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屯兵于汉中,摆开进攻魏国的架势。远在洛阳的魏明帝曹叡很快就得到前方传来的情报,面对蜀汉即将发动的进攻,魏国将如何应对呢?
曹叡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先下手为强。你蜀军还没打过来,我先打过去,把战火烧到蜀国。
出于一贯谨慎的作风,曹叡先询问了散骑常侍孙资的意见。
孙资明确反对主动进攻汉中,理由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汉中地形凶险。孙资举了曹操的战例,当年曹操征讨张鲁,攻到阳平山时,发现那里是悬崖峭壁,无法攀登,曹军在整个战役过程中伤亡惨重。曹操攻破阳平山,完全出于侥幸,只是麾下军队误打误撞,竟然无意中闯入敌营,这才有了转折。后来曹操这样说:“汉中简直就是天狱,中间的斜谷道就是五百里的石穴。”不是地狱,而是天狱,因为由下往上攻,看到的不是地,而是天。
第二,知难而退也是一种战略。孙资分析说,以曹操的英明神武,却能容忍敌人的存在,为什么呢?蜀汉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吴有江河湖海为天堑,都不是轻易能攻克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蜀、吴内政都没有出现重大失误,君臣还是比较团结的。因此,魏国的战略应立足于长期相持,有机会打赢就打,不然宁可知难而退。
第三,讨伐蜀国将引起国家动**。如果要发动对汉中的进攻,必须把镇守南方四州(荆州、徐州、扬州、豫州)的十几万精锐部队西调。这样还不够,还得动用其他部队,如此一来,不仅会引起国家动**,军费开支也是无底洞。孙资还指出,由于蜀军占据险关要隘,如果要进攻,军队至少需要蜀军人数的三倍。
综合以上三点,孙资的结论是:以守代攻。只使用现有的部队,把守重要战略据点,凭险而守,虽不足以反击,但防御是绰绰有余。以不变应万变,把蜀、吴军队拖垮,魏国就能日益强盛,形成绝对的优势。
应该说,孙资的分析是有深谋远虑的。诸葛亮北伐,是一次消耗战,军队要穿越难行的蜀道,粮秣要千里转输,这些都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只要在边境线上与蜀军磨上几年,蜀国就要被拖垮。魏明帝对孙资的建议大为赞赏,遂采纳其议,确定了只守不攻的战略原则。
不过,要对付诸葛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争并不只是在战场上舞枪弄棒,更在于智慧上的角逐。
在发动北伐之前,诸葛亮打算先策反一个人。
谁呢?
当年被刘封逼反的孟达。
我们说过,孟达本是蜀将,受刘备养子刘封节制。由于刘封跋扈嚣张,把孟达的私人乐队占为己有,孟达一怒之下,给刘备留了一封信后,便向曹丕投降了。孟达降魏后,深受魏文帝曹丕的赏识与宠幸,与尚书令桓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交情不错,这些年也混得有模有样,坐镇魏蜀吴三国边界附近的新城,监视蜀国与吴国的一举一动。
然而世事难料。几年后,曹丕驾崩了,桓阶、夏侯尚等人也相继过世,孟达风光的日子一去不返。他开始受到新权贵的排挤,内心郁郁寡欢。孟达是个有心机的人,他隐隐感到曹魏帝国已经容不下自己了,不如早做打算,便暗地里与蜀、吴两国保持联络,希望在必要的时候,能得到蜀、吴两国的帮助。
说实话,诸葛亮不喜欢孟达这样的人,反反复复,唯利是图,一点君子风范都没有。但讨厌归讨厌,值此特殊时期,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吧。于是他写了一封密信给孟达,劝他归降。孟达不由得心里一动,他对诸葛亮有好感,因为当年凌辱他的刘封,就是在诸葛亮的坚持下被赐死的。
双方互通书信,来回几次后,孟达暗中答应诸葛亮:时机一成熟,自己便起兵响应。然而,诸葛亮却看透了孟达,他知道孟达只是在盘算着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投靠蜀国,还是投靠吴国,或者自己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呢?
为了逼迫孟达趁早起兵,诸葛亮耍了一个诡计:他故意把孟达要起事的消息泄露给魏兴太守申仪。
申仪是什么人呢?他是孟达的死对头。
申仪与孟达的矛盾由来已久。当初孟达是蜀国大将,申仪是魏国官员,申仪的哥哥申耽是魏国上庸太守,孟达率兵攻打上庸,申仪与他的哥哥放下武器,向蜀国投诚,后被封为西城太守。后来孟达投降魏国,反过来攻打蜀国,这时身为蜀国官员的申耽、申仪哥俩只好又投降了魏国。申仪两次被孟达攻打,两次投降,颜面全失,要不是他投降得快,说不定都成为孟达的刀下之鬼了。
政治斗争是尔虞我诈的,各方都有自己的盘算。见孟达迟迟不起兵,诸葛亮派了一个名为郭模的部下,假装向申仪投降,和盘托出孟达的阴谋。诸葛亮的用意很明显的:逼孟达速速起兵,宣布脱离魏政权。
与孟达势同水火的申仪获悉孟达图谋不轨的消息,心中大喜——报复的机会来了,他立刻向朝廷检举揭发,同时将此事告知驻扎在宛城的司马懿。
司马懿闻讯,倒吸一口凉气。
要是孟达叛反,魏国就麻烦了。孟达驻守的新城郡毗邻蜀、吴两国,有武当山作为屏障,本就地形险峻,要是得到蜀、吴的军事援助,就更不容易攻克。怎么办呢?军事决战,谋高者胜。镇压孟达,必须快、准、狠,在他下定决心起兵之前彻底将他解决。现在孟达阴谋败露,随时可能起兵,必须先设法把他稳住。
如何稳住孟达?
