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武力为辅,攻心为上(1 / 1)

诸葛亮南征的目的,是平定以雍闿为首的武装叛乱集团,恢复蜀国对南方的统治,解除后患之忧,以便集中力量北伐曹魏。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写道:“思惟北征,宜先入南。”这是攘外先安内的策略。在此之前,诸葛亮就南征计划与参军马谡进行过多次磋商,反复研究具体战略战术。

马谡本是荆州襄阳宜城人,后随刘备入蜀,曾担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巂太守等,史书称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十分器重他。不过,刘备并不看好马谡,他临死前曾警告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并没有把刘备的警告放在心上,他毕竟是书生出身,对能说善辩的马谡有种好感。

“大意失街亭”“挥泪斩马谡”都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马谡的形象一直是比较负面的。不过,马谡并非一无是处,他能得到诸葛亮的器重,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必须肯定,马谡在战略上是有一定眼光的,否则诸葛亮怎么会与他反复研究南征计划呢?

鉴于南征的重要性,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兵南下。临行前,马谡前来相送,诸葛亮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已有多年,今天我还是想听听你有什么新见解。”

马谡答道:“南中地形险峻,并且十分偏远,抗命不服的时间已久,即便今天击破他们,明天他们还是会反叛。您的志向是以倾国之兵北伐,挑战强大的敌人,南蛮若知道国内空虚,很快又会叛乱。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蛮人全部杀光,以除后患,只是这样做非仁义之道,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做成的。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能让蛮人真心归服,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应该说,马谡的见解是非常正确、独到的。在汉代历史上,汉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复杂,特别是西部的羌族,北部的匈奴、乌桓、鲜卑,西南部的西南夷,这些少数民族时而归附,时而反叛。汉朝瓦解后,魏、吴、蜀三国也都面临蛮族的问题。魏国有鲜卑入寇的问题,吴国有与山越人之间无休止的战争,蜀国则有西南夷的叛乱。马谡抓住“攻心为上”这个核心,是非常高明的。攻心为上,并不是说不使用武力,而是以武力为辅,以心理战为主。

诸葛亮对马谡的主张非常赞赏,这才有了后来的“七擒孟获”。

西南夷是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并不是一个民族的名称。直到今天,西南仍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地形复杂,有横断山脉及云贵高原,交通不便。与西羌、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相比,西南夷各民族部落相对小,社会结构简单,武装力量也不强大。面对装备精良的蜀军,劣势尽显。

诸葛亮兵分三路,分进合击。第一路由他亲自率主力从越巂郡出击,正面攻击叛军首领雍闿;第二路由李恢从益州郡出击;第三路由马忠从牂牁郡南下。这次进攻蓄谋已久,目标明确,战前工作做得很到位,故而进展十分顺利。

由于吴、蜀建交,孙权实际上已经不可能给雍闿任何帮助了。别看雍闿当年气焰嚣张,那只是因为他没有真正遇到蜀军精锐。这次他才明白什么叫以卵击石,不过等他明白时,他的脑袋也搬家了。在蜀军凌厉的进攻下,叛军大败,雍闿与另一名叛军首领高定战死,其他人一哄而散。

三路蜀军连战连捷,击破各县叛军,成功实现会师。

雍闿死后,其部将孟获收拢残兵败将,负隅顽抗。孟获这个家伙有点本事,当年就是他煽动各地起来造反的,他在南中地区威信挺高,蛮人及汉人都服他。雍闿死后,孟获理所当然成为新的首领。

鉴于孟获在当地蛮族中有巨大的势力与影响力,诸葛亮决定采用马谡说的“攻心为上”策略,只要让孟获口服心服地归顺,其他蛮夷都会跟着归顺的。问题是孟获是个顽固的反动派,怎么劝他投降呢?诸葛亮下了一条命令:在战斗中不能杀死孟获,只能生擒。

孟获打仗的水平,比雍闿强不了多少,与蜀军一交锋,立马被缴械了。士卒们记得丞相的交代,留着活口,押往中军大帐之中。诸葛亮摇着扇子对孟获说:“你现在成为阶下之囚了,服不服呢?”孟获两眼一斜,粗声粗气地喊道:“不服!”

