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二)(1 / 1)

原文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①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②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③,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

注释

① 辞强而进驱:敌人使者言辞强硬,军队装作前进。

② 期:文中指期待与我方决战。

③ 杖而立者:杖,兵器。敌军依靠着武器站着,指疲惫。

译文

敌方使者言辞谦卑却加紧战备的,是要向我方进攻;言辞强硬而军队装作进逼而来的,是准备撤退;敌战车先出并部署在侧翼的,是布列阵势;没有预先约定而突然来议和的,必有阴谋;敌方急速奔走并展开兵车列阵的,是想与我方决战;敌军半进半退的,是引诱我方出击。

敌兵倚仗手中的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缺粮;敌兵打水后急于先饮的,是干渴缺水;敌人见到有利却不前进的,是疲劳过度。(敌方营寨上)有飞鸟停落的,说明营寨已空虚无人;敌营夜间有人惊呼的,说明军心恐惧;敌营纷乱惊扰,是将帅不持重;敌营旌旗乱动的,是队伍混乱;敌方官吏急躁易怒的,是敌军困倦。

历史故事

平凉劫盟

平凉劫盟,又叫平凉会盟,是指吐蕃借会盟的机会,企图劫持并除掉唐朝守边将领的事件。

平凉劫盟的起因,是吐蕃首领尚结赞在侵掠河曲时,遭遇瘟疫,人马死伤过半。他怕唐军知道消息后会乘机攻击他,便打算先下手为强,遣使向唐军请求会盟议和。

当时,有臣子觉得吐蕃的和谈请求莫名其妙,怀疑有阴谋。可唐德宗不听,派出以浑瑊为主使的使团前往平凉和谈。结果和谈时,预先埋伏的数万吐蕃骑兵一起杀出。浑瑊见势不妙,迅速跳上身边一匹马逃走,才躲过一劫,而其他会盟人员全部被擒获。吐蕃和唐朝多年的会盟关系就此破裂,直到三十多年后才再次修复。

浑瑊

唐朝中期名将。浑瑊曾多次与吐蕃交战,取得过以数百骑兵大破二十万吐蕃军的战绩。他后来成为河中节度使,镇守西北,因此是尚结赞想要除掉的心腹之患。

华杉详解

6.“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敌军使者来,言辞谦卑,很可能是敌人在麻痹我们,他准备进攻了。反而来使措辞激烈、摆出前进架势的,才是色厉内荏,要跑了。

前者,比如赵国大将赵奢,他离开邯郸才三十里,就扎营不进了。秦军使者来,他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让秦将以为赵奢不敢进攻。结果秦使一走,赵奢急行军,大败秦军。后者是吴王夫差,他正和晋国争霸时,越王勾践乘虚伐吴。夫差急着要撤军,但又怕晋国追击,于是先去挑战晋军,振奋人心,然后才跑了。

其实骗人的招就那几招,书上都写着,但是人们还是会上当,为什么?西方有谚语说:“人们相信一些事情,只是因为他们希望那是真的。”别人制造的假象,如果符合我的期望,我就会信心满满,甚至得意扬扬地认为:“果然不出我所料!”

7.“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没有实质性的谋约就请和的,一定是有阴谋。

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包围时,刘邦给项羽送了降书,说汉王今天晚上出降,项羽大喜。到了半夜,先是大批妇女陆陆续续从东门涌出,楚军都等着刘邦出来。妇女走完,天已经亮了,这时一辆乘龙车施施然出来,楚军都以为是刘邦。结果这个“刘邦”是别人假冒的,真刘邦早已从西门跑远了。

项羽就没想一想,刘邦怎会什么条件也不谈,送封信来就说今晚出降?这不科学呀!但是他太骄傲了,认为刘邦就该无条件向他投降。而平凉结盟时的唐德宗,几乎也是一模一样的心理。

8.“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这三条都是敌军从行动上暴露出了意图。

轻车先出来,到两边定下列阵的边界,车定好位,插上旗,各个部队在自己旗下集结,这是要列阵作战,准备开战了。敌军士兵奔走,摆开兵车列阵的,是期待着和我们交战。敌军进退不一,队形杂乱不整,那就是要引诱我们前进。他进,是怕我们跑了;退,是怕我们不追,所以半退半进,往往预示着前方有埋伏,我们要小心。

9.“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

这几点,都是从敌军士兵的状态上,察觉出敌军的情况。

如果远远看见敌军都倚仗矛戟而立的,证明他们饥饿疲惫,军粮没了。如果看见敌军出来打水的人,打了水自己先咕咚咕咚喝一通的,证明敌军营中没水了,都渴得不行了。敌军来,见我有利可图而不能进攻,证明他们士卒疲劳,没有战斗力了。鸟儿看见营中没人,必鸣集其上。所以看见鸟儿在敌营聚集,就知道那已是一座空营了,敌人已经偷偷撤退,只留下营帐在那儿虚张声势。

10.“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

这四点,主要是观察敌方将领的能力,从而判断敌情。

士兵夜间惊叫,肯定是大将自己不勇敢,压不住,军队没有主心骨,草木皆惊。如果军中扰乱,那也是将领没有威望,不稳重。如果旌旗乱动,那就证明已经没有指挥系统了,部伍乱了。如果军吏无故发怒,表明敌人已经厌倦了。因为统帅无方、政令不一,或赏罚不均、人人怨愤,军吏才会拿下面的人出气。这样的队伍,军心已失,很多人反而会希望己方失败,借以报复主帅。

名家注解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曹操注:“其使来辞卑,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

杜牧注:“出轻车,先定战陈疆界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张预注:“无故请和,必有奸谋。”

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

张预注:“立旗为表,与民期于下,故奔走以赴之。”

夜呼者,恐也

陈皞注:“十人中一人有勇,虽九人怯懦,恃一人之勇可自安。今军士夜呼,盖是将无勇。”

军扰者,将不重也

杜牧注:“言进退举止轻佻率易,无威重,军士亦扰乱也。”

旌旗动者,乱也

张预注:“旌旗所以齐众也,而动摇无定,是部伍杂乱也。”

吏怒者,倦也

张预注:“政令不一,则人情倦,故吏多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