司马懿先是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绝对不相信孟达会造反,那都是蜀国人的反间计罢了。在信中,司马懿写道:“以前将军弃暗投明,脱离刘备,效力朝廷。朝廷把疆场重任委托给将军,任凭将军规划攻略蜀国的计策,真可算是推心置腹了。蜀国上下,无不对将军咬牙切齿,诸葛亮早就想消灭您,只是苦于没有办法。如今申仪不过是听了郭模的一面之词,这种大事,诸葛亮怎么可能轻易泄露,郭模哪能那么容易得知内情呢?”
正当孟达焦头烂额,想要仓促起兵之际,司马懿的信不期而至。孟达阅信后不禁松了一口气,从司马懿的语气中可看出他对申仪的检举不以为然,这就意味司马懿的部队不会很快兵临城下。
现在孟达放心了,又打起了太极,似乎为自己能在诸多势力之间游走而沾沾自喜。他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说:“司马懿在宛城,距离洛阳八百里,距离我这儿一千两百里。他听说申仪告发我要起事,定会先上奏朝廷。从宛城与洛阳一来一回,起码得拖上一个月。到时我的城池已经防守坚固,各军也做好准备。我这儿地形险峻,司马懿肯定不会亲自前来,要是派别的将领来,我根本就不担心。”
从信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孟达是比较忌惮司马懿的,明白此人老奸巨猾,足智多谋。但他还是过于乐观了,他对形势做出了两个致命的误判:其一,他相信司马懿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发动进攻;其二,他认为司马懿不会亲自前来。
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孟达为自己的判断自鸣得意时,司马懿的精锐部队正昼夜潜行,直向新城杀奔而来。司马懿果然手段老到,他做了两手准备:在写信稳住孟达的同时,当机立断出动大军,一点也不拖泥带水。有些将领提醒司马懿说,孟达与蜀国、吴国都有往来,应该先侦察其动向,再考虑动用武力。司马懿斩钉截铁地说:“孟达是个没有信义的人,现在正是他迟疑不决的时候,我们应该趁他还没下决心,先下手为强,迅速解决他。”
司马懿对人性有很深的认识,他知道,像孟达这种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谈不上对谁忠诚。
司马懿进军之神速,远远超乎孟达的想象。
八天。
仅仅八天的时间,司马懿就兵临城下了。
孟达乱了阵脚,他赶紧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信中写道:“我起事才八天,司马懿就兵临城下,怎么如此神速啊!”言下之意,希望蜀国方面能给予必要的援助。然而,司马懿的快刀名不虚传,他没有拖拖拉拉,而是马上组织大军攻城。
当时孟达的城池三面临水,他还在城外修有木栅防御工事。不过,看似险要的地形根本没法阻挡司马懿的进攻。司马懿先声夺人,渡水后迅速攻破木栅,直捣城下。他知道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若蜀、吴派出援兵前来,势必陷入持久战。在他的严令之下,魏军分为八路,昼夜进攻。
面对魏军的猛攻,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为了自保,打开城门向魏军投降。司马懿的部队冲入城内,擒杀孟达,把他的脑袋砍下送往京师。孟达麾下一万多名官兵被俘,全部被押往宛城。
孟达自诩坚不可摧的城池,只坚持了区区十六天就陷落了。他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落得一场空。
孟达兵败被杀,对诸葛亮来说可谓是当头一击,诸葛亮失去了一支可以倚借的力量。在此役中,司马懿充分展现了自己过人的智谋与决断力,用兵虚虚实实,神秘莫测。此时的司马懿不仅是曹丕指定的三名辅政大臣之一,还是魏国握有实权的骠骑大将军。此公究竟有什么来头,他是如何在人才济济的魏国脱颖而出,又如何崛起为军政巨头的呢?
