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有道:疯狂运转的财政机器(1 / 1)

功过汉武帝 王觉仁 2196 字 15天前

汉帝国连年对外用兵,虽然从国防和军事的意义上讲,乃势在必行之举;但从财政和民生的角度看,随着军费开支的剧增,国库明显不堪重负,而百姓所承受的兵役、赋税和徭役的压力,无疑也越来越大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秋,广大的中原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一时间饿殍遍野,无数百姓陷入饥荒。

武帝刘彻闻报,立刻派遣使臣分道前往各个郡国,严令所有政府储备粮仓全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一粒粮食都不许剩下。

然而,所有粮食全放出去后,依然还有大量饥肠辘辘的灾民得不到救援。武帝无奈,只好又想了一招,倡议富豪和官吏出钱借贷给灾民,然后将名字上报,由朝廷予以表彰、嘉奖。

可是,让富豪和官吏把口袋里的钱掏出去,换取徒有虚名的所谓“朝廷表彰”,这笔生意着实不太划算。所以,倡议发出后,虽然也有响应者,但相对于数量庞大的灾民,仍然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最后,武帝刘彻没辙了,只好大手一挥,下令将所有尚待赈济的灾民全部迁移:一部分迁入关中,一部分迁到朔方与河套地区。

灾民总人口有多少呢?

七十余万。

移民的费用由谁承担?

当然只能是国家财政。

此次大规模迁移灾民,朝廷不仅承担了灾民的衣食、迁移和安置费用,还要在此后数年帮助移民配套解决居住、生活、劳作等一系列问题。

而所有这些费用和开支,算下来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致使原已不堪重负的国家财政雪上加霜。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就是:“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史记·平准书》)

国库空虚,财用匮乏,迫使武帝刘彻不得不通过一系列激进的财政改革,来提高朝廷对民间社会的榨取能力,从而为他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的所有“大有为之政”保驾护航。换言之,只有让国家的财政机器疯狂地运转起来,最大限度地开辟财源,才能让武帝刘彻摆脱“志大财疏”的窘境。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一开年,朝廷的财政部门就向武帝提出了一项重大的货币改革建议。他们说:“县官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不佐国家之急。请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并兼之徒。”(《资治通鉴·汉纪十一》)

大意为:政府经费匮乏,而社会上的富商大贾通过冶炼铜铁矿、私铸货币和生产食盐,身家累计达黄金万斤,却从不帮助解决国家的困难;所以建议制造新的货币,以供政府开支;同时打击那些贪得无厌、投机倒把的奸商。

有关部门这个“更钱造币”的建议,用现代经济学术语表达,就叫“量化宽松”;要是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印钞票”。

古代的货币,通常都以金属铸造:最上等是黄金,次一等是白银,第三等是铜。在当时,社会上的一般通用货币即为铜钱。自汉文帝到武帝元狩年间,六十多年来,社会上流通的铜钱一直是“四铢钱”,又称“汉半两”。汉朝初年允许民间私铸货币,但普通老百姓肯定享受不到这种政策红利,受益最大的群体其实是权贵和富豪。因为他们拥有铜山,而且具备开采、冶炼的资本和技术,也能雇用大量劳动力,所以民间的私铸货币基本出自他们之手。上文有关部门抨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这个群体。

民间拥有铸币权,对国家的经济秩序固然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这些私营造币企业能够按照规范生产,倒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破坏。可问题在于,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权贵和资本家尤甚。他们并不满足于私铸货币的利润,还挖空心思在铜钱的分量上做文章,把钱越铸越薄——于是导致货币泛滥,其恶果便是“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史记·平准书》),即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利用这次货币改革的机会,朝廷势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武帝刘彻很快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并销毁所有“四铢钱”,代之以政府统一铸造发行的“三铢钱”;同时,朝廷收回铸币权,严禁民间私铸任何种类的货币,违者一律处以死刑。

不久,有关部门发现“三铢钱”太轻,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盗铸;于是建议改铸“五铢钱”。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刘彻下令罢废“三铢钱”,正式发行“五铢钱”。

此后,“五铢钱”因其形制规整、铸造精良而被沿用了七百多年,直到唐代才被废止,成为中国历史上铸造和发行数量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铜质货币。

然而,铜钱只是一般通用货币,面额太小;汉帝国要想有效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势必发行大面额货币。原本的大额货币一直是黄金。可黄金本身的价值太过高昂,根本不适合拿来搞“量化宽松”;更何况,朝廷储备的黄金早就赏赐给那些作战有功的将领了,还能拿什么来充当大面额货币呢?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生财有道的武帝君臣稍微动了下脑筋,就找到了一种可以用来批量制造大面额货币的原材料。

这种原材料就是鹿皮。

上林苑中白鹿成群,鹿皮多的是,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只要大量豢养白鹿,某种程度上还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于是,“白鹿币”就此诞生。白鹿币呈方形,边长各一尺,四边绣上五彩花纹,也称“皮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但汉武帝君臣发明的这种皮币,则可以视为纸币的先驱和滥觞。

朝廷规定,每张皮币价值四十万钱,绝对属于“超大面额”货币。有关部门只要找几个人,杀一群鹿,几天时间就能搞出一大批皮币,国库凭空便能多出一笔巨额财富;而且还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其效率并不亚于现代的印钞机。

但问题在于,这么大的“流动性”,该如何注入市场呢?

