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第一次兵变:忽悠专家司马懿的话,谁信谁倒霉(1 / 1)

司马懿政变能取得成功,与一帮朝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看不惯曹爽及其爪牙的倒行逆施,相比之下,司马懿给人的印象是沉稳、低调,加上他多年南征北战的赫赫战功,着实可说是众望所归。然而,大家只想把曹爽一帮人拉下马,无意斩尽杀绝,却不想司马懿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加凶残暴虐。政变成功后,他马上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曹爽及其亲信一网打尽,诛尽三族。

太尉蒋济被司马懿的凶残惊呆了,他年事已高,回天无力,良心备受谴责,竟至一命呜呼。

并非所有人都愿听命于司马懿,司空王凌就是其中之一。

王凌历任兖州刺史、青州刺史、扬州刺史、豫州刺史,是一个政绩卓著的地方大吏。曹爽上台后,为笼络地方势力,任命他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他成为魏国最有实权的军区司令员之一。公元241年,王凌迁升车骑将军;公元248年,升为司空,位列“三公”。

从上面这份简历我们可以看出,王凌是个实力派人物,是魏国军政巨头之一。对司马懿的所作所为,他相当不满。首先,他颇为自诩,不甘心屈居司马懿之下;其次,他与曹爽关系比较密切,难保司马懿不会秋后算账。

尽管朝廷已控制在司马懿手中,但王凌不是一个能被轻易摆布的人,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里成形:另立皇帝,再造朝廷!

在王凌看来,皇帝曹芳太弱了,说白了就是个任人玩弄的木偶,受制于权臣,实不堪当一国之君。曹芳不行,谁行呢?王凌找来找去,找到一个人:曹操的儿子曹彪。据王凌的说法,曹彪智勇双全,怎么智勇双全,史书也没写,反正他是这么认为的。这一年,曹彪五十五岁,从年龄来看,倒是合适。

另立皇帝可不是件小事,光靠王凌一人不行。其实,王凌早有准备,他有一个铁杆盟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外甥令狐愚。令狐愚官拜兖州刺史,驻军于平阿,舅甥两人控制扬州、兖州,就算事情没搞成,足以自立,把三国演义变成四国演义。王凌的计划,是迎立曹彪于许昌,宣布洛阳政权为非法政权。

这个计划看上去有几分把握。

王凌与令狐愚分头行动。令狐愚派人把消息通知给曹彪,让他做好心理准备;王凌则派人回洛阳,通知自己的儿子王广。然而,出乎王凌意料的是,儿子并不认同另立朝廷的计划。王广认为,曹爽、何晏等人不得人心,被杀之后没有人为他们悲哀。司马懿究竟想干什么,现在看不出来,至少还没有叛逆的迹象,他选贤用能,遵循先朝法令制度,符合天下人的愿望,早晚勤勉不懈,以安抚百姓为先务,所作所为还是得人心的。再说了,司马氏父子兄弟都握有兵权,想要推翻他们谈何容易。

听到儿子的回复,王凌勃然大怒,大骂逆子。不过,他仍然坚持己见,一意孤行。

然而,一个更大的打击随之而来。

打倒司马懿的行动尚未开始,外甥令狐愚竟意外病死,这无异于砍掉王凌的一条臂膀。还有更严重的事。令狐愚有一个亲信,名叫杨康,他对政变的阴谋与计划是知情的。令狐愚死后,杨康失去依靠,正好司徒府在招募人手,他便前往洛阳应聘。杨康是个大嘴巴,守不住秘密,时不时泄露令狐愚的一些机密计划。后来王凌起事失败,很大一个原因便在杨康身上。

司马懿并没有意识到王凌的阴谋,由于太尉蒋济去世,位置空缺,他便以皇帝的名义迁王凌为太尉,即国防部长。不过,王凌并没有到首都洛阳任职,而是待在扬州治地寿春,以防备东吴军队的入侵。

令狐愚意外死亡,使王凌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时间已是公元251年。要如何起兵才能瞒过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呢?王凌认为,一定要有合理的借口。对吴国开战就是最好的借口,王凌是太尉,说话还是有分量的,他上书皇帝,请求出兵讨伐吴国。只要朝廷同意,他便可以大张旗鼓地发兵,以伐吴为幌子,利用这个机会,迎立楚王曹彪,在许昌另立朝廷,同曹芳、司马懿分庭抗礼。

