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家长的成长型思维(1 / 1)

无痕的引领有一个前提,就是父母需要先祛除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做到高屋建瓴,才能带领孩子走得更远。

用情绪ABC理论矫正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梅女士带着儿子在游乐园玩滑梯,玩滑梯的小朋友很多,大家都在排队等候。有一个个头很小的孩子一直往队伍挤,但是由于梅女士的儿子个头比较大,这个场景看上去就像是梅女士的儿子在撞那个小个子孩子一样。梅女士还没来得及劝阻这个孩子,孩子的奶奶就冲过来喊叫说:“看着点孩子,看着点孩子。”梅女士觉得这位奶奶的语气里充满责备、批评的意思。梅女士张了张嘴,很想说,是你家孩子在挤,管好你自己家的孩子!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梅女士的儿子也没说话,后来他又去玩儿别的项目了。

梅女士说,她和儿子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儿子长得比较高大,他如果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看起来就好像是他在欺负别人。而梅女士不能为儿子说话,觉得很懊悔自责。

梅女士补充说:“我好像是怕跟对方起冲突,又好像是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总是感觉自己一说话就会吵架。真是什么样的家长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我儿子遇到这种事情也不会替自己说话,不说话又觉得像理亏一样。真是恨自己的嘴笨!”

我们的今天由过去组成,我们当前对事件的看法,暗含着以前生活的全部经验。但是,我们的认知和客观事实之间,往往是有偏差的。所以,实现“认知升级”是完成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事件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说的再简单一点,A是事件,B是认知,C是结果。我们对事件的反应,主要基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正是因为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才导致我们产生负面的情绪,并因此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最核心的关键点是B,即认知,也就是对事件的一些看法、解释、评价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B,只能看到A(事件)和C(结果)。可以说,情绪ABC理论在生活中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

以本文中的事例来解释一下情绪ABC理论。

梅女士对那个小个子孩子的做法,显然是不太高兴的,她觉得那个孩子在挤、在抢,同样,她对孩子的奶奶的说法,也是有情绪的,她将奶奶的喊叫,解读为对自己儿子和自己的不满与指责。这种解读,和与之对应的情绪、行为,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这个事件里,A是小孩奶奶的喊叫,B是梅女士对奶奶喊叫的解读——她认为对方的言语,是对自己和儿子的指责,C则是梅女士对此事件产生的情绪——不满和压抑。

我后来和梅女士沟通时,她描述她当时的感受说:“我有点不能接受被别人说不好,我儿子高高大大,只要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就好像是他欺负了别人似的。”从梅女士的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情绪的关键点在于她对这个事件的解读。

事实上,一个结果往往对应多种可能,比如老太太说“看着点孩子”,在多种情境下,奶奶都有可能说出这句话,但是梅女士显然是将其中一种可能,即把这句话当成了奶奶的指责。

这句话可能是奶奶对梅女士的儿子的提醒,她提醒梅女士的儿子小心正在往队伍里挤的孩子,别受伤了。当然,这句话也有可能是在责备梅女士,让梅女士看管好儿子,别碰到别人。此外,还有其他的种种可能,比如奶奶在提醒自己家的孩子:看着点别的孩子,别摔倒。

梅女士对这次冲突后来的所有反应都源于她对奶奶的这句话的解读,但是她的解读未必是正确的,而这个解读,往往带着她自己的“旧伤”。

生活中有很多人无法忍受来自别人的否定,甚至别人的提醒也会被他们解读为否定,当然如果他们面对别人直接的指责就更无法忍耐了。这种对否定的超敏状态,实际上都来自曾经的伤害,也可以说,其根源是来自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在这样的人格异化之下,会产生一个现象,即很容易对别人的态度做恶意的解读,认为别人是有敌意的。于是,就会造成很多误会。

另外,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也往往会呈现出一种“高自尊”的状态,即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尤其对否定或暗含否定的评价表现得特别敏感。

