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知彼”的战术要点(1 / 1)

原文

故策之①而知得失之计,作之②而知动静之理,形之③而知死生之地,角之④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注释

① 策之:策算,分析。

② 作之:触动,文中指使敌方行动。

③ 形之:查明。

④ 角之:较量,文中指通过战斗侦察。

译文

所以要筹算一下计谋,来分析双方谁得谁失;要调动敌人,来了解敌方行动的规律;要观察情况,来摸清地形的有利与不利;要稍微战斗一下,来探明敌人哪方面占优势、哪方面占劣势。

历史故事

司马懿平定辽东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在五丈原之战后,他又被派去平定反叛魏国、割据辽东的公孙渊。

当时,司马懿的军队人数远远不及公孙渊,公孙渊的军队则连营数十里,阻击司马懿。司马懿设疑兵牵制敌军,自己悄悄率精锐绕过辽河防线,直接围了公孙渊老巢襄平。公孙渊被迫回援,退回了襄平城固守。

这时正是七月雨季,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司马懿却按兵不动。部下都很奇怪,因为远征对军队不利,应该速战速决才对。司马懿就说,自己粮食充足,而公孙渊快没粮了,所以和他耗比速战速决更好。果然,等雨终于停了后,襄平城内已无粮草,好多敌将投降。司马懿这才攻破襄平,斩了公孙渊,平定辽东。

公孙渊

三国时期辽东的割据军阀。公孙渊的祖父是辽东太守,他后来夺取叔叔的地位,治理辽东,并受到魏明帝的封赏。但公孙渊不久后又和东吴结交,还与魏国派来征召他的官员发生激战,最终导致魏明帝派遣司马懿讨伐他。

华杉详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在战前的“知”,就是《计篇》里说的“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些,讲的是比较自己和敌方的政治面、资源面、实力面和战略面。而上了战场,如何在战术层面知彼呢?孙子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内容。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就是“策度敌情,观其施为,计数可知”,即分析敌我双方计谋,推算谁得谁失。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就是激敌人一下,看他哪儿动哪儿静,便知他虚实,这就像我们说的火力侦察。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遇,我不知道对方将领能力大小,怎么办?”吴起就说:“派小股勇士锐卒攻击他,一交手就佯败而退,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如果他们追击我军,假装追不上,见到我们丢弃的兵器、旗帜、财物,假装没看见,那就是智将。如果他们倾巢来追,旗帜杂乱,行止纵横,又贪利抢东西,那就是将令不行,可以马上对他发起攻击。”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就是让敌人现原形,让他暴露出军形来,在他进退之际,我们就知道他所据之地的死与生了。上一句说的“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就是让敌人暴露的方法之一。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是以我之有余,角量敌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也就是角量双方的人数、粮草、装备,敌方人比我多,粮草比我充足,装备比我强大,我就不要轻易攻击。一定要避实击虚,避坚攻脆,避难攻易。司马懿平定辽东,便是一条量敌之计。

无论是战前的“知彼”,还是战斗开始后的“知彼”,孙子无不在强调,了解自己比了解敌人更重要。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反而看不清、不反思自己的优缺点。这在竞争中,是十分重大的失策。

名家注解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孟氏注:“策度敌情,观其施为,计数可知。”

梅尧臣注:“彼得失之计,我已算策而知。”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杜牧注:“角,量也。以我之有余,角量敌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