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译文
不要强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贪图敌人的利诱。
历史故事
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发生在隋末唐初,是李世民的又一场大胜之战。
李世民在这一战里大败军阀刘武周、宋金刚,消灭了这一割据势力。
刘武周本是隋朝将领,隋末天下大乱,他起兵造反,自称皇帝,又得了突厥外援,一路势如破竹。刘武周和唐军交兵,连胜数场,黄河以东尽归其手。甚至连李渊都被他打怕了,想要放弃老巢太原,“谨守关西而已”。李世民却说:“太原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而且河东富实,京邑所资,不可放弃。”随后,他主动请缨,亲率三万精兵讨伐刘武周。
李世民率军乘坚冰渡过黄河,与刘武周的部将宋金刚在柏壁对阵。李世民和堂弟李道宗登高观察,李道宗认为刘武周军容强盛,难以力争。李世民跟他想到一块儿了,于是就跟宋金刚熬了起来,熬了敌人整整五个月,坚壁不战,只是派军骚扰,断他粮道。宋金刚粮草没了,锐气也没了,只得退军。
他一退,李世民就“击其惰归”,猛追了一昼夜,打了八仗。唐军三天没解甲,两天没吃饭,将领们都觉得差不多了,不能再追了,李世民则坚持要彻底打垮对方。于是唐军继续追击,抓住宋金刚主力,一战歼灭。刘武周见大势已去,弃太原城逃往突厥,不久为突厥所杀,政权随之灭亡。
刘武周
隋朝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在隋末群雄并起的时期,刘武周是最早反叛隋朝的人。他联合突厥,占据山西,又进一步控制了黄河以东大片区域,还得到了一部分地主与人民的支持,自立为帝。但最终,他也在与李唐的战斗中败亡。
华杉详解
“锐卒勿攻”的“锐”,和前面“朝气锐,昼气惰”的“锐”,是一个意思。敌军锐气正盛的时候,我们就避一避,熬一熬,等他兴奋劲过了,饿了、渴了、累了、疲了,再打。
前文里,李世民打窦建德是这一套,打薛仁杲是这一套,打刘武周还是这一套。之所以每次都能胜,是因为李世民知道什么时候不能打。李世民最猛,是他知道在对方猛的时候就躲起来,等对方没力气了,他就猛了。而且等李世民猛起来的时候,都不给敌人第二次机会,一战就收拾干净了。
“饵兵勿食”则和前一篇的“佯北勿从”是一个意思,这里不再详细解释,而是另说一点。
关于“饵兵勿食”,杜牧有一个解释,是说敌人丢下的食物你不要吃,小心有毒!
他还举了一个战例。南北朝时,北魏的拓跋新成讨伐外族。他兑了很多坛毒酒放军营里,敌人来攻的时候,他就假装不敌,弃营而去。结果敌人攻入空营,得了许多酒,就开怀畅饮,酒酣毒发。这时拓跋新成再杀回来,不费吹灰之力,俘虏万计。
杜牧这样解释当然不对,孙子的原意肯定不是提醒我们不要乱吃东西。但杜牧这个错误有价值,他让我们懂得了,读书重在学习型读书,而不重在纠错型读书。
为什么这样说?历代注解《孙子兵法》的名家很多,首位就是曹操,而且曹操自己也领兵打仗,对孙子的理解应该比不带兵的人要深刻得多。杜牧则是个诗人、文人,他特别喜欢标新立异,因此杜牧的注,常常第一句就是“曹说非也”——曹操说得不对。他为什么总要批判曹操?因为胜过曹操比较有快感。可能杜牧在注《孙子兵法》的时候,并不太关心《孙子兵法》对自己有什么用,而是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和前人注得一样,这就没意思了。
我们读书,或跟人讨论问题时,有没有也产生过这种想法:不在乎自己有什么体会,学到了什么,只是想胜过对方。即使他说得很好了,我也要换个角度跟他讨论讨论,最好是让他站不住脚,这就显得我有本事,知道得比他多。
不过,杜牧攻击曹操,也有人攻击杜牧。注解《孙子兵法》的人那么多,每个人的见解都不一样,那么我们认为谁对呢?
首先,重点不是谁对,而是我们自己学到了什么。读书是放自己身上体会,放实际事上琢磨,这才是真读书。其次,错的注解也有价值,至少启发了我们看问题的另一个角度。
所以,争强好胜是读书学习的大病。读书不是怀着学习的目的,而是抱着纠错的快感,这就是“纠错型读书”。而“学习型读书”是把书代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思考书上的道理在实践中有什么相应的情况,有什么启示,这才算书没白读。
名家注解
饵兵勿食
梅尧臣注:“鱼贪饵而亡,兵贪饵而败。敌以兵来钓我,我不可从。”
杜牧注:“敌忽弃饮食而去,先需尝试,不可便食,虑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