。就连与姜维对峙多年的名将邓艾都认为伐蜀无利可图,何况他人?然而,司马昭的意志坚不可摧,他对灭蜀充满信心。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蜀国,司马昭做了精心的战略部署:由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人马由狄道出击,攻甘松、沓中,牵制姜维主力兵团;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人马从祁山出击,攻武街桥头,截断姜维退路;伐蜀主力部队由钟会指挥,共计十余万人马,分别走斜谷、骆谷、子午谷,分进合击,目标直指汉中。为了协调各路大军,司马昭任命廷尉卫瓘持节为监军。

对钟会来说,这是他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钟会足智多谋,叛逃到蜀国的夏侯霸曾经警告姜维,钟会倘若被重用,将成为吴、蜀两国之大患。在此之前,钟会曾屡出奇谋,为司马昭专权立下大功。司马师去世时,皇帝曹髦诏令司马昭镇守许昌,钟会窥破圣意,力劝司马昭迅速返回首都洛阳,从而避免大权旁落。在平定诸葛诞叛乱的战争中,钟会伪造全仪、全辉书信,大施反间计,策反东吴将领全怿等人。由于他智略过人,时人把他与大汉开国名臣张良相提并论。

在出征前,钟会前去拜访名士王戎。王戎是将门之后,他的爷爷便是当年派刺客刺杀鲜卑酋豪轲比能的幽州刺史王雄。不过,王戎之所以名重于当时,并不是因为他精通兵学,而是他继承了何晏、夏侯玄等人的清谈传统,有名士风范,他也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以史书的说法,钟会拜访王戎,是向他讨教平蜀之策。其实这多半只是借口,此时的王戎还不到三十岁,比钟会小了九岁,虽说是将门之后,却并没有多少军事指挥经验。我想钟会去找王戎,主要是炫耀一下,他与王戎同样是名士,正所谓名士风流,下马可以清谈,上马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如今他独当一面,成为十万大军的统帅,风光无限,不显摆一下不过瘾。

王戎看清钟会沽名钓誉的本性,便对他说:“道家有这么一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它却很难。”

在《老子》一书中,“为而不恃”这个词多次出现,比如第二章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七十七章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两处意思差不多。可见王戎对钟会讲话是很含蓄的,只讲了前半句“为而不恃”,后半句没说。为什么不说,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讲。王戎告诫钟会,要“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成功不难,但要做到“功成而不居”就很难。以钟会不知收敛的个性,和他对名望、声誉饥渴的追求,一旦完成灭蜀伟业,很有可能大祸临头。

为了一战灭掉蜀国,司马昭动用的兵力超过十六万,比蜀国所有兵力加起来还要多七万人。直到大军集结完毕,仍有一些将领反对伐蜀,将军邓敦力陈蜀国不可讨伐,司马昭火冒三丈,把他抓起来砍了。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汉景耀六年),秋八月,司马昭在洛阳召开誓师大会,主力军队浩浩****开赴边关,灭蜀之战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