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说法,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其实他真正出祁山只有两次。确切地说,“六出祁山”指的是诸葛亮生前与魏国的六次战争,其中包括五次北伐以及一次防御。在诸葛亮人生的最后几年,北伐是其事业的重心,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但是几乎每次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对魏国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反而令自己陷入连年苦战的尴尬之中。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
我们且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说起。
孟达突然败亡,令蜀国的北伐失去一支策应力量,不过,诸葛亮仍然对前景持乐观态度。曾有一道对联这样写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谨慎确实是诸葛亮立身处世的一大原则,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在政治上实施谨慎的原则,有助于避免失误;而在军事上过于谨慎,却不一定是好事。
关于北伐要从哪里下手,蜀国当时主要考虑了三个方向:
第一,穿过斜谷道,进攻郿县。斜谷道又称为褒斜道,这里有两条河流,一条叫褒水,一条叫斜水。褒水向南流,斜水向北流,利用这两条河流的谷地开通出的一条南北向的道路,便是斜谷道。这是汉中通往关中的重要通道,也是敌人防守的重点地区。但这条路须穿越秦岭,不太好走,正所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巍巍秦岭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着关中。
第二,西出祁山,进攻陇右。所谓“六出祁山”,指的就是这一条路。这条路比斜谷道好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有“得陇望蜀”的说法,从陇右进入川蜀,阻碍是比较小的,同样,从川蜀进入陇右,风险也是最小的。不过,祁山路线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直接进攻魏国的心脏地带,只攻其偏远的陇右地区,隔靴搔痒,点不到敌人的死穴。
第三条路,走子午谷进攻长安。子午谷是关中通往汉中的一条路,全长六百六十里,沿途山高谷深,最是难行。这条通道距离长安最近,只需要十天便可兵临城下。长安曾是西汉首都,东汉末年董卓又挟制献帝迁都于此,它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之一,攻下长安,便可控制关中,同时切断洛阳与陇西的联系。从战略角度考虑,走子午谷攻取长安,对曹魏帝国的打击是最大的。
在北伐之前的军事会议上,丞相司马魏延首先提出由子午谷直插长安的作战计划。既然子午谷凶险难行,魏延为什么会提这么一个冒险的军事计划呢?
行军作战,除了要考虑地形、补给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十分重要:敌人将领的素质。镇守长安的魏军统帅是谁呢?他是原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mào)。
比起父亲,夏侯楙就是个花花太岁,根本不懂得什么兵法。这么个平庸的人居然挂了一个“安西将军”的头衔,都督关中军事,坐镇长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夏侯楙靠的是裙带关系,他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曹丕从小就跟他玩得很好。曹丕登基后,没忘掉老朋友,让他到关中当土霸王。
魏延提出的作战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向诸葛亮建议说:“夏侯楙是魏国皇帝的女婿,这个人既没有胆略,也没有智谋。请拨给我精兵五千,携带相应的口粮,我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挺进,抵达子午谷后折向北方,不用十天的工夫,便可抵达长安城。夏侯楙听闻我师杀到,肯定吓得落荒而逃。到时长安城内只剩下督军御史与京兆太守,不足为虑。至于军粮问题,一部分可取自敌人的粮仓,一部分取自百姓逃离后剩下的余粮,这些应该足够补给。魏国要集结一支军队救援关中,至少要二十几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丞相亲自率兵出斜谷道接应,如此一来,咸阳以西可一举平定。”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战略构想。
魏延把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子午谷难以通行,部队数量肯定不能多带,魏延提出带五千人,这个人数是不多的。五千人能顺利穿越子午谷吗?敌人会事先埋下伏兵吗?这就得分析敌方将领。夏侯楙无勇无谋,根本不知道怎么打仗,他绝不会有任何防备的。至于最重要的补给问题,魏延也毫不含糊地指出,完全可以就地解决。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魏延是个怎样的人。
