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西北吃了一个大败仗,与此同时,孙权却在东南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大破曹休十万魏军,斩俘万余人,取得辉煌的胜利。此役的详细情况,留在下章叙述。孙权的胜利令诸葛亮既羡慕又激动,此时关中魏军被大批抽调到江淮一线,兵力空虚,是不是可以乘虚而进呢?
这时距离街亭之战不过十个月,要知道发动一场长途远征需要动用很多人力物力,何况蜀军还没有从街亭之战的阴影中走出,信心尚未恢复。当诸葛亮提出二次北伐的计划时,所有人无不感到惊愕。第一次北伐所暴露出的巨大问题都解决了吗?既然诸葛亮认为主要问题是将领的问题,在短短十个月时间里,物色到更佳的将领了吗?还是将军们的指挥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呢?显然都没有。退一步说,一年之内,发动两次战争,考虑到川蜀转输物资的艰难,百姓承受得了这种负担吗?
然而,诸葛亮不为所动,他有自己的理由。他把这些理由写在一封著名的书信上,这便是《后出师表》——“后”字是为了与“前出师表”相区分。这也是诸葛亮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首先解释,为什么自己要以弱敌强。因为“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以川蜀如此闭塞之地,无论人口、资源都远不及魏国,若不能主动出击,扩张势力,那么就只能坐以待毙了。这种观点,可在东汉初期刘秀与公孙述的战争中得到印证。当初公孙述崛起于川蜀并开国称帝,力量比刘秀还强大。只是他不求进取,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等到刘秀吞并天下后,他就只是瓮中之鳖了。不扩张,肯定要灭亡,这个结论,应该是有道理的。
在很多人看来,魏国没打上门就要暗自庆幸了,干吗没事惹怒这头大老虎呢?这个想法,应该说皇帝刘禅也是有的。反对北伐者不在少数,诸葛亮可以力排众议,但他必须要给出解释。这封上书,与其说是写给皇帝看的,不如说是写给全军将士看的。他举了四个例子,作了两点说明,力陈主动出击的必要性。
第一,以汉高帝刘邦为例。刘邦天纵神武,还有张良、陈平等一大帮谋士,他是提着脑袋,拼了命才打下天下的。现在的蜀汉,皇帝不如刘邦,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幻想用长期相持的办法赢得胜利,这是不可能的,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主动出击。
第二,以汉末刘繇、王朗为例。刘繇曾担任扬州刺史,王朗则是会稽太守。他们都是文人,行动力不强,坐以论道,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名言。然而,面对孙策的崛起,两人都消积不作为,最后让孙策吞并了江东。
第三,以曹操为例。曹操是蜀的大敌,诸葛亮没有贬低他,而是称赞他“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曹操能略定北方,那容易吗?他遭遇了多少败战,经历了多少险情,才有了后来的成就。敌人如此坚忍,我们却要“以不危而定之”,想成就大事却不肯冒险而进,那能成吗?
第四,还是以曹操为例。以曹操之明智,还曾经五攻昌霸不下,四攻巢湖不成,在用人上也频频出现失误。诸葛亮说:“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必能胜?”这说明三国时代,即便是敌人,该尊敬的还是要尊敬。这里诸葛亮也是变相地为第一次北伐的失误辩解——以曹操之雄才,失败也是家常便饭,我们也不要太当一回事。
以上这四个例子,都说明成功是奋斗出来的,是主动求来的,进取有代价、有失败是必然的,不进取只能灭亡。
为什么要及早发动北伐呢?诸葛亮作了两点说明:
其一,自北伐以来,仅仅一年时间,将官死了七十多人,包括老将赵云也病故;几支王牌军减员一千多人。这些都是刘备几十年来从全国各地召来的精英,这些人才不是益州一个郡所能提供的。如果不抓紧北伐,再过几年,能征善战的老部队就要损失三分之二以上,到时拿什么去跟敌人较量呢?