就像梅女士的情况一样,当她将奶奶的话解读为指责时,她的情绪是不高兴。这种不高兴,实际上是一种受伤的感觉。包含愤怒、委屈、羞耻感等情绪、感受,其大多数来自曾经未愈合的“伤”。而当我们有这些感受的时候,其实是在潜意识里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自居。

这种思维非常普遍,只是难以察觉。当我们置身于受害者的身份的时候,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被动型的人格特征:我的喜怒哀乐是由别人掌控的。当别人对我和颜悦色时,我就是愉悦的,当别人对我进行“攻击”时,我就是受伤的,因为受伤的痛感过于明显,所以我们可能也会攻击别人,但是这种激烈的攻击形式背后,实际上是一颗无处安放的、受伤害的心。

梅女士解读奶奶的话是对自己的指责,她在潜意识里“认可”了这种指责,实际上也就是“认可”了“别人在攻击自己”,这个时候,她会感觉自己很受伤、愤怒、委屈,想要证明自己无辜的欲望喷薄而出。

但实际上,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我们认为的伤害,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旧伤未愈,另一部分是因为我们以受害者自居,将伤害我们的权利拱手让人。

我们认为别人对我们心怀恶意,其实往往是因为自己对别人心怀警惕,并将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攻击了自己,这种心理机制,在心理学上,称为“投射”。

梅女士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将自己限定在过去的经验中,是僵固型思维的特点。而成长型思维则能帮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尤其是创伤体验中走出来,这样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敌意就少了很多,情绪也会更加平稳。

父母的情绪稳定了,孩子也会感觉到世界的安全。

当然有的人会说:“按照梅女士的描述,我觉得她的感觉也没什么错,说不定那个奶奶就是在指责梅女士和她的儿子。那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当然也是很有可能的。我们在社会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一些心智化程度不够的人,他们也生活在自己的僵固型思维中,容易情绪化,容易指责、挑剔,容易释放攻击性,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也没办法替孩子把环境收拾干净,让他住在“真空隔离室”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因为别人的不成熟而自己感觉受伤、委屈、愤懑或者压抑。而这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完成自我成长的修为。当家长修为好了,孩子也就宽容、大气、情绪稳定了。人格健全的孩子,才具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家长看问题角度积极,结果也就不同

我曾经接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她问:“我女儿现在上初二,刚刚从公办学校转到了私立寄宿学校,昨天刚送女儿去新学校,她还向我们保证说她要好好学习。结果女儿今天就打电话闹着要回家,她说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太长。我该怎样开导她呢?”

这个妈妈以前也跟我联系过,当谈到孩子时,她的表达方式以绝对化的负性评判为主,很难展开详细的描述,只是用一些简单的概括性结论,例如:“这个孩子太让我生气了,她就是天天不听话。”“她天天光玩手机,怎么说也不听,不写作业。”

后来,她在跟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她的学习没有问题,成绩很好。”听到这句话使我非常意外——在她之前的描述中,我一直认为孩子是一个不写作业,只知道玩手机、看电视的“青春期逆反”的孩子。

我很惊讶地问她:“既然孩子的成绩并不差,为什么你会那么焦虑呢?为什么你会那么气急败坏地向我描述说孩子很差劲,不写作业,只玩手机?”

后来她才告诉我,女儿以前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直到初二才开始出现不写作业、拖延、玩手机的状态,而且成绩急速下滑,引发了她的焦虑。

我后来又向这位妈妈询问更多的信息,了解到孩子对私立寄宿学校是适应的,因为她的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上的寄宿制学校。而且,对孩子转学这件事,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降级,在新的学校,重新从初一上起。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重新扎实地学习初一的知识,改变当下跟不上学习进度的状态。对于这一点,孩子表示高兴和接受。并表示愿意好好学习。

我还了解到孩子从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到不写作业的“坏学生”之间,是有一个过程的。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拖延的过程中,采用了不恰当的方法为孩子制定规则。