诸葛亮微微一笑,带着他逛了一圈兵营,问:“你看我方军队如何?”孟获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吃了大亏。现在有劳您允许我参观兵营,就你们这样的军队,下次我定能轻而易举地取胜。”

孟获这么说纯粹就是嘴硬充好汉,不想诸葛亮却笑了——那好,你不服,放你回去再战。孟获瞪大眼睛,掏了掏耳朵,自己没听错吧,把敌人俘获了还放回去再战,自古以来没听过这种事,诸葛亮是唱哪门子的戏呢?

孟获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就发现自己被释放了,自由了。他回去重新纠集部队,再次与蜀军一决高低,很快,他又败北了,再度沦为阶下之囚。擒了放,放了擒,诸葛亮玩起猫耍老鼠的游戏。七擒七纵,孟获玩不动了。事实摆在那里,自己与蜀军玩,玩一百次也要输一百次。每一次,诸葛亮都可以杀了孟获了事,孟获七次从鬼门关回来,他再顽固,也不能不佩服诸葛亮的耐心与宽容。最后一次获释,孟获不走了,跪在诸葛亮面前叩首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也。”

这是南征中非常重要的一战。诸葛亮谨记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不用高压手段,而是以德服人,感化敌人,这是有长远打算的。因为高压手段固然有一时之效用,但也会令矛盾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矛盾就会如火山爆发,变得不可收拾。

七擒孟获,看上去胜利来得十分容易。不过我们知道,战争不是请客吃饭做文章,困难是存在的。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写道:“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南征是很辛苦的事,在广阔的蛮荒之地,粮食补给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对蜀军十分不利。七次交锋后,孟获终于被打动,真心归顺并发誓永不叛反。由于孟获是叛军中最有影响力的首领,他的反正对蜀国彻底解决南中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孟获武装集团投诚后,诸葛亮迅速挺进到滇池一线,兵锋所至,叛军无不望风而降。益州、永昌、牂牁、越巂四郡的叛乱,至此全部平定。

武力平乱只是第一步,如何管理这些以蛮人为主的郡县呢?

按照以往的经验,地方军政长官一般由朝廷委派官员担任,实际上是监督、统治蛮人,以防叛乱。诸葛亮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十分大胆的做法:仍由蛮人首领担任四郡政府官员,蛮人治蛮,让他们保有高度自治权。

浴血南征,最终南方四郡还是由蛮人自行统治,那岂不是白白辛苦一趟吗?很多人对诸葛亮的政策很不理解,纷纷提出异议。

伟大的政治家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比别人看得更深更远。诸葛亮花大力气南征,目的是北伐,只有南部安定了,他才能集中蜀国的全部力量对付魏国。而他之所以认为应该由蛮人首领担任四郡政府官员,理由有三:

其一,倘若朝廷直接管理四郡,不仅要委派官吏,还必须保留一支军队驻扎,这支军队的粮秣给养会是一个大难题。

其二,如果只委派官吏,不驻扎军队,蛮人可能会起而报复。在南征过程中,蛮人死于战争者甚众,死者家属的怨恨一时间是没法消除的,朝廷只派官员前往,岂不是把羊投入虎口吗?