其二,魏、蜀战争是不可能停止的,不去进攻敌人,也要驻扎军队在边境,所耗费的财力物力并不会减少。既然如此,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进攻。
在这篇《后出师表》中,诸葛亮把自己的想法都亮出来了。我们不能不感奋于他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北伐的决定,在蜀国上下是不受欢迎的,国家建立后,人心思定。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文武百官贪图安逸的思想就会滋长,战斗意志大大削弱,长此以往,国家必定要灭亡。
至于北伐有没有把握,胜利的机会有多大呢?说实话,诸葛亮也没底。他在文中最末写道:“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从这些含糊的用语中,我们依稀可见诸葛亮的信心并不充足。他所能做的,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里我不禁想起陈独秀写过的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一句:“男儿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人生有时不能过分看重成败,成固然好,败也要败得无愧于心,不问会不会赢,只问有没有尽力去赢。这就是行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尽力了仍不能做好,也无须悔恨了。
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感动了很多后人,他公忠体国的忠臣形象跃然纸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树起完美人格的精神标杆。
不过,我还要重申一点,诸葛亮不是完人。
他不是一个好的统帅。在大的方面,他的视野是很清晰的,比如“隆中对”时提出三分天下的主张,其战略眼光确非常人所有。但指挥作战是另一回事,他只指挥过南征之战,对付的不过是乌合之众。要对付作战经验丰富的魏国将士,非他能力所能及。
如果说第一次北伐的失利,他把罪责归之于马谡及其他前线将领,那么第二次北伐的失利,他就没法指责别人了。
这次北伐,比第一次北伐还丢人。
我们来看这次北伐的主攻方向。第一次北伐,无论是出祁山的主攻,还是在斜谷道的佯攻,均遭失利。那么这次要从哪条路线出击呢?魏延当然又抛出走子午道的主张,诸葛亮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这位蜀国丞相把目光对准一个地方:陈仓。
大家都知道,楚汉战争时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当年韩信就是以这里为突破口,进军关中。陈仓道是关中通往汉中的一条古道,陈仓在斜谷道(褒斜道)北口郿县以西,是一处军事要塞。
然而,对于诸葛亮的进攻,魏国方面是有所准备的。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结束后,都督关右的曹真就作出判断:诸葛亮一定会吸取祁山失利的经验教训,再度出兵肯定不会迂回到祁山。那么,蜀军的主攻方向会是哪呢?曹真认为,最可能的方向是从陈仓突破。基于这个判断,他派将军郝昭率领一千多人驻扎在陈仓,大力修缮城池。果然不出曹真所料。仅仅十个月后,即明帝太和二年十二月(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亲率北伐军数万人,杀到陈仓城下。
陈仓一直是个战略要地,其城池向来以坚固著称,这点诸葛亮也是知道的。然而,当诸葛亮到了陈仓时,他却两眼发愣,陈仓的城防几乎全部重新加固、扩建,较之从前,更是固若金汤。诸葛亮忙派人打听镇守陈仓的大将是何许人,当他得知是郝昭时,不由愕然,继而露出担忧的神情。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郝昭在关西素有威名,有郝昭坐镇陈仓,陈仓不容易得手!
郝昭是魏国镇守西陲的一员将军,曾多年驻扎金城,那里是汉人与羌人、胡人混居的地方,非常难管理。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关西大乱,麹演等人相继造反,胡人也闻风而动。值此特殊时刻,郝昭与护羌校尉苏则当机立断,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果断出兵,迅速平定四郡叛乱。此役令他威名远扬,他驻守河西前后十几年,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族,都十分敬畏他。
不过,此时蜀军上下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攻破陈仓只是昼夜之事。因为攻守双方的兵力实在悬殊,蜀军有好几万人,而魏守军只有一千多人,蜀兵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可以把陈仓淹没吧。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担忧是对的。第一次攻城,蜀军就发现这枚钉子真难拔。郝昭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给远道而来的蜀军当头一棒。
强攻不成,诸葛亮迅速调整策略,打算游说郝昭,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是派靳详前去劝降。靳详是郝昭的同乡,两人是老相识,他到了城门之下,便叫喊着让郝昭投降。郝昭一听,匆匆跑上城楼,冲着靳详喊道:“魏国的法律,你是熟悉的;我郝昭的为人,你是知道的。我深受国恩,又是名门望族,怎么会投降呢?你不必多言,大不了就是一死。你回去跟诸葛亮说,要打就来打吧。”
靳详没办法,只得回去,把郝昭的话原原本本告诉诸葛亮。诸葛亮不肯罢休,令靳详再次前往劝降。郝昭不客气地说:“该说的话我都说完了,我认识你,可我的箭不认识你。”靳详大为狼狈,只得悻悻而去。诸葛亮知道,郝昭是不会投降了,怎么办呢?诸葛亮对郝昭这个人是了解的,知道他是个人才,出于惜才的心理,本想采用劝降的手段收为己用,不料却碰了一鼻子灰。好吧,你郝昭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你城池再坚固,仅凭一千人能挡住我数万雄狮吗?
