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十七岁的刘禅登基称帝,他是蜀汉的第二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刘禅没有父亲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也看不出聪明过人的样子,他虽是皇帝,但蜀国之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断。因此,这一时期我们或可称之为“诸葛亮时代”。这时的诸葛亮身兼丞相与益州牧,被封为武乡侯,权倾蜀国。
位高权重,意味着责任也重。蜀汉政权的根基,较之魏、吴原本就显得脆弱,加上夷陵之败、刘备之死等一系列事件,政权更是摇摇欲坠,后来诸葛亮回顾时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继汉嘉郡黄元叛乱后,南方大规模叛乱接踵而至。
南方叛乱的范围很大,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以及四川的部分土地。首先是益州郡酋豪雍闿(kǎi)起兵,他杀死蜀汉任命的太守正昂,投降吴国交趾太守士燮。士燮原是岭南的土霸主,拥有七郡之地,曾被曹操封为“绥南中郎将”,后归附孙权,被授“左将军”之衔。蜀汉政府又任命张裔为新的益州郡太守,张裔刚刚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就成为阶下之囚,被雍闿捆绑着送往吴都。孙权十分开心,遂以雍闿为永昌太守,让他率部夺取永昌郡。
面对叛军的嚣张气焰,蜀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反击之力。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等人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封锁边界,婴城固守。雍闿虽挂了个永昌太守的职,但未能攻下永昌,不过此人能量不小,他指使同乡孟获煽动各地蛮夷造反。大家知道,滇、黔一带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众多,汉代时称之为西南夷。从两汉历史来看,西南夷对汉政权时而归附,时而背叛,反复无常。特别在汉帝国动**之时,西南夷总是闻风而动,成为一大隐患。刘备死后,西南夷更加轻视蜀汉政权,在孟获的鼓动下,纷纷扯起叛乱的旗帜。
除此之外,牂(zāng)牁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夷王高定等人也见风使舵,起兵响应雍闿。
新兴的蜀政权风雨飘摇,对诸葛亮来说,这是考验他治国能力的时刻。
是出兵平乱还是休养生息?
诸葛亮审时度势,确立了休养生息的战略。在封建时代,统治者的才能往往左右国家的兴衰,刘备去世之所以引发大规模叛变,正是因为大家怀疑继任者的能力。蜀汉帝国要恢复元气、治疗战争创伤,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比较安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诸葛亮深知,在此危急时刻,切不可轻启战端,否则稍有不慎,将危及国之根本。
蜀国的军事力量在夷陵之役遭到重创,武力的恢复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一个国家的军事与国力是分不开的,治军的前提是治国。要收拾这么个烂摊子确实不容易,外有魏、吴两大强敌窥视,内有南方叛乱的蔓延,诸葛亮要从哪里下手呢?
诸葛亮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方针,这三管分别是政治、经济、外交。
政治就是内政治理。
在刘备生前,诸葛亮行事比较小心谨慎,尽管他从严治政,但对于骄横跋扈的将领以及地方豪强还是有所顾忌的。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大权在握,可以雷厉风行地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对此,陈寿有过一段评论:“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治政的一些特点。他极力纠正刘备时代政事宽疏之弊,实施赏罚分明的政策,有犯法者“虽亲必罚”,是比较严厉的。但陈寿也指出,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为什么没有人抱怨呢?第一,他虽重视法制,却和商鞅不是一路,商鞅只求效用,不讲道德,而诸葛亮本质上奉行的仍是儒家思想;第二,他用法虽严,却能体现公平的原则,无论亲疏一视同仁;第三,他一心为公,没有私心。所以百姓们对他既畏且爱。陈寿把诸葛亮比作管仲、萧何之类的人物,依我之见,比作管仲是对的,比作萧何则勉强些。萧何虽是西汉开国名臣,但他的权力从来没有管仲、诸葛亮那么大,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推行自己的主张。
诸葛亮在军事上采取保守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蜀国的核心地带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在农业上很有潜力。南方叛乱后,诸葛亮封锁各关隘,避免叛军突入,保护农耕区的生产安全,大力发展农业。经过几年的努力,百姓生活安定了,粮食储备也日渐充足,国家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期,为军事力量的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外交政策上,更可以看出诸葛亮大政治家的风采。
魏、蜀、吴三国的关系非常微妙,魏与蜀之间基本上是敌人,两国外交没有回旋的余地,吴国则不断地摇摆于魏、蜀之间。曹操南征荆州,大有一战统一中国之势,孙权不得不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保住了东南半壁,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然而,孙权与刘备的联盟并非铁板一块,二人很快就因为荆州的归属反目成仇。孙权趁关羽北伐之机,与曹操勾结,擒杀关羽,夺回荆州,彻底和刘备决裂。当刘备全力东征时,孙权进一步倒向魏国,上表称臣,以防两面受敌。不过,孙权称臣于魏只是权宜之计,击破刘备的入侵后,他便原形毕露,这惹怒了曹丕,魏国兵分三路进击吴国。迫于战争的压力,孙权积极调整与蜀国的外交策略,派使者向刘备示好,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蜀国与吴国互通使臣,关系稍为和缓。
作为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即蜀与魏的矛盾,至于蜀与吴、蜀政府与南方叛乱集团的矛盾均属于次要矛盾,这是诸葛亮比刘备高明的地方。与吴国实现外交正常化,建立统一阵线,共同抗击曹魏,这对蜀国是最有利的。
不过,要与吴国建立正常邦交,诸葛亮面临的困难很多。
首先,这与先帝刘备的战略方针相违,刘备生前与吴国互通使臣,乃是因为魏军大举南下威胁到蜀之安全,并非真心实意与吴国媾和,最明显的例子是互通使臣后,刘备还写信威胁陆逊;其次,蜀军在夷陵之战中死者甚众,这些战死沙场的将士背后对应的是无数的家庭,他们必不肯答应与吴结盟。因此,与吴国结盟,是一个既需要智慧又需要勇气的想法。
诸葛亮有智慧,也有勇气,但要实现这个想法,他还需要一个智勇双全的使节。
很快,一个合适的外交人选出现了。
此人名唤邓芝。他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的后代,早年入蜀,迟迟未得重用,到刘备入主益州时,他也仅仅只是郫城一个小官。有一回刘备过郫城,与邓芝有过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改变邓芝的一生。刘备认为他是个人才,先是提拔他为郫城县令,后迁为广汉太守。邓芝为人清廉,政绩颇著,后调入朝廷为尚书。
对蜀国安全深感忧虑的邓芝进言道:“如今主上幼弱,又刚刚即位,应该派遣使臣与吴国重新建立友好外交。”没有深谋远虑的人,是不可能提出这样的主张的。邓芝的话令诸葛亮眼前一亮,他回答道:“我对这件事考虑很久了,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今天总算找到了。”
邓芝一头雾水地问道:“这人是谁呢?”