算盘打得不错,然而,皇帝下达诏书没有批准他的军事行动。

事实上,否决王凌计划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司马懿。司马懿怀疑上王凌,正是杨康捅了娄子。作为令狐愚的亲信,杨康对另立朝廷的计划知道颇多,这家伙口风不紧,到洛阳司徒府任职后,说话大意,常常泄密。司马懿早把他当作重点监控对象,从他的口风中判断出王凌心怀叵测。当王凌提出讨伐吴国计划后,司马懿疑心更重,遂以皇帝的名义,否决了该计划。

王凌也隐隐察觉到司马懿对自己提防心很重,倘若不及早行动,恐怕司马懿要先下手为强了。不过,光靠扬州的部队,还不足以同朝廷对抗,必须把兖州拉下马。问题是,令狐愚死了,兖州还会卷进来吗?王凌决定赌一把。他派自己的亲信杨弘前往会晤兖州新刺史黄华,把起事计划全盘托出。他的想法是,曹彪是曹操的儿子,拥他为皇帝,振臂一呼,谁能不起而响应呢?

不过,王凌也不想想,连儿子都不支持自己,何况一个外人?兖州刺史黄华非但没有响应,反而一纸文书送到朝廷,揭露了王凌谋反的事实。

年过古稀的司马懿虽然两鬓霜白,头脑仍旧无比清晰。对付叛乱,他经验丰富,此次平定王凌谋反正如当年平叛孟达之乱的翻版,他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针。首先,他不顾年迈力衰,亲点大军,乘舰船大举南下;其次,他以皇帝名义,下诏免除王凌的罪行,同时写了一封私人书信给王凌,以老朋友诚恳的语气加以安慰。

只有像孟达、曹爽这样死掉的人才能明白,宁可相信太阳从西边升起,也不能相信司马懿的诚恳。孟达之变,司马懿同样写过诚恳的信,瞒天过海,目的就是让对手放松警惕;在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同样诚恳地表示,只要曹爽放弃权力,就可以继续过他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位老谋深算的政客知道,困兽犹斗,何况是人,你要让他们乖乖地俯首就擒,就得给他们希望。

对王凌来说,最好的出路,是学夏侯霸,投奔魏国的敌人。他本该向南逃窜,渡过长江直奔东吴,可是他被所谓的“皇帝诏书”骗了,被司马懿充满人情味的来信骗了。司马懿大军正呼啸而来,王凌大为恐慌,失去抵抗的勇气,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投降。他派亲信王彧带着自己的印信符节,到司马懿那儿请罪。为表示谢罪,他把自己绑了,等待司马懿的处置。

一枪不放就这样缴械投降,早知如此,何必耍什么阴谋诡计呢?非得看到棺材才掉泪吗?当太尉他不满足,如今仅仅为了保全性命就自缚乞怜,人心哪,真是神秘难测。司马懿先派一名主簿前来,宣读皇帝的赦免诏书,并给王凌松绑。王凌喘了一口大气,看来司马懿还是重朋友交情的,这条小命估计是保住了。自以为绝处逢生的王凌与主簿乘着小船直奔司马懿的座船,当看到淮河之上军舰环列时,他发现不对头,只得远远地向司马懿喊话:“您就算写封信叫我过来,我也不敢不来,何必带这么多人呢?”

司马懿坐在船头上,冷冷地说:“阁下不是用一封信能召得来的。”

听到这里,王凌头皮发麻,他意识到自己过于轻信司马懿的诚恳,恨恨地说:“你欺骗我。”

司马懿怒喝道:“我宁可欺骗你,也不能对不住国家。”(我宁负卿,不负国家。)

这句话着实掷地有声。

能怪谁呢?司马懿就是忽悠专家,翻脸不认人。当他派人去给王凌松绑时,王凌还以为躲过一劫,不料这只是猫捉老鼠的游戏——逗你玩呢。孟达只不过想投降蜀国,曹爽只不过是擅权,而王凌却是谋反,要另立皇帝,另立朝廷!这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之罪。王凌也太天真了,这种罪行能轻易被免掉吗?