作为蜀军中的一名重要将领,魏延在益州之战中崭露头角,得到刘备的青睐与重用。刘备夺取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那么,谁来镇守汉中呢?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么重要的职位,非张飞莫属。关羽在荆州,张飞在汉中,这就是刘备的一双翅膀啊。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备没有用张飞,而是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封他为镇远将军。这个决定,令全军上下为之震惊,魏延的地位竟然直逼关羽、张飞,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刘备当着群臣的面问魏延:“今天委予你重任,你有什么话要说吗?”魏延掷地有声地答道:“如果曹操举天下之兵前来,我为大王拒之;如果曹操派偏将率十万之师前来,我为大王吞之。”如果曹操亲自前来,我能顶住他;如果是偏将来,我就灭了他——这句豪言壮语一出,所有人都暗暗佩服其勇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魏延这个人是有本事的,他的才干是得到刘备认可的。
然而,这么一个出色的军事计划,却被诸葛亮轻易地否决了。
诸葛亮否决的理由只有区区几个字:过于冒险。
在此之前,诸葛亮已制定出自己的战略计划:在斜谷道发动佯攻,吸引敌人主力,我师主力则绕道祁山,出其不意地偷袭陇右。他对这个计划很是自得,因为出祁山的道路最为通畅,进可攻,退可守,补给也相对容易,所冒的风险是比较小的。
这就是诸葛亮的谨慎原则。
不过,后来发生的事表明,这个计划并不高明,因为它没打在敌方的要害上。
当时的天下格局相当清晰,魏强而蜀弱,蜀国以弱击强,对自身的损耗本来就特别大,要打就得打闪击战,绝对不能打持久战。一战置敌于死地,这才是弱者该做的。就好像人与大毒蛇搏杀,你的锄头得打在它的七寸之上,才能打得死;如果一心想打蛇尾,就算打中了,蛇一转过来,血盆大口一张,你准被吃掉。诸葛亮没把锄头砸向蛇头,而是砸向蛇尾,这是没多大用的。
关中与陇西合称关陇,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看,关陇的重心在关中,而不在陇西。为什么呢?因为打掉关中,陇西就成了孤立之地,与魏中央失去联系,不战而自溃。关中是战国时代秦国的老巢,有崤山、函谷关为屏障,秦国崛起后,东方诸侯几次联合伐秦,始终未能突破崤、函防线。只要夺取关中,诸葛亮就有雄厚的资本与曹魏帝国叫板了,这难道不令人振奋吗?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魏延的计划呢?
我们可以算算兵出子午谷的风险有多大:就算魏延的计划全部泡汤,全军覆没,诸葛亮的全部损失,也只是五千人与一名大将,这是最坏的结果。即便如此,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甚至可以说不会伤及蜀军主力。衡量可能的收获与可能的损失,不难看出,这是一次值得尝试的冒险。诸葛亮为什么不试试呢?
诸葛亮在历朝历代都受到很高的评价,《三国演义》更是把他吹捧得上天入地,推到神的地位——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神机妙算。但罗贯中却不能解释一个事实:为什么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都劳师无功呢?
在我看来,诸葛亮不是神人,他也有缺点,这个缺点就是致命的自负——正是这种自负,毁掉了蜀国的北伐。
我们知道,诸葛亮年轻时就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乐毅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文比管仲,武比乐毅,可见他是很自负的。到了后来,诸葛亮成为蜀国丞相,是蜀国的实际统治者,权力之大几乎可与君主相媲美,就跟曹操一个样。无论是魏国的司马懿还是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实际权力都不如诸葛亮。诸葛亮可以调动国家所有的物力、人力与军事力量,更握有生杀之大权。
三国时代是一个谋臣兴起的时代,曹操、曹丕父子,孙策、孙权兄弟都有许多谋臣,每当有战事时,总能看到谋臣献计献策的身影。但是,在诸葛亮北伐的几年时间里,我们在史书上,找不到几个曾出谋划策的人。按理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人,对蜀国的记录会更详细才对,但他没记下这些事,不是忽视了,而是诸葛亮既不重用谋臣,也很少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也因为此,诸葛亮对魏延的建议不予理睬。据史书所载,在诸葛亮发动的六次北伐过程中,魏延几乎每次都提议派出奇兵奔袭长安或潼关,每次都被诸葛亮拒绝。在北伐屡屡受挫之时,他却一次也不肯听魏延的,这里涉及的可不只是战略问题那么简单了。在诸葛亮看来,魏延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伟光正”的,但是我们读史时,对“伟光正”的十全人物要特别小心,因为没有谁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正所谓人无完人,承认一个人的不完美,并不等于否定他的才干与功绩,而一旦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他永远伟大、光荣、正确,那么灾难可能就要降临。
进攻仍依照诸葛亮设计的方案进行。
担负佯攻任务的是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原先蜀国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已不在人世,赵云是硕果仅存的老将。也正是因为年迈的原因,诸葛亮把他安排在次要战场,实施佯攻任务。赵云、邓芝进驻距褒城县北约八里的箕谷,放出风声,扬言要穿过斜谷道攻取郿县。
魏明帝曹叡得到消息后,派中军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火速驰援郿县。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魏国的指挥系统也是混乱的。曹真都督关右军事,夏侯楙都督关中军事,那么魏国援兵进到关中,是要听曹真的呢,还是听夏侯楙的呢?