诸葛亮哈哈大笑,指着邓芝说:“就是你呀。”
就这样,邓芝被委以重任,挂了个“中郎将”的头衔,出使吴国。
邓芝此行,责任重大。
吴国虽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孙权本人并未称帝,主要是考虑到魏强吴弱,一旦称帝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尽管挫败了曹丕发动的三路进攻,孙权并没有打算与魏国彻底决裂,他的如意算盘是既接受魏国的册封,又不受其制约,保持独立性。有人会问,这可能吗?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汉代就有先例。西汉时赵佗建立的南越王国便是一例,南越拥有南方广袤的土地,赵佗接受汉政府的册封,南越成为藩国,但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上是完全独立的。南越王国存在了近百年,到汉武帝时才被武力征服,并入汉帝国,接受汉帝国的直接管辖。
孙权的理想,便是像赵佗那样,在南方有实际的统治权,同时又不与中央政府(魏)对抗。故而击破魏军三路进攻后,他又幻想与魏国交好。正当此刻,邓芝来到了东吴,这让孙权犯了难:究竟要不要接见邓芝呢?
邓芝明白,倘若孙权又一次倒向魏国,蜀国将彻底被孤立。试想,若魏、吴联手,魏攻蜀之北,吴攻蜀之东,吴国扶植的南方叛乱集团攻蜀之南,蜀国能不被消灭吗?入吴多日,始终没得到孙权的接见,邓芝心里焦急万分,他决定主动出击,便上书孙权说:“臣今日前来,不单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
这是战国时代纵横家惯用的一种伎俩,搞外交,一定要先说为别人带来什么利益。孙权阅罢,决定接见邓芝,他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愿意与蜀国交好,只是蜀国君主幼弱,国土狭小,势力不强,倘若魏国趁机进攻,恐怕无法自保。”
这话很不给邓芝面子,言外之意是,你蜀国太弱小了,自保都成问题,能给吴国什么好处呢?
诸葛亮没看错人,邓芝没被唬住,从容答道:“吴、蜀两国据有四州之地(吴有扬州、荆州、交州,蜀有益州),大王乃是当世之英雄,诸葛亮也算得上是一时之英杰。蜀国地势险要,吴国有三江为屏障,两国的优势叠加在一起,唇齿相依,进可兼并天下,退可三足鼎立。大王倘若屈服于魏国,魏国就算不令大王入朝,至少也要求太子入侍。倘若大王不从命,魏国便有了发兵讨伐的借口,蜀国若趁机顺流而下,江南之地恐非大王所有了。”
孙权听后默然良久。
我们必须分析一个问题,即,魏国是否能像西汉初期那样,允许一个像南越那样的独立政权存在呢?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时代不同了。在西汉初期,南越所在的岭南一带还是蛮荒之地,为中原教化所未达。经过汉朝数百年的经营,吴国所处的江南地区已较为富庶,又是中央政权长期管辖的地盘,此时任何一个中央政权都不可能同意有这么一个割据政权的存在。要想割据,只能凭恃武力,不可能既要臣服又要保持独立,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除了与蜀国结盟外,吴国还有更好的出路吗?孙权思考良久,终于抬起头对邓芝说:“你说得对。”于是彻底与魏国绝交,与蜀汉建立正常外交,共同抗敌。
邓芝不辱使命,顺利完成诸葛亮交给他的任务。
不久后,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出使蜀国。从此以后,蜀、吴两国的使节、信件往来不绝。蜀、吴两国都心知肚明,这种友好外交是有条件的,前提是两国有共同的敌人。后来,邓芝又出使吴国,孙权心血**,对他说:“倘若天下太平,两国君主分而治之,不亦乐乎?”
邓芝正色地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倘若魏国灭亡了,那吴、蜀两国之间的争战也要开始了。”
孙权听罢,大笑道:“先生说话也太实诚了。”
自秦一统天下后,大一统的观念便深入人心,势必要杀到只剩一个皇帝,战争才能宣告结束,这也是为后世历史所证明的。
诸葛亮与孙权能选择暂时的联合,足见两人都是大政治家,有远见卓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里我们把吴国的事情放在一旁,先来说说蜀汉的情况。与吴国结盟,对蜀国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来自东部的军事威胁解除;其次,吴国放弃支持以雍闿为首的蜀国南方叛乱集团,这么一来,诸葛亮便可以腾出手,解决南方叛变。
公元225年,经过两年多的卧薪尝胆,诸葛亮的利刃出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