了解了事件的全貌,我更坚定了这件事上孩子学习状态的转变必须来自家长认知和态度的扭转。

这位妈妈一直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写作业”“说话不算数”……但是她却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孩子会对“降级”这样一件对于在大多数孩子眼中并不光彩的事欣然接受?孩子作为一个有寄宿经验的学生,她应该是非常清楚在私立寄宿学校将面临什么样的管理,孩子在家可以玩手机、看电视,但是,她明知道自己到了寄宿学校之后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自由,为什么还依然对被送去寄宿学校这件事非常高兴呢?为什么孩子会在送去学校的那一刻,高兴地向父母表示“去了会好好学习”呢?一个自由散漫、不写作业的孩子,就因为要被送到一所新学校,就“反常”地向父母表态说要好好学习,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做出以上“违背常理”的态度和行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父母把视线从她的缺点和不足中挪开,就不难理解:孩子并不是像妈妈以为的那样,不好好学习,自甘堕落,而是恰恰相反,孩子非常希望学习成绩优秀,甚至幻想时光倒流,可以重新回到自己曾经“辉煌”的岁月(初一年级)再来一次。所以,她才会对降级并不反感,因为这意味着她可以重新获得对学习的自我掌控感(因为她曾经学过初一的知识,并且学得还不错),重新体会久违的自我价值感。同时,转学还意味着她可以去一个没有人知道她“糗事”(成绩下降)的新环境,一切重来,重新开始自己的初二生活,而这一次,她愿意好好努力,获得优秀的成绩。

后来这位妈妈也证实了我的猜想,孩子的确是一个有“完美特质”的孩子,她对自己要求很高,“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这和最开始妈妈跟我描述的孩子的形象大相径庭。

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不足,必然会造成关注视野的狭窄,忽略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和积极向上的种子。每个孩子都是天生具有自尊心的,他们都渴望优秀,渴望被人喜欢,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和需求。自尊感匮乏的孩子,不是因为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因为他的自尊心在成长过程中被磨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父母只有读懂孩子,才能和孩子沟通。这是亲子沟通的基础和第一要务。

我让这位妈妈回忆在孩子彻底放弃写作业之前是什么状态,她想了想,说:“孩子刚开始还是努力写,如果晚上10点写不完,就写到11点,晚上写不完,第二天早晨还继续写,不过后来大概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吃力,所以就开始能写多少写多少,再往后,她又开始抄作业,结果就开始完全不写作业了。”

孩子玩手机、不睡觉、看电视、不写作业……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最大的可能是孩子对外界环境的对抗和逆反,以及孩子对学业困难的恐惧与无力。换言之,孩子可能有美好的愿景,但是却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景。很多家长将其命名为缺少毅力,没有恒心,其实这些都是简单粗暴的负性概括。

孩子的“退行”行为背后必然是“退行”心理。对困难的恐惧、应对方法的缺失、对自律的痛苦,没有明晰的目标感……这些都是孩子要求退学的心理原因。如果不能从心理上解决这些问题,只依靠简单的处理方法,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进行管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相反,因为这类孩子的心理本身就比较脆弱,比较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所以他们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会显得更容易放弃。如果父母紧逼不放,孩子可能会以彻底辍学的自毁式方式对抗父母的控制。

如果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但同时,父母给孩子的养育环境也需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父母的心态由消极转向积极。我的老师李少成在治愈一个青春期孩子十几年的尿床案例中,教给了家长三句话。家长用这三句话真正地“治好”了孩子多年的尿床症。这三句话源自人本主义精神,表达的正是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一句话是:“孩子,这件事出现这样的结果,我知道不是你的本心,我知道你想把它做好。”第二句话是:“虽然你想做好,但是由于不知道方法,需要探索,而探索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失败就是代价。”第三句话是在孩子取得探索的成功和进步之后说的:“我相信你能做好,这是探索的结果,既不要自卑也不要嘚瑟。”

这个男孩患上尿床症的根本原因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尿床时采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孩子出现了“问题”,绝大部分情况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如果家长能够把对孩子的负面关注转向积极关注,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沟通,那么孩子的问题自然会不药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