我们再来说说蜀军的行动。赵云、邓芝在箕谷摆下迷魂阵后,诸葛亮亲率主力部队悄悄绕道西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祁山。这一着确实出奇制胜,大出魏人意料。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仅从战术角度看,诸葛亮无疑是胜利的。这支军队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自从刘备去世后,蜀国埋首苦练内功,没跟魏国打仗。这几年来,魏国人都不知晓蜀军有怎么样的精神面貌,直到他们从天而降,占领祁山。这支军队军阵整齐、号令严明,一看就知道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曹魏帝国在关西的统治基础并不太牢靠。远的不说,就说曹操死后,这里就爆发过几次大规模的兵变:公元220年,麹演、张进、黄华等在西平、张掖、武威等郡起事;公元221年,卢水胡人叛反,河西走廊大乱;同年,麹光在西平起事。尽管这些兵变很快被镇压下去,却也证明关西诸势力在不断地为摆脱曹魏帝国的统治而斗争。
蜀军到来的消息,马上令关西反抗势力死灰复燃。一时间,天水、南安、安定诸郡纷纷宣告脱离曹魏朝廷,转而归附蜀汉。
诸葛亮兵出祁山,确实出乎曹真、夏侯楙的意料,三郡随之叛乱,更令关中震动。倘若朝廷不积极应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郡县投降蜀国,到时就如同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了。关键时刻,曹叡表现出一位皇帝应有的从容与镇定,他信心满满地说:“诸葛亮本来有险峻山地为依托,现在却自投罗网,犯了兵家之忌,这次我们定能将其击破。”
魏明帝曹叡先派出五万步骑兵,由右将军张郃率领,驰援陇右。这样还不够,为了鼓舞前线士兵的士气,他决定御驾亲征,亲自抵达长安,以示必胜之决心。
诸葛亮越过祁山后,一方面招降纳叛,一方面实施下一步作战计划。他在街亭一带布置了一道防线,以防备魏军的反扑。驻守街亭的将领,正是诸葛亮最为器重的马谡。
关于马谡这个人,许多人认为他没本事,这个看法值得商榷。诸葛亮认为马谡是奇才,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且在南征之役中,马谡出谋划策,提出攻心为上,得到诸葛亮的欣赏并加以运用。马谡有什么非凡之处呢?据史书所载,可归为两点:其一,他至少能够纸上谈兵,对兵法他是熟悉的;其二,他口才好。
阅人无数的刘备生前警告过诸葛亮,马谡只会夸夸其谈,不能大用,让他做参谋工作是可以的,要他独立指挥作战是不行的。这里我们就必须讲到,何以诸葛亮是名臣而不是名君,他在识人、用人上是远不及刘备的。事实上,刘备生前也没有让诸葛亮独立指挥作战过。有些人只是适合当谋士、军师,而不适合当将军。用人的最高境界,是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职位与才能相互匹配。譬如说曹操的谋士郭嘉,他有极高明的谋略,你非要让他当将军,他可能就只是个蹩脚的将军。
谋士与将军的不同之处,在于谋士只点明方法而不做具体的执行工作。会思考的人,不一定会办事。用马谡去守街亭,是诸葛亮的错,而不是马谡的错。诸葛亮有更好的选择,比如魏延、吴懿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但他却让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去指挥。
马谡的对手,是曹魏帝国名将张郃。
双方战于街亭。
史书把马谡犯的错误归为四项:其一,违亮节度,就是不听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其二,举措烦扰,就是行动混乱无章;其三,舍水上山,就是没有守住水源,把队伍拉到山上;其四,下不据城,就是没有在山下守住城池。
