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天天逛青楼,上司竟派三十个士兵暗中保护!(1 / 1)

01

杜牧,陕西西安人,晚唐成就颇高的诗人,人们叫他“小杜”,“大杜”是杜甫,后人还把他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小时候就能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杜牧,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接着又“复捷制科”——通过了制策科目考试。天生聪慧,年少及第,中的还是有些人一辈子也望尘莫及的进士,杜牧便很得意,便“人生得意须尽欢”,加上天生不受拘束的个性,任意妄为便成了他的“主旋律”。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一得意就酗酒,杜牧一得意,便一头钻进温柔乡不出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根本就不用下扬州,当时他就在歌舞升平的扬州,是宰相牛僧孺镇守扬州时聘请的书记员。当时的扬州也是个旅游胜地,娱乐业极其发达。

这种环境,仿佛是上天特意为杜牧准备的。他下了班家都不回,直奔青楼而去。出没其间,如鱼得水,夜夜不缺席,比上班还尽心尽力。

他那个好上司,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担心他出意外,竟然密令三十个士兵暗中保护他,他们换上便装,悄悄跟着他,杜牧竟然始终没有发觉。而他夜夜出没于烟花柳巷,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便放开手脚尽情快活,哪知道屁股后面,一直跟着一群人。

几年后,杜牧被调为御史,牛僧孺为他饯行,“鼓起勇气”劝他在男女之事上节制一点儿,别年纪轻轻就把身体搞垮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享受人生的本钱,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么早就搞垮了,划不来。

杜牧却胸口一拍:领导请放心,在下虽然爱玩,但还能自控,您不必为我担心。

牛僧孺笑了笑,示意侍从把竹书匣拿出来。牛僧孺叫他猜里面是什么,杜牧说猜不着。

牛僧孺在他面前打开,让他自己看,杜牧边看边脸红。原来匣子里面装的,全是那些“保镖”的密报,至少有一千份。每一份都是对杜牧行踪的详细记录,也是他夜生活的路线图,上面写着杜牧某晚在某家过夜,没出事,某晚在某家宴饮,也没出事。

杜牧羞得无地自容,后来竟然流泪了,向牛僧孺磕头谢罪。从此以后,杜牧对牛僧孺的感激之情伴随终生。后来牛僧孺去世,他的墓志铭就是杜牧写的。他使出浑身解数,“极力表彰其美德”,为的是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02

当了御史后,杜牧来到洛阳上班。当时有个李司徒,仅家中的歌姬舞女就不少于一个戏班子。这些女子长得既年轻又漂亮,洛阳名士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去拜访。李司徒大摆筵席,宴请朝中官员和高门望族,接到请柬的个个欢呼雀跃,感觉很有面子,无不欣然赴宴。

这样的场合,怎么能缺了杜牧?可因为他是御史,李司徒不敢请他。杜牧的脸皮却不是一般的厚,让人给李司徒传话:你别不请我啊,还是请请我吧,只要你愿意请,我就愿意来。

李司徒不好拒绝,急忙派人送去请柬。而那时的杜牧,正在一个人喝闷酒。接到请柬,把酒杯一扔,立即赶到李府。李司徒府邸,一场大型歌舞宴会已经开始,表演节目的是一百多个歌伎,个个色艺双绝。杜牧呆呆地看了半晌,眼瘾过足了,忽然想起了什么,问李司徒,听说你这里有个叫紫云的,能不能指给在下看看?李司徒便指给他看。杜牧便把目光转移到那个叫紫云的歌伎身上,凝视良久,喉结不停地滚动,大概在咽口水。然后说:果然名不虚传,谢谢你的馈赠。

杜大人太客气了,只不过让你饱了饱眼福而已。李司徒笑了,歌伎们听到他的话,也都转过身来笑了。杜牧来了劲,连饮三大杯,开始卖弄,站起身来大声吟道: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坐,

两行红粉一时回。

可惜,李司徒没明白他的暗示,也可能是舍不得,不然就把紫云送给他了。

他只好怀着遗憾,离开了李府。

03

实际上,杜牧的心思一直在女人身上,过去是,现在是,之后仍然是。这里所说的之后,是他后来出任沈傅师江西宣州府幕僚之后。

与之前一样,除了宴饮游乐,杜牧也在一直在寻找,寻找让他倾心的人。后来听说湖州好,不但风景好,更是有出色的美女,他做梦都想去玩玩。湖州刺史是他的好朋友,对他十分了解,便向他发出邀请:来吧老兄,来湖州吧,你一定不会白跑一趟。

到湖州后,杜牧跟着刺史朋友到处参加私人宴请,主人把有姿色的女子都请出来了,他却说美是美,但还没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刺史朋友没办法了,杜牧自己出了个主意,叫刺史朋友搞一场大型水嬉(即水上游戏,内容包括歌舞、竞渡、杂技表演等),让全州的人都来看,也许有新的发现。刺史朋友“如其言”,到了那一天,果然来了很多人,两岸观者如潮,可是都快夕阳西下了,杜牧还是没有收获。

亮点出现在即将结束的时候。船都靠岸了,只见人群中出现一个乡下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大约十多岁,杜牧狂喜,这才是倾国之色啊!

他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叫人把母女俩接到船上,开口就表示他要娶那个小女孩。这与强抢民女何异?何况人家这么小!那位母亲害怕了。杜牧说:也不是马上就娶,先把亲定了,以后再来接人。小女孩的母亲见他衣冠楚楚的,看起来不像坏人,倒像个大官,女儿能嫁给一个大官,也还不错,便说:“他年失信,复当何如?”杜牧信心满满地说:“给我十年时间,十年之内,我定会成为此郡太守。那时候如若不来,随便你把女儿嫁给谁都行。”妇人答应后,杜牧重金定下这门亲事。可惜,那以后朝廷让他当过黄州刺史,当过池州刺史,当过睦州刺史,就是不安排他当湖州刺史。直到好朋友周墀当了宰相,他才给周墀写信,请求调任湖州刺史,一连写了三次,最终才心想事成。而那时,距当初定亲之日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之前那个小女孩,早已嫁作他人妇,孩子都生了三个了。

杜牧很失望,也很气愤,问妇人为何失约,妇人说:“说好的十年期限,你十四年才来,我女儿三年前才嫁人,还多等了你一年。你要是永远不来,或者死了,我们总不能一辈子等下去吧?”杜牧拿过契约一看,的确是十年期限,人家没有失约,失约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