很简单,卖给有钱人。

哪些有钱人?

帝国的王侯,以及众多的皇亲国戚——简言之,就是富得流油的权贵们。

朝廷规定,每逢这些权贵到长安朝觐、参加大典、进献贡品之际,必须事先花四十万钱购买一张皮币,才有资格参与上述活动。如此一来,皮币就能通过这些权贵之手,渐渐流通到市场上去,而无数的铜钱则哗啦啦流进了国库。

除了白鹿币,此次货币改革,朝廷还推出了一套“白金币”。古代称白银为“白金”,所以白金币的主体材料就是白银。当然不是纯银,而是掺杂了一定数量的锡。准确地说,“白金币”就是一种合金硬币。当时,皇家事务管理机构“少府”(相当于刘彻自己的小金库)之中,存有大量银和锡,足以批量制造“白金币”。

“白金币”有三种面额:最大的呈圆形,上面铸造龙的图案,价值三千钱;其次呈方形,图案为马,价值五百钱;最小的呈椭圆形,图案为龟,价值三百钱。

就这样,从超大面额的“白鹿币”,到大面额及中等面额的“白金币”,再到小面额的“五铢钱”,一整套崭新的货币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朝廷收回铸币权并发行新货币,必然触动无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尽管朝廷三令五申,严禁民间私铸各种类型的货币,可依然有无数的商人与政府官员内外勾结,冒着杀头的危险拼命盗铸货币。《史记·平准书》就说:“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资治通鉴》也称:“民多盗铸钱(‘五铢钱’),楚地尤甚。”

一切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的邓宁格的那段名言一样:“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新货币发行后,一开始还只是掌握权力的官员和握有资本的商人联手盗铸;可很快,无数民众也都卷了进来,“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史记·平准书》),即天下人大都毫无顾虑地私铸金钱。“犯者众,吏不能尽诛取”——参与犯罪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致官府杀也杀不完,抓也抓不完。

一件法律禁止的事,如果只有少部分人干,那是一般犯罪活动;倘若无数人都参与了,那就上升到危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了。对此,武帝刘彻也很无奈,只能一边按照法令,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一边又不得不频频发布赦免令,把那些有自首情节或罪行不太严重的人都放了。

当时到底有多少人被赦、多少人被杀,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给出了三组数据:新货币发行后的五年时间内,因自首而赦免的就有“百余万人”;因情节较轻而赦免的“吏民”,也有“数十万人”;至于没有遇到赦免而被杀的,则“不可胜计”。

朝廷的货币改革政策,除了在民间引发严重犯罪,在朝廷内部也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便是当时的大农令——“财政部长”颜异。

这位大农令,据说素有清廉、正直之名,本来武帝刘彻还比较赏识他,可“白鹿币”刚一推出,颜异便提出了反对意见。如果他是站在财政或民生的角度,指出大面额货币的弊端,比如引发通货膨胀之类,那么他的意见还算有建设性。遗憾的是,颜异的反对理由跟他“财政部长”的身份很不相称,一点儿都不专业。他居然是站在权贵的立场发声,认为让王侯们花四十万钱买一张“白鹿币”,这件事不太合适。

武帝刘彻大为不悦。

但颜异毕竟是“财政部长”,他要是阻挠,朝廷的货币改革势必难以顺利进行。

这个时候,就该轮到张汤上场了。

几年前,丞相公孙弘病逝,御史大夫李蔡进位丞相,张汤进位御史大夫。李蔡上位后没什么政绩,慢慢沦为了挂名丞相;而一向深受武帝倚重的张汤,则成了实质上的丞相。“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史记·酷吏列传》)此次推行货币改革,张汤自然是深度参与,现在有人阻挠,他肯定要把障碍排除掉。

张汤跟颜异一直以来就有矛盾,这回又有公事上的理由,他当然不会放过颜异。

不过,饶是张汤“办人无数”,这个颜异还是让他有些头疼。因为此人为官清廉,居然查不到任何污点。要是换成别人来办理此案,可能就知难而退了;但张汤之所以是张汤,就在于世上没有他办不下来的案子。

有污点,直接办他;没有污点,制造污点也要办他。

很快,在张汤的授意下,就有人站出来指控颜异了。事情源于一次聚会。某位客人批评朝廷某项法令不太妥当,颜异没有作声,只微微动了一下嘴唇。张汤就死死抓住这个微表情,上奏称:“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史记·平准书》)

颜异身为九卿,觉得朝廷法令不太妥当,却不进言而在肚子里诽谤,论罪当死。

于是,颜异就这样掉了脑袋。

由此可见,在官场上混,不仅要谨言慎行,还要具备超强的微表情控制力——否则就可能像颜异一样,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历史上,颜异可能是第一个因“腹诽”罪名而死的,但绝非最后一个。因为有了这个经典判例,后来的酷吏简单“抄作业”就行了,动辄便能以“思想犯罪”为由大搞政治迫害,随意置人于死地。

颜异之死,对武帝一朝的政坛风气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司马迁就说:“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史记·平准书》)

既然连“腹诽”都能入罪,那满朝文武为了自保,当然都不愿说真话了,只有阿谀谄媚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