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的八种非正常死亡方式(1 / 1)

杜甫死于贫穷

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其家族是北方的大士族。早在汉武帝时代,他们杜家就出了个名叫杜周的名人,祖父杜审言也很有名。杜甫的个人命运却很悲惨。仕途失意加上贫困潦倒,成了这个大诗人的人生常态。短暂的芝麻官生涯结束后,杜甫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流浪生涯,常常食不果腹。他的死,就与饥饿有关。

《新唐书》是这样记载杜甫之死的:“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说的是杜甫从四川走水路到湖南郴州投奔亲戚,来到耒阳遇到大水,被困在船上的他十来天没吃东西了。当地县令知道后,先是把他从江上救出,然后给他送了不少烤牛肉和白酒。饿得头昏眼花的杜甫一顿猛吃猛喝,大醉一场后再也没有醒来,享年五十九岁,史称“饫死耒阳”。“饫死”者,撑死之意也。郭沫若说杜甫不是撑死的,而是食物中毒而死,理由是县令送给杜甫的烤牛肉没吃完,当时天气炎热,没多久就变质了,杜甫舍不得扔,就把它吃了,结果中毒而死。无论怎么死的,总之与贫穷有关。如果他的经济状况稍好一点,就不会在这种长途旅行中不准备充足的食物。

李白死于酗酒

李白是个聪明人,却在晚年做了糊涂事,站错了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应出师东巡的永王李璘之邀,成为他的幕僚,力劝永王勤王灭贼。后来李璘造反被处斩,李白受牵连被捕入狱。一个叫宋若思的人救他出狱后,也让他当幕僚,还向朝廷推荐李白,结果李白不但未获任用,反而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

熬到公元759年,因关中大旱,朝廷宣布大赦,李白获得自由。他在江夏、宣城等地混了两年后生活窘迫,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公元762年,62岁的李白溘然长逝。由于李白爱喝酒爱到了经常酗酒的地步,人们自然把他的死与酒联系起来。于是民间传说,有一次他在当涂的江上喝酒,喝醉了跳到江里去捞月亮,结果淹死了。这种说法很浪漫,也很符合他这个诗人的性格,却不足为信。于是就有了比较严肃的说法:当李光弼因平叛而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高龄请缨杀敌,李光弼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不料李白却在途中生病,被迫返回,第二年就在他叔叔李阳冰家病死了。

这种说法的产生源于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证”,却无权威的史料支撑,多半也是“道听途说”。《旧唐书》倒是明明白白地记载了李白之死: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李贺死于抑郁症

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却因长期抑郁感伤而英年早逝,享年27岁。

李贺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可惜他们家早就家道中落,破落贵族的“高贵血统”却让他十分自豪。李贺的父亲虽然当过陕县县令,但不久就去世了,那一年李贺刚出生不久,可能父子俩连面都没见。

除了李贺,其母还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共一女二子。本来家里就很穷,作为老大的女儿出嫁后,等于失去了一个重要劳动力,家境更加贫寒。为了吃口饱饭,李贺兄弟二人不得不外出谋生,“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凄凉之状让人泪下。

李贺是个神童,七岁那年作的诗,就能让韩愈和皇甫湜两位大诗人大吃一惊,十八岁左右便已诗名远播。然而,当他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时,有人却嫉妒他的才华,说什么他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他应该避父讳,不能参加科考。尽管有韩愈为其辩解,仍无济于事。

科举之路的断绝是对李贺的致命打击,加之“迁调无望,功名无成”,于是“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再加妻又病卒,他身陷负面情绪而无法自拔,长期忧愤使他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忧郁病笃”,不治而亡。

卢照邻安乐死

卢照邻出身望族,曾在王府做过文书工作,还当过四川新都(成都附近)的县尉,在文学上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是“初唐四杰”之一。

任期届满后,卢照邻辞官离开四川来到洛阳,不久就因写“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两句诗,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儿梁王武三思而下大狱,出狱后染上了风疾(可能是半身不遂或麻风病),他来到长安太白山居住,服丹药中毒后手脚都残了。后来他辗转来到位于河南中部的具茨山下,买了数十亩土地养老,请人在那里为自己挖了一个坟墓,躺在里面等死。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的病痛折磨,使他感到了无生趣,与其生不如死地活着,不如一了百了。可是他却没有死在为自己挖好的坟墓里,而是投颍水而死,结束了生不如死的一生。

投水自尽之前,卢照邻从容地和亲友告别,还留下了一篇叫《释疾文》的“遗书”。如果这算安乐死的话,他应该是有史可查最早实行安乐死的中国人。

王昌龄死于妒忌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七绝写得尤其好,人称“七绝圣手”。王昌龄自幼家境贫寒,一生经历坎坷。进士及第后任校书郎(整理图书典籍的官)7年,此后又任河南汜水县县尉,多次被贬。“安史之乱”爆发后,回老家避祸的王昌龄路过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一个刺史为什么要杀害一个诗人?他们之间有什么过节?这个谜,直到几百年后的元代才揭开。在元人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传》里,关于王昌龄的章节里有这样一句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原来,闾丘晓之所以要杀害王昌龄,是因为妒忌他的才华和名气(也有人认为王昌龄触犯了闾丘晓的禁忌)!

