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军政》①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②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③人之耳目也。
注释
① 《 军政》:古代兵书。
② 一人之耳目:一,统一。统一军人的耳目。
③ 变:适应。
译文
《军政》说:“因为相互听不见说话,所以设置锣鼓(来指挥);因为相互看不见,所以设旌旗(来指挥)。”金鼓旌旗,能统一军人的耳目,士兵的视觉一旦统一,那勇敢的人就不能独自前进,胆怯的人就不能独自撤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多用火光和鼓声(来指挥),白天则多用旌旗(来指挥),这都是为了适应人的视听而变动使用的。
历史故事
孙子训女兵
关于孙子,有一则逸事。据说,当孙子把自己写的兵法呈给吴王阖闾时,吴王大为赞叹。于是,为了考察孙子的统军能力,吴王就让孙子来训练宫女。孙子以左右转向为训练目的,让宫女们以他的鼓声为令。然而当他击鼓之后,宫女们却不听命令,反而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子铁面无私,就要把两位队长处斩。
这两名队长正是吴王的宠妃,吴王见此情形,连忙向孙子求情。孙子却秉公执法,坚决处死了两名妃子,又挑了两位宫女来当队长。这一次,宫女们再也不敢开玩笑,全都听从号令,左右进退整整齐齐。吴王最后也心悦诚服,拜孙子为将军,让其训练吴军。
孙子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子名孙武,被尊称为“孙子”。他因为所写的兵书得到吴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将领,并在吴楚战争中大败过楚军。他所写的《孙子兵法》共十三篇,至今在世界军事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十分重要。
华杉详解
在前文中,孙子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孙子从没说过将在战场,军令有所不受。因为如果没有指挥系统,多少人也不过是盲流,不是军队。所以不听军令,那是一定要斩首的。
金鼓、旗帜就是我国古代传达军令的工具。擂鼓进攻,鸣金收兵,这是最简单的,还有各种号、角等,传递不同信息。旌旗则属于视觉通信工具和符号指令,它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用于传递指挥信息。还有旗语,用不同动作代表不同敌情和指挥信息。
旌旗倒了说明什么呢?说明指挥系统已经没了,都在各自逃命,这时候敌军就是一股盲流,那就可追了。不过对方旌旗乱了,也可能是骗我们上当的。我们以为他指挥系统没了,其实他安排了金鼓暗号来指挥,故意乱旌旗来骗我们的。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这是说除了旌旗外,夜里军营还会使用火光和鼓声为信号。
古代军队,扎营很有讲究。晚上扎营的道理和白天布阵差不多:布阵,是大阵之中必包小阵;扎营,就是大营之中也有小营。前后左右之军,各有营环绕,大将之营居于正中,诸营环之,曲折相对。营与营之间的距离,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道路相通,中间的空地足够士兵列队。壁垒相望,能以弓弩相救。每个十字路口还设一小堡,上面架上柴火,下面挖有暗道,令人看守。若敌人晚上来劫营,则放他进来,然后击鼓。诸营齐应,火堆全部点燃,亮如白昼。我方士兵不乱跑动,全部站定列阵,于是弓箭手就能分辨出,乱哄哄到处窜的全是敌人。那么多少人进来,我方都能灭掉他们。
所以说,军法很严:“当进不进,当退不退者,斩之。”独自撤退要斩,独自进攻也要斩。吴起带兵,有一个故事。吴起和秦国作战时,两军对阵,还未合战,有一个军士不胜其勇,自己先冲上去,斩了两颗首级回来,结果吴起把他斩首了。有军吏进谏说:“这是人才呀!让他戴罪立功吧。”吴起则说:“军令没有分谁是人才。”
这就是战场指挥的严肃性,因为指挥的责任不在他,战场全局他不晓得。他以为追上敌人是好事,听到鸣金也不撤退,却很可能打乱了全军的行动。所以,我们在参加旅行团或郊游这类集体活动时,总能听到领队让大家服从命令,不要各自行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保集体活动能顺利进行,也是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名家注解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杜牧注:“止则为营,行则为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