在此期间,裨将王平多次对马谡的部署提出质疑与批评,但马谡不听。应该说,马谡这些错误的决策最终导致了失败,弃城不守,舍水上山,这些行为不晓得是合乎哪条兵法。富有作战经验的张郃当然不会错失良机,他切断水源,蜀军马上陷入困境。在蜀军士兵渴得毫无战斗力时,张郃全力出击,蜀军立马崩溃。
其实在街亭一战中,蜀军在人数上是占优的,这种惨败的结局,是诸葛亮做梦都不会想到的。这次大败,用诸葛亮的话说,是“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就是说,整个队伍都乱了套了,将领与士兵各逃各的路,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指挥系统。要知道训练有素的军队,就算打了败仗,撤退时也是有条不紊,不会给敌人予可乘之机。
在蜀军陷入混乱时,只有一人例外。他就是裨将军王平。王平麾下有一千名士兵,在其他营的士兵抱头鼠窜时,他没有慌乱,而是擂响军鼓,集合部队,固守营寨。张郃见他的营寨军容齐整,担心有埋伏,没敢急攻。王平遂带着部队有序撤退,沿途还收罗了许多散兵游勇。
魏军在西线大获全胜后,在东线也转入反攻,进攻屯兵于箕谷的赵云、邓芝部。此时蜀军已得悉街亭惨败的消息,全军上下毫无斗志,被魏军打得节节败退。不过,赵云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没有像马谡那么慌张,而是且战且退,部队建制基本完好,没有遭遇重大损失。
后来诸葛亮在总结两次作战经验时,曾询问邓芝:“箕谷失利,部队撤退时,军队编制仍相当完好,没有出现街亭将不顾兵、兵不顾将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邓芝把功劳全归于赵云,他说:“赵云亲自断后,各种军需物资都没有损失,士兵与将校犯不着慌乱。”按理说,诸葛亮这几年大力练兵,军队纪律不至于差到撤退时溃不成军。问题出在哪呢?街亭之战,军心之所以崩溃,在于将士们绝水多日,都挣扎在死亡线上,活命要紧,纪律顾不上了。赵云的经验就比较老到,粮食物资首先不能有闪失,否则军心一旦动摇,将满盘皆输。
无论是主攻方向还是佯攻方向,都失败了。
这一战完全打乱了诸葛亮的计划。前进已是不可能,在魏军凌厉的攻势下,想守也守不住。诸葛亮只得完全放弃,匆匆撤回汉中。
轰轰烈烈的北伐,虎头蛇尾,草草而终。
诸葛亮“明攻斜谷,暗出祁山”的计划,与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迷惑手段拖住敌人主力,出其不意击其软肋。应该说,这个计划是有效果的,在街亭之战中,蜀军是以众击寡,以逸待劳。本来稳操胜券之局,怎么竟演变为一场大溃败呢?
这里我们要看看诸葛亮自己是如何分析的,战后他这样说过:“我们在祁山、箕谷的兵力都比敌人多,然而非但没有击破敌人,反而被打败,问题不在于兵少,而在于将领。”
以多打少还打不赢,肯定是指挥出了问题。
诸葛亮要用铁腕手段严厉治军。
打了这么一场丢脸的败仗,当然得有人负责,这个人非马谡莫属。
马谡指挥的失误,直接导致街亭之战的失利,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指挥下,蜀军不仅管理混乱,还放弃重要水源,这些都是失利的原因。战后,诸葛亮把马谡逮捕下狱,判处死刑,斩首示众。杀了马谡后,诸葛亮亲自吊丧,为之痛哭,并抚养其遗孤。这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问题是,马谡该不该死呢?
蒋琬是不赞成杀的,他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诸葛亮回答说:“孙武之所以能制胜于天下,是因为用法严明;晋悼公的弟弟杨干犯法,魏绛杀了他的仆人;如今四海分裂,交战刚刚开始,要是废弃了军法,凭什么来战胜敌人呢?”
