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谎言:英雄后人为何叛国?(1 / 1)

功过汉武帝 王觉仁 2135 字 15天前

这场突围行动,李陵失败了。但他麾下却有四百余人逃出生天,回到了汉朝边塞遮虏障。

在这四百多个生还者中,很可能有人近距离目睹了李陵被围并最终投降的经过,所以稍后的司马迁才能凭借目击者证言,在《史记》中准确记录李陵投降之前说的那句话:“无面目报陛下!”继而给出了明确的结论:李陵“遂降匈奴”。

作为李陵的同僚并且是同情者,假如没有确凿证据,司马迁绝不会做此结论。

既然李陵投降匈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那么武帝刘彻对此的反应,就是可想而知的。

当李陵兵团全军覆没的急报传回长安时,武帝最初是希望李陵战死殉国的;然而当进一步的消息表明李陵是投降而非战死——武帝顿时怒不可遏。

他无处撒气,就迁怒于之前送地图回来的李陵部下陈步乐,将其叫到面前一顿痛斥。陈步乐自知难逃一死,遂在极度恐惧下自杀了。

很快,李陵投降事件就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满朝文武几乎众口一词痛骂李陵,没人愿意去体谅他是在怎样的绝境中才走这一步的,更没人会去提起他血战千里的英勇顽强和艰苦卓绝。

世人都喜欢发泄道德义愤,因为这是一件零成本却高收益的事情——不过就是张嘴喷一喷,既能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又能迎合上意,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大汉朝廷的衮衮诸公中,只有一人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

他就是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

太史令除了掌管天文、历法,还有一项主要职责就是记录本朝历史。虽然官秩不高,只有六百石;但手握史笔,可以臧否人物、褒贬春秋。所以,历代统治者通常都很“关心”史官的工作。武帝刘彻作为一代雄主,当然更不会例外。

李陵事件发生后,武帝刘彻特意召见了司马迁,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

司马迁没有去揣摩、迎合上意,而是本着良知说了这么一番话:“李陵这个人,一向孝亲,待人诚信,经常能够奋不顾身拯救国家急难。看他平时的操守,可谓有国士之风。如今不幸在一次战役中失败,那些躲在后方享受安乐的臣子就大肆污蔑他,真令人痛心!李陵只有五千步兵,深入险境,对抗匈奴十万大军,令敌人死伤惨重;而后被敌人围困,转战千里,直到箭矢耗尽,道路断绝,仍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进行殊死搏斗。能得到部下这样尽忠效死,即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以臣看来,李陵虽然战败,身陷匈奴,但也给了匈奴重创,此举足以激励天下。他之所以没有一死了之,只是想等待机会回到汉朝,再度报效国家。”

这番话说得还是比较公允的,只可惜孤掌难鸣,与当时朝廷的主流舆论完全相左,更违背了武帝刘彻对这件事的定性。

官场上讲究的,从来不是道理上正确,而是政治上正确。司马迁据理力争,就等于公然跟武帝刘彻和满朝文武唱反调,这当然是不被容忍的。

于是,一场无妄之灾就这样降临到了司马迁身上。

武帝很生气,认为司马迁是在替李陵游说,这番话纯属诬罔之词;旋即把他打入大牢,并对他施加了惨无人道的宫刑(就是像宦官一样阉割去势)。

这样的酷刑给司马迁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创伤,也让他感到了极度的悲愤。不过,如此不幸的遭遇并没有让司马迁变得消沉,反而激发了他与命运抗争的斗志,并促使他最终完成了《史记》这样一部皇皇五十多万言的史学巨著。

在司马迁后来所写的千古名篇《报任安书》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就是他面对逆境时的内心写照: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周文王受到拘禁而推演了《周易》;孔子遭遇困厄而写下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有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却有了《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

逆境是淘汰弱者的试炼场,苦难是锻造强者的熔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伟大的人、没有哪一种伟大的成就,不是被这两者催生和造就的。就像尼采说的那样:“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武帝刘彻对司马迁所做的,是他从中年以后对很多大臣都做过的。事实一再证明,越到晚年,他就越发喜怒无常、赏罚无度,越来越多疑和暴虐。

李陵事件过去一段时间后,武帝慢慢冷静了下来,才开始有所悔悟。他终于意识到,李陵是在没有救援、深陷绝境的情况下才被迫投降的。于是,武帝便公开表示说:“当初李陵出塞后,应该命路博德去接应才对。我却提前下诏给路博德,才让这个老将生出了奸诈之心。”也就是说,刘彻总算搞明白了,是因为路博德不想给李陵打辅助,才有了后来李陵孤军深入的事——而不是他当初猜忌的那样。

皇帝自己能悔悟,当然是好事。只不过,真正的悔悟,是要吸取教训,不再任意猜忌,以免重蹈覆辙。就此而言,武帝其实并没有做到。

接下来我们就将看到,正是由于武帝在李陵的事情上再度误判并滥杀无辜,才最终导致李陵从被迫投降变成了主动叛国。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春,也就是李陵败降的两年后,武帝刘彻决定大举征讨匈奴——一是为了洗刷李陵兵团全军覆没和李陵败降的耻辱,二是设法接应李陵回国。

这又是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动员。

武帝再度向天下郡国征发“七科”之人,并大力招募自愿从军的勇士。很快,兵力集结完毕,武帝命李广利挂帅,大军兵分三路:第一路,由李广利率骑兵六万、步兵七万,从朔方出塞,同时命路博德率一万余人与李广利会合。第二路,由韩说率步兵三万,从五原出塞。第三路,由公孙敖率骑兵一万、步兵三万,从雁门出塞。