其三,汉人担心蛮人报复,同样,蛮人这些年来杀死的汉官吏不在少数,也担心被报复。若是派汉人去统治南方蛮夷区,可能无助于两方和解,反而会加深隔阂。

面对诸人的疑虑,诸葛亮将这些道理一一摆出,最后,他总结说:“我不派外地官员、不留军队,是为了安定社会秩序,令夷人与汉人能和平相处。”

在诸葛亮的坚持下,这项方针政策确定了下来,当地蛮族有名望的人被请出来当官,管理南方四郡,其中孟获是最有权势的人。孟获倒是个爽快人,言出必行,既已诚心归顺,就不再反叛了。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南方四郡始终没有出现大的动**,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深谋远虑。

那么这次南征军事行动,蜀国收获什么了呢?除了平息战乱之外,蜀国还得到了南夷区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品,这些对于蜀国恢复经济以及补充北伐所需的军备有重要意义。

南征结束后,诸葛亮全身心投入北伐的准备中。与此同时,魏文帝曹丕的去世,也给了蜀国可乘之机。

与魏国相比,蜀国综合国力要弱许多。弱国欲挑战强国,就要抓住有利的战机。在诸葛亮看来,曹丕之死,意味着北伐的时机到了。此时诸葛亮已经平定南方叛乱,经过几年的休整与治理,蜀国从夷陵之战的失败阴影中走出,国家经济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军事实力进一步壮大。

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以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留守大本营,自己亲率大军北驻汉中,为伐魏做最后的准备。临行前,他给蜀汉皇帝刘禅写了一封信,说明出兵的缘由,这便是著名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录全文于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这是一篇十分出色的文章,历来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佳作。不过,在这里我们并不讨论其文学价值,而是透过它来看看诸葛亮的内心世界。

以时局论,魏强蜀弱很明显,作为弱的一方,为什么要去攻打强的一方呢?且不说攻魏,在刘备势力最强时,蜀国连吴国都没打得过,那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全军覆没,诸葛亮用这支新组建的军队,就有把握打败魏国吗?

我想,诸葛亮未必有这种把握,他的内心一定很纠结,那么,他为什么执意要攻魏呢?

首先,这是出于报恩的心理。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多次流露对先帝刘备的感激之情,比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盖追先帝之殊遇”。不过,即便是报恩,也有多种方法,他为何选择北伐这一条路呢?我想,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刘禅确非雄才伟略的君主。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对刘禅进言,谆谆教导,这些教导的背后,可以看出刘禅的不足。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他很耐心地教导刘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出刘禅是个没有主见、没有决断力的皇帝。要是诸葛亮不在了,刘禅能领导蜀国军队光复中原吗?

既然刘禅不可能实现伟大的事业,诸葛亮只好替他包办。在诸葛亮看来,北定中原,光复汉室,把四百年的汉帝国完整交到刘禅手中,这才是对先帝刘备知遇之恩的最大回报。这时的诸葛亮四十六岁,当年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将领们死的死,老的老,青黄不接,他再不去做这件事,可能就要没时间了。可以说,诸葛亮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在进行旷世豪赌。

诸葛亮为什么敢赌呢?

应该说,蜀国在地形上是有一些优势的。“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蜀国位于四川盆地,中间是肥沃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四周则高山环绕,“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这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在东汉初期刘秀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盘踞在蜀地的公孙述就是凭恃此险要地利,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军阀。诸葛亮的想法是,即便北伐不能成功,守住蜀国还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北伐最糟糕的结果,就是退回蜀地固守,这与不进取没多大差别。倘若幸运的话,能够略定中原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即便不能,占据关中,从而据有从潼关到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也足以同魏国分庭抗礼。

尽管后来诸葛亮发动的几次北伐都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他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大方向应该说没错。打得赢就打,打不赢我就退回来,你也拿我没办法。

他的军事计划,很可能受到四百年前汉高祖刘邦的启示。当年刘邦同样是从汉中夺取关中,以弱敌强,最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代,与刘邦、项羽的楚汉时代是完全不同的。当年项羽虽然强大,却没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整个中国有十八个诸侯王,项羽只是诸侯王中的最强者。曹魏帝国则不同,它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刘邦攻略关中,是消灭其他诸侯王,并不与项羽直接为敌,诸葛亮则不同,同样攻略关中,他是与整个曹魏帝国对抗。同样的战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难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