一声令下,王凌被押上囚车,由一支六百人的部队负责押往京师洛阳。等待他的命运会是什么呢?直到现在,王凌心里尚有一丝侥幸想法,他向司马懿提了最后一个要求:请求发给自己棺材用的钉子。这是试探司马懿的底线,若是司马懿无意杀戮,肯定不会给他棺材钉子。但是,钉子送来了。很明显,司马懿杀意已决。

王凌绝望了。当被押至项县时,他掏出密藏在身上的毒药吞下,毒发身亡。

事实证明了王凌的天真。他的死远远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司马懿显然对未能在法场公开处决王凌大为不满,便将其尸体上的衣服剥光,裸暴三天。一同被暴尸的还有已经病故的前兖州刺史令狐愚,他的坟墓被挖开,棺材被劈开,与王凌的尸体一同示众。两人的家族都遭灭顶之灾,被夷灭三族。

至于参与其事的王凌、令狐愚旧部,一旦牵连,全部夷灭三族。令狐愚的亲信杨康是密谋的主要泄密者,王凌事败后,他指证别的参与者,试图脱罪。只是司马懿没那种耐心,把他一并绑赴刑场砍了。楚王曹彪好歹是曹操儿子,没被公开处决,被朝廷勒令自杀。其他曹氏亲王公侯,一律迁往邺城,实际上是被软禁了起来。

这是曹爽事件后,魏国地又一起大案,被夷灭三族者甚众,一时间腥风血雨笼罩洛阳。

才短短几十年,曹氏皇族的下场已经与东汉刘氏皇族如出一辙,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何时帝国将改旗易帜呢?

只是司马懿等不到那一天了。

王凌死后四个月,即公元251年农历八月,魏帝国太傅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司马懿是三国时代中后期的风云人物,他经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既是曹氏帝国的掘墓者,又是司马帝国的实际创造者。当然,没有迹象表明司马懿有篡位夺权的打算,在发动政变推翻曹爽时,他已经七十岁,很难想象这种年龄他还有当皇帝的雄心壮志。他或许只是给自己的儿子开路,或许只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为曹魏皇帝保驾护航。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的著名统帅,若论起军事成就与军事能力,他在诸葛亮之上。与诸葛亮用兵偏正不同,司马懿充分展现了其诡异难测的一面。他的军事指挥风格与政治风格如出一辙,先以种种方法迷惑敌人,而后施予致命一击。司马懿有三大武功:其一,平定孟达之乱;其二,挫败诸葛亮的北伐;其三,平定辽东。晚年发动的军事政变以及平定王凌之乱,尽管没有大规模交战,仍可看到他高超的军事才能。

他的才能得到同时代人的一致推崇,曹植这样评价:“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允惮,风行草靡。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魏明帝曹叡对他的信任几乎是无条件的,不仅在军事上从不掣肘,还在病危之际以国事相托,可谓皇恩浩**。甚至连他的敌人孙权也不得不承认:“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深入人心,刘备、诸葛亮被视为正面人物,曹操、司马懿自然成为反面人物。实际上,这把历史人物简单化了,刘备若活得久,未必不是暴君;司马懿若少活几年,忠臣形象岂不跃然纸上?

以评点《三国演义》闻名的毛宗岗虽抱着“尊刘黜曹”的主旨不放,对司马懿却有较为公允的说法:“今人将曹操、司马懿并称。及观司马懿临终之语,而懿之与操则有别矣。操之事,皆懿之子为之,而懿则终其身未敢为操之事也。操之忌先主,是欲除宗室之贤者;懿之谋曹爽,是特杀宗室之不贤者。至于弑主后,害皇嗣,僭皇号,受九锡,但见之于操,而未见之于懿。故君子于懿有恕辞焉。”

尽管曹氏最终被司马氏所取代,但这似乎并非司马懿的本意。不过,不可否认,司马懿对曹爽集团斩草除根、逼死曹彪、软禁曹氏亲王贵族……这一系列打击,已掏空了曹魏帝国大厦的根基,帝国轰然倒塌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