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行军、宿营,都是战斗的一部分(1 / 1)

原文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①。是故卷甲而趋②,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③,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④;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⑤,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注释

① 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委,抛弃。捐,损失。丢弃辎重,轻装去争夺战机,辎重就难免损失。

② 卷甲而趋:把盔甲卷起来,轻装前进。

③ 三将军:指三军将领,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

④ 十一而至:指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兵能赶到目的地。

⑤ 蹶上将军:蹶,挫折。上将军,先行部队的将领。先行部队的将领会受挫。

译文

争取先机既有好处,也有危险。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影响行军速度)不能尽快到达战场;丢下辎重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因此,部队轻装急行,昼夜不息,加倍行程,赶百里的路去争利,则三军的将领有可能被俘获,健壮的士兵先到战场,疲惫的士兵掉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能如期到达。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只有一半部队能如期到达。行军三十里去争利,一般有三分之二的人马能如期到达。要知道,部队没有辎重会死,没有粮食供应会死,没有物资储备也会死。

历史故事

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是战国时期发生在魏国和秦国之间的一场战斗。最终,魏国仅以五万余人,大破五十万秦军。

战国早期,魏国因为率先变法,所以成为最早崛起的强国。为了扩张领土,魏国占领了河西地区,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于是魏国与秦国之间多有争战。这一年,秦国为重新得到河西,举全国壮丁五十万参军,向着河西重镇阴晋前来。

当时驻扎在该地的,有一支魏国的精锐部队“魏武卒”,而且领兵的是名将吴起。吴起特意挑选了五万没立过战功的步兵,加上魏国送来的五百辆战车和三千骑兵,迎战庞大的秦军。然而魏军战力惊人,反复冲杀多次,击穿秦国军阵,让五十万秦军大败而逃,保住了河西地区。

魏军之所以能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下取胜,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魏武卒”这支部队。这支部队全由步兵组成,选拔标准极为苛刻:要能够穿三层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剑,背负箭镞和强弩;并且在携带三天干粮的情况下,能急行军一百里之后,立马投入战斗。而秦国军队只是些简单武装了的农民,在训练严苛的魏军精锐面前,自然不堪一击。

吴起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曾先后为鲁、魏、楚三个国家效力,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著有《吴子兵法》,在历史上,与孙武(孙子)并称“孙吴”。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段话有三个道理。

一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军争对于智者是利益,对于愚者就是死路。很多同样的事,我们看别人做得很成功,自己同样干一遍,可能全折进去。那是因为人不一样,背后的准备不一样。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不要以为别人行,我也能行。

二是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比交战更重要。到交战的时候,胜败已经定了——由行军和宿营的决策定了。比如前一篇里赵奢胜秦军,就是行军和宿营决定的。赵奢急行军两天一夜,可能走了一百六十里,那按兵法说,他就该给人擒了。所以他在离敌人五十里时就停下来扎营布阵,一是等自己后面掉队的人,二是留五十里给敌人走,等秦军来。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行军就是战争,战争的才能,就是运动的才能。”他专门研究行军的速度,传统行军是一分钟走七十步,他提高到一分钟一百二十步。所以他打仗不是靠士兵的枪,是靠他们的腿。魏武卒也是同样的道理,战国的军队当时仍以战车为主,而一支全由步兵组成的魏武卒能横扫天下,靠的就是他们强悍的速度。

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宿营也是战斗的一部分,如果再往前推,会发现训练也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也是比战斗本身更重要的部分。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所以,《孙子兵法》说“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因为最不重要的就是战斗本身,一切都在之前的训练、宿营和行军时决定了。但我们平时听说的都是战斗故事,很少有关于行军、宿营的故事,而且几乎没有训练故事,因为训练时没故事。真正的功夫,都在没故事的地方。

第三个道理,就是军队很脆弱,有一点没注意到,就会失败。天下之至强,也是天下之至弱。因为吴起的继任者都能力不足,强大的魏武卒很快就衰落,昔日的手下败将秦国和齐国,也很快超越了魏国。所以,在我们觉得自己很强大的时候,就需要更加小心,时时注视自己,是不是其实很脆弱。千万不要被过去的辉煌迷惑。

名家注解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曹操注:“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

张预注:“智者争之则为利,庸人争之则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