我们来分析下诸葛亮讲的有没有道理。诸葛亮举了两位名将的例子,说明执法的重要性。一个是孙武,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的作者。据史载,孙武曾训练吴王阖闾的宫女,这些宫女嘻嘻哈哈,不成体统,孙武在三令五申后,军令不得实行,遂斩其队长,也就是吴王的爱妾;第二个是春秋时代的晋国名将魏绛,晋悼公的弟弟驾着马车在军营内乱闯,他把马车扣下,杀其仆从。
诸葛亮用这两个人的例子来阐明杀马谡的必要性,可是我们翻遍历史,也找不到孙武、魏绛曾经擅杀大将的事,他们杀的是国王的宠妾以及国王弟弟的仆人,这跟杀马谡可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再者,诸葛亮严明军法是对的,但马谡犯了什么法呢?我们说,马谡犯了四个错误,其中队伍混乱、丢弃城堡、忽视水源,这三条都不叫违法。唯一与违法有关的,是他没听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即便是这一条,能否判死刑,仍然成问题。既然诸葛亮坐镇后方,前方将领当然有权根据战场的情况作出独立的判断,故而向来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我们只能说,马谡对战局的判断有致命的错误,而不能说他是违反军令。
作为前敌总指挥,马谡对街亭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点我们不否认。但是诸葛亮要负的责任更大。为什么呢?《三国志》中有一段话:“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任命马谡为先锋指挥官,这就是诸葛亮的重大失误,而且是他刚愎自用的结果。只有诸葛亮把马谡当作宝,其他人都认为应该以魏延、吴懿等有经验的将领为先锋将。诸葛亮不听,一意孤行,把没有多少实际指挥经验的马谡抬出来跟张郃交战,这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三国演义》的极力渲染,大家都有一种印象,诸葛亮是非常高明的军事家。不过,依据史实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个好的统帅。诸葛亮北伐相较于曹丕的南征,并不高明多少,甚至更差。为什么这样说呢?曹丕南征,受阻于长江,有一次起了风暴,有一次河流结冰,多多少少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军队要远远多于敌人,无论是在主攻方向还是在佯攻方向,人数上都占优势,然而却一战即溃。这样的失败,着实无法向君主、向国人交代,只能找个替罪羊。
马谡,就成了这只替罪羊。
除了马谡之外,将军李盛也被杀,另一名将军黄袭被免职,连部队损失不大、亲自断后的老将军赵云都被贬了一级。
当然,诸葛亮也装模作样,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份代行丞相之职。虽然是自贬三级,但他仍旧是蜀国最大的官,权力一点也没被削弱。
第一次北伐,是一次非常糟糕的军事行动。
首先,策反孟达失败了。策反失败与诸葛亮也有关系,如果不是他给申仪通风报信,司马懿是不会来得那么快的。
其次,在战略方向上,选择了偏远的祁山,虽然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无奈距离敌人心脏遥远,魏国有足够的时间派出援兵,令突袭战失去意义。
再次,用错了大将。马谡应该留在大本营当参谋,而不是当先锋大将。魏延最有资格当前敌总指挥,但由于提出自己的战略主张,不为诸葛亮所重用。
最后,处罚太重。蜀国本就缺乏人才,只因为一次败仗,就杀了谋士,自毁长城。
这一次北伐行动出了这么多差错,至少诸葛亮要负很大责任。诸葛亮本人对此番失利也相当羞愧,在出其不意与人数占优的双重优势下,竟然被打得大败,着实颜面扫地。后来他总结说:“现在应当减少兵员与将校,该惩罚的惩罚,该反省的反省,以后要采取更多变通的办法。如果做不到这几点,兵力再多也没用。从今往后,忠正之士应该勤于指出我的缺点,大家一起努力,则大事可成,国贼可灭,大功指日可待。”
随着诸葛亮退出祁山,安定、天水,南安三郡的叛乱很快被关右都督曹真镇压下去。至此,诸葛亮的北伐颗粒无收。唯一所得,是天水参军姜维前来归降,他有胆有识,给诸葛亮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成为蜀军的重要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