对陈仓的猛攻开始了。
诸葛亮祭出大型攻城器械,先是用云梯攻城。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电影里看到古代战争场景,士兵攻城时拿长长的梯子往城墙上一架,再顺着梯子爬上去。这种梯子其实不是云梯,毫无防御力可言,简直是拿士兵的命开玩笑。云梯实际上是一种大型攻城武器,汉代《淮南子》一书说:“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因为高耸入云,故称云梯,人可以爬上去侦察敌城动向。云梯下面有车轮,可以推着走,有掩体保护士兵安全,接近城墙后,把梯子架在墙上,梯顶端有钩子,可以钩住城堞。然而,这些云梯尚未靠近城墙,便被摧毁了。郝昭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火箭!当然,这不是现在的火箭,也不是宋代的火箭,而是着了火的箭。这里我想到一个有趣的事,在《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以前我读小说时,便想到一个问题,要是曹军射来的是火箭,那么孔明的妙计岂不是泡汤了吗?这次,郝昭真的用带火的箭对付诸葛亮的云梯,把云梯全部烧毁,还烧死不少蜀兵。
登城战不行,诸葛亮又用上冲车,从地面攻城。冲车上有根撞木,撞木前端裹着铁皮,用来冲撞城门。郝昭把城内的大石磨搬来,用粗绳索拴上,等到撞车到了城门口时,便放下石磨,砸烂撞车。
云梯与冲车战术都失灵了。诸葛亮勃然大怒,他心想,我人多势众,从四面八方架梯子登城,看你如何抵挡。郝昭只有一千人,蜀军若四面攻城,陈仓确实很难保得住。不过,诸葛亮得先解决一个问题,陈仓外围有一圈护城河,要全面围攻,必须把这圈护城河都填平。蜀兵要填河,城上的魏军当然会放箭干扰。于是诸葛亮先行打造了一个百尺高的高架,居高临下地向城内射箭,压制其火力。
好不容易护城河被填平了,蜀兵刚想攻城,却发现郝昭在城内又筑起一道城墙。就算攻下外城墙,郝昭仍可以躲入内城墙继续顽抗,而且内城的防御线大大收缩,士兵的守备密度加大了,抵抗力将更强。
考虑到夺取外墙意义不大,诸葛亮又想出一计:地道战术。挖掘地道可以直通内城,还可以破坏防御工事。地道战术在袁绍攻破公孙瓒一役中,得到充分的使用。当时公孙瓒垒了个大土丘,上面建城堡,袁绍挖掘地道后,用火将支撑地道的木头烧掉,由于地基无法承重,城堡轰然倒塌。现在,诸葛亮也想使用同样的方法,毁掉郝昭新筑的城墙,或者直接杀入城。岂料郝昭也非等闲之辈,他料到诸葛亮会采用地道战术,于是在城内挖掘壕沟,拦截蜀军的地道。蜀军的地道一挖到壕沟处,就被发现了,守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地道里的蜀军,并毁掉地道。
在这场战斗中,诸葛亮几乎使尽一切攻城手段:云梯、冲车、地道,从上、中、下三路猛攻,全部被郝昭阻挡住了。
此役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守城战之一,成就了郝昭一代名将之美誉。当然,诸葛亮不得不再度蒙羞。
陈仓攻防战持续了二十多天,郝昭的出色表现为曹魏帝国争取到反扑的时间。曹真派遣将军费耀前往增援,由于魏军主力被调往东南对付孙权的进攻,这支援军实力并不雄厚。曹叡再度派遣右将军张郃挥师入关中,临行前,皇帝问道:“将军抵达时,陈仓会不会失守呢?”张郃心里盘计,蜀军数万人马,倘若在陈仓遇阻二十几天,势必陷入缺粮的境地,他胸有成竹地答说:“等我到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撤兵了。”
果然不出张郃所料,诸葛亮得悉魏国援军昼夜驰援,而自己的军粮快吃光了,只能选择退兵。第二次北伐就这样草草而终,比第一次还要狼狈,诸葛亮亲自指挥大军,兵力是敌人的数十倍,却连弹丸之地都攻不下。我们在佩服诸葛亮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时,也不禁要产生一个疑问:他的军队真的能消灭曹魏帝国吗?
在蜀军撤退途中,魏军将领王双尾随而至,遭到反戈一击,兵败身死,这场小小的胜利,算是挽回诸葛亮的一点面子吧。
陈仓之战的失利,对诸葛亮打击很大。
北伐对他来说,几乎是寸步难进。两次战争,蜀军在斜谷道、陈仓道、祁山道三个方向全部失败。这让诸葛亮在主攻方向的选择上摇摆不定,究竟是要翻越秦岭呢,还是翻越祁山呢?翻越秦岭(斜谷道、陈仓道),可以直接打关中,问题是敌人守住险关要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打不过去;出祁山,风险小,但只是攻打敌人的偏远地带,不足以撼动其根本。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内心的纠结。
不喜欢冒险的诸葛亮又一次把目光盯在祁山。祁山附近有两个郡被魏国控制在手中,一个是武都郡,一个是阴平郡。诸葛亮决定先拔取这两颗钉子,为以后出兵祁山打下基础,同时也鼓舞一下士气。
在陈仓之战几个月后,时间已是公元229年春,诸葛亮派部将陈戒率部进攻武都、阴平。时任雍州刺史的郭淮亲自带着人马前来援救两城,诸葛亮担心陈戒有所闪失,便挺进到离两城不远的建威。郭淮见诸葛亮主力部队前来,不敢恋战,灰溜溜地逃走了。没有援军,武都、阴平两城被分割包围,最终只有陷落的命运。
这次规模不大的战争,也被认为是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其实称之为西征更合适。
前面我们说过,第一次北伐后,诸葛亮自贬三级,以“右将军”代行丞相职。第二次北伐徒劳无功,就没恢复丞相之职。直到攻克武都、阴平后,总算捞回点面子,皇帝刘禅就顺水推舟,恢复了诸葛亮丞相之职。
就在诸葛亮官复原职之时,一个大消息从江南传来:孙权正式称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