三路大军,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余万。

公孙敖这一路,除了协同作战外,主要任务就是找机会接应李陵。

匈奴得到汉军大举北征的情报,立刻将其百姓和辎重转移到了余吾水(今蒙古国土拉河)以北。随后,且鞮侯单于亲率十万大军,在余吾水南岸列阵,迎战李广利主力。

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大兵团的对决。这是自元狩四年漠北决战以来,汉、匈之间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主力会战。当初卫青、霍去病率领帝国将士横扫漠北、痛击匈奴的情景犹在目前,可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此时的大汉军队,不论是从士兵的战斗力,还是从主帅的综合素质来看,早就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了。而匈奴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新生的一代人已完全成长起来,其战斗力比起父辈并不逊色。此消彼长之下,汉军自然不可能再现当年的卫、霍雄风。

两军在余吾水南岸一连鏖战了十余日。汉军虽然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但整体的兵员素质和李广利的指挥才能都不尽如人意,所以丝毫占不到上风。

作为长途奔袭、客场作战的汉军,最好的结果就是速战速决。而当战况陷入胶着状态,其后勤补给线过长的劣势就一下暴露出来了。

李广利意识到再打下去很可能要吃败仗,遂鸣金收兵,主动撤离了战场。

与此同时,另外两路也均未取得任何战果:韩说兵团出塞后没有遇到敌人,白跑了一趟;公孙敖与匈奴的左贤王部接战,失利,也只好撤退。

三路大军都出师不利,李广利和韩说算是劳而无功,公孙敖却要承担双重责任——不仅仗打输了,接应李陵的任务也完全泡汤了。

公孙敖担心无法交代,回朝后就扯了一个弥天大谎,对武帝说:“臣从俘虏口中得知,李陵在帮匈奴单于训练士兵,专门为了对付汉军。所以臣才没能完成任务。”

就是这个谎言,彻底把李陵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武帝刘彻闻言,勃然大怒。然后,他就在没有丝毫证据且未经任何调查的情况下,仅凭公孙敖空口白牙一句话,就把李陵满门抄斩了。

李陵帮匈奴人练兵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帝国的四面八方——当然也传到了李陵的老家陇西。当地李氏宗族的士大夫听说后,无不义愤,都以跟李陵同姓同宗为耻。

就这样,李陵从光环加身的英雄李广的后人,变成了大汉王朝十恶不赦的罪人。如果说之前李陵因身陷绝境而被迫降敌,还会得到不少人的谅解和同情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卖主求荣的叛国者,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人会原谅他。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公孙敖的一句谎言造成的。

直到数年后,汉朝和匈奴重新恢复了外交关系,有使者到访匈奴,李陵忍不住悲愤地质问对方:“我为了汉朝,率五千步卒横行匈奴,因没有援兵而战败。试问我到底哪里辜负了汉朝,为何要杀光我的家人?”

汉使答道:“是因为天子听说,你在帮匈奴人训练士兵。”

李陵愤然道:“帮匈奴人训练士兵的是李绪,不是我李陵!”

李绪原是汉朝边境的一名都尉。在一次战役中,要塞被匈奴攻破,李绪降敌,后来受到且鞮侯单于重用,帮匈奴人练兵。公孙敖故意张冠李戴,结果就铸成了李陵的千古奇冤。

尽管这一“误会”后来得到了澄清,武帝刘彻和汉朝臣民也都知道李陵是被冤枉的,可悲剧已然铸成,李陵被冤杀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及所有家人,都无法再活过来了;而李陵即使原本还有逃回汉朝的打算,如今也已不再可能。

此刻的李陵,已然心如死灰。

无处申冤的李陵只能把仇恨倾泻到“罪魁祸首”李绪身上,随后便寻找机会刺杀了李绪。这个李绪投降匈奴后,颇得单于母亲大阏氏的欢心;所以,李绪一死,大阏氏立马就要找李陵算账。所幸,且鞮侯十分赏识李陵,知道他可以为匈奴所用,便暗中把他送到了北方藏匿。数年后,大阏氏病故,李陵才得以回到匈奴王庭。

且鞮侯为了让李陵死心塌地帮匈奴做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然后又封李陵为右校王,让他与丁灵王卫律平起平坐,共同参与匈奴的军国大政,成为单于的左膀右臂。卫律主内,常在单于左右,相当于首席谋臣;李陵主外,相当于大将,主要就是对付汉军。每逢且鞮侯有大事要商议,李陵就会赶回王庭,参与决策。

身为抗匈名将李广后人的李陵,原本满腔热血、矢志报国的大汉勇将李陵,就这样一步一步被逼成了单于的女婿、匈奴的重臣,被逼成了汉朝的对手和死敌!

命运的荒诞,历史的吊诡,有时候就是如此令人唏嘘感慨、啼笑皆非。

这一切,表面上看,是源于公孙敖一句致命的谎言;但往深了想,如果不是因为武帝刘彻的多疑、轻信,以及动辄将人灭门的暴戾,李陵又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李陵在匈奴病故。

屈指一算,他在匈奴生活了二十五年,整整半辈子。假如人死后有知,当武帝刘彻,还有李广、李陵在九泉之下相见,不知他们彼此会如何面对?也不知他们是否会聊起这桩令人无奈而痛心的前尘往事,彼此又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