王昌龄被杀害不久,时任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就为他报了仇。据《新唐书·王昌龄传》记载,奉命平定“安史之乱”的张镐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商丘,后者却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土老帽”张镐,更怕打了败仗把他害了,便故意按兵不动,导致宋州沦陷。张镐要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闾丘晓求饶说家里有老母要养,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张镐勃然大怒:“王昌龄的母亲,又由谁来养呢?”

闾丘晓哑口无言,被张镐处死。

王勃被吓死

神童王勃也是“唐初四杰”之一,他的《滕王阁序》成为千古名篇。脍炙人口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得实在不像话!王勃却因才致祸。

公元666年,未满二十岁的王勃做了沛王李贤王府里的侍读。有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觉得好玩,也有卖弄卖弄诗才的意思,便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把英王的鸡当敌人来讨伐,把沛王的鸡当英雄歌颂。不料,这篇游戏之作触怒了唐高宗李治:“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

王勃没想到,皇帝会认为他的文字游戏让诸王之间产生矛盾,言下之意是王勃这是在挑拨离间,更没想到皇帝当即下诏废了他的官职,把他逐出王府。

少年得志的王勃经此打击,心情是很不爽的。然后他就“愤愤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在蜀中漫游时间长达三年,其间朝中曾召他回去做官,他说我有病,不去。可是后来,他却设法做了虢州(今河南灵宝)参军,原因是他听友人陆季友说那里盛产药草——他一直对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若不出仕,也不会犯下人命案: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死罪,王勃不知怎么想的,居然把他藏在自己府中,又担心被人知道而把曹达杀了。事情败露后,王勃被判死刑入狱。算他运气好,巧遇大赦,死刑得免。其父王福畤却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朝廷虽然于第二年恢复了王勃的官职,但他已对官场产生厌恶,拒不就任。

公元676年春天,王勃远赴交趾(在今越南)看望父亲,途经南昌时写下传世名作《滕王阁序》,然后继续南下,到交趾看望父亲后于归途中不幸掉到南海里,虽然被捞了起来,但由于惊吓过度,不幸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七岁(《旧唐书》作“二十八岁”)。

骆宾王下落不明

骆宾王也是个神童,七岁便写出了流传至今的名作《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有才也有胆,武则天当政的时候,他居然上书讽刺,武则天却没杀他,只是请他去吃牢饭,第二年他就“遇赦得释”。

后来武则天把唐中宗废了,自立为帝,英国公徐敬业于扬州起兵造反,时为徐府艺文令的骆宾王为他起草了著名的《代李敬业(即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后人改题作《讨武曌檄》。武则天被这篇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的雄文深深折服,当她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两句,问是谁写的,有人告诉她是一个叫骆宾王的人写的,武则天叹了口气:“宰相因何失如此之人?”后来,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

关于骆宾王的死,至少有三种说法:《资治通鉴》说他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说他“亡命不知所之”。唐人孟棨则在《本事诗》里说徐敬业失败后和骆宾王都逃走了,出家当了和尚,都是高龄而卒。甚至还有人说骆宾王跳水逃生后亡命于今江苏启东一带,追捕的将领没抓到,又怕朝廷怪罪,就杀了与他相貌相似的两个人交差。这说法明显是胡说了:为什么要杀两个人交差?难道世上有两个骆宾王?

孟浩然死于吃海鲜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仕途困顿,经历了痛苦失望后就修道去了。李白和王昌龄都是孟浩然的好朋友。他们是在游洞庭襄汉时结识的,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公元726年,孟浩然也“烟花三月下扬州”,途经武昌时又与李白相遇,两人在黄鹤楼停留游玩,分别时李白还为他作诗送行。

公元738年,孟浩然到荆州一带游览,到了夏天的时候,他的背上长了一个疮,到襄阳时走不了了,就在那里养病。消息传出,很多朋友都到襄阳去看他。两年后的公元740年,被贬官的王昌龄路过襄阳,想起孟浩然这个好朋友,便去看他。两人相见,高兴得像见了亲人。

那时孟浩然背上的疮快治好了,这使他放松了警惕,和好朋友“纵情宴饮”,而且还吃了海鲜,导致毒疮复发,溘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