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其家族在河内郡颇有名望,连续几代当过太守以上的官职,其父司马防曾担任京兆尹。司马懿出生五年后,震动天下的黄巾起义爆发,从此社会进入一个动**不安的年代,他就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司马懿从小便表现出超凡的智慧,据史书载:“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他深受当时儒家名节思潮的影响,“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
因为名节观念,长大后的司马懿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颇为不满。公元201年,年轻的司马懿已有了些名望,曹操打算召他入司空府任职。岂料司马懿竟然不愿意去,还想了办法拒绝:他谎称自己得了风痹症,就是中风了,起不来了。才二十岁出头就中风,曹操哪里肯信,派人半夜时悄悄前去刺探。司马懿似乎早就料到曹操会来这么一手,他躺着一动不动,真像中风的样子。
从一开始便跟曹操斗智谋,司马懿的胆子也忒大了吧。时间长了,曹操当然晓得司马懿使诈,偏偏他是个爱才如命之人,你不来,我偏偏要请你来。公元208年,曹操已经当了帝国丞相,又一次召司马懿。他对派去的使者说:“司马懿要是再耍花招,就把他给抓了。”这下司马懿没办法了,只得出来帮曹操做事。
作为一个“愤青”,司马懿为何能得到曹操、曹丕父子俩的器重,一步步登上高位呢?
首先,司马懿智慧超群,每每有奇谋妙策。
公元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夺取汉中,司马懿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刚刚以狡诈手段夺取益州,百姓尚未亲附,这是消灭刘备的大好时机。他劝曹操急速南下,称如此必可一举摧毁敌人,但曹操竟没有听,错失了平定蜀地的良机。后来司马懿追随曹操征讨孙权,多有良策,深得赏识。司马懿非但军事在行,也很有政治眼光,他曾经告诫曹操粮食的重要性,提出“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采纳其议,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当时南方的关羽对曹魏乃是一大威胁,可是曹操派去担任荆州刺史的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是粗暴骄奢之徒,司马懿提醒说,这两个人不适合守卫边疆,曹操对这个建议未加理会。后来关羽发动北伐,大破于禁七军,胡修、傅方两人举旗投降。关羽的辉煌战绩令曹操大为担忧,甚至想把东汉首都由许昌迁往河北。这时,司马懿再献奇策,他目光如炬,看穿了刘备、关羽与孙权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大胆地做出联合孙权,说服孙权出兵直捣关羽老巢、断其归路的作战计划。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如司马懿所料想的那样,不可一世的名将关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而被围困的樊城也不战而解。至此,司马懿“知兵”的美名便无人不知了。
其次,司马懿与曹丕的关系非同一般。
自从司马懿入曹操幕府,曹操就交给他一个任务:与曹丕相往来。曹家有重视文化的传统,司马懿博览群书,曹操有意让他与儿子多交往,这对后来司马懿的崛起是很重要的。曹丕能够击败曹植成为魏国太子,想必司马懿鞍前马后出力甚多,史书说:“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他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其实就是太子党的四大金刚。
曹丕登基后,司马懿便时来运转了。
魏黄初元年,司马懿被任命为尚书,封安国乡侯;二年,升迁为侍中、尚书右仆射;三年,封为向乡侯;六年,任抚军大将军,假节,录尚书事,进入权力核心层。头衔太多,司马懿也觉得不好意思,便上书辞谢。皇帝批示说:这不是要给你荣耀,而是让你替我分忧。
我们可以从一件事上看出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曹丕亲率大军南征吴国时,司马懿留守大后方,“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我们且来看看曹丕的一份诏书:“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从这份诏书中,我们读到一些信息:按理说,应该是将军出征,皇帝留守才对;怎么变成皇帝出征,将军留守呢?司马懿肯定是向皇帝提出过要到前线去,所以皇帝才会说“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就是说,攻城野战固然也是立功,但像萧何那样坐镇后方,保证后勤补给不中断,功劳更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魏文帝曹丕更倚重司马懿的政治才能,而不是军事才能。
在另一份诏书中,我们更可以看出司马懿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东事。”就是说,曹丕若东征,西边的事就交由司马懿负责;若西征,东边的事还是交给司马懿负责。我在东你就在西,我在西你就在东,咱俩轮着管事,分工合作。
有了这层亲密关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曹丕去世前,会把司马懿指定为辅政大臣之一了。在三名辅政大臣中,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与镇军大将军陈群都是原“太子党”四大金刚,这股势力的崛起,将深远地改变曹魏帝国的权力格局。
在曹操时代,司马懿不过是个谋士;在曹丕时代,他已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到了曹叡时代,司马懿成了手握兵权、独当一面的辅政大臣。
孙权想趁机袭击魏国,不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东吴左将军诸葛瑾的进攻在襄阳被司马懿遏制了,吴将张霸被斩杀。这是司马懿辅政以来的第一场战事,他旗开得胜,在战后改任骠骑大将军。诸葛亮屯兵汉中的消息传来,明帝曹叡任命司马懿都督荆豫州诸军事,驻扎在宛城,监视吴、蜀两国的新动向。
这一年(魏明帝太和元年),司马懿四十八岁,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他已是越来越成熟,他心思缜密,行事果敢。在行军作战上,他奉行《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也”的原则,不按常理出牌,神鬼莫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杀孟达,为魏帝国消除了一大隐患,堪称其军事生涯上的代表作。在日后的战争中,他将成为蜀军北定中原的拦路虎,同时也成为诸葛亮的头号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