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制定规则也是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方面,而且在中国家庭中,特别强调规则。不过还是要提醒家长,规则的力量永远小于依恋。简单地说,在一个依恋关系构建良好的家庭中,规则只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我们之前讲过很多案例,其实如果家长能够充分地尊重孩子的边界、对孩子以恰当的方式给充足的爱与自由,那么家长和孩子协商规则或者树立规则意识会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很多家长将爱与规则割裂,潜意识里认为给孩子爱太多就是“溺爱”,应该给孩子特别强调规则。还有很多家长在树立规则的过程中用了很多错误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这些都是在家长给孩子制定规则的过程中需要被重新校正的。

警惕借规则之名的权力之争

樊登曾在书中提到一个案例:

有一天,4岁的女儿把香蕉皮扔在地上,没有收拾好,就自顾自地玩游戏去了。爸爸让女儿把香蕉皮捡起来,女儿拒绝说:“不捡。”爸爸说:“必须捡,否则别的都不能玩。”

女儿还是忽略了香蕉皮,想去看电视,爸爸又把电视关掉了;女儿打算去看书,爸爸把书收了起来,女儿拿了一个水果给爸爸吃——她回避了那个香蕉皮,但是想和爸爸缓和关系。爸爸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吃,因为你没捡香蕉皮。”女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当时樊登对这个案例解释说:这是典型的权力之争。

而我在生活中也曾观察到这样一个情景:

在超市中,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央求爸爸给她买零食,爸爸不同意,女儿还是继续央求,爸爸用很坚决的语气说:“你越这样,我越不会给你买。要不然现在就回家吧。”

当我把以这两个案例为主题的文章发布到网上之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案例中的爸爸和孩子之间,到底是权力之争还是在树立规则?

借由这个争议,我们可以理清家庭中以树立规则为名进行的权力之争的真相。

先讨论孩子到底要不要“管理”?

很多家长在文章下方给我留言说:“孩子必须管,不管就出事。”他们觉得无论是孩子乱扔香蕉皮还是吃零食,都属于家长“必须管理”的范畴。

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任何绝对化的观点——必须管,或者不必管,都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基石是爱与规则,两者缺一不可。爱与规则,都可以理解为管理,但是又都不是管理。

我们先了解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父母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概念。也就是他律和自律。

一说到管理,大家首先就有一种神经紧绷感,认为管理、规则都是很严肃的事。实际上,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接受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所以,所谓对孩子的管理,如果仅限于理解为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未免有些狭窄。

人格的形成是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基因无法改变,但是环境可以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的人,而家庭,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环境。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管理,在于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的,不只有行为,还有爱的感知以及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父母常用什么模式(包括情绪反应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孩子很可能就进行模仿。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与其讨论父母该如何管理孩子,不如讨论父母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更有意义。

另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父母过分地强调自己对孩子的管理,忽视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潜能。这样的家长,最常使用的是控制或者溺爱的方式,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对孩子自身生命力的扼杀。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们对孩子的“管理”,本意可能是希望为孩子建立规则。上述的两个案例之所以被认为是权力之争,而不是树立规则,不在于家长给孩子树立规则的这种想法错了,而在于家长为孩子树立规则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以第二个案例为例。爸爸在孩子想吃零食的时候直接拒绝,没有对孩子的感受进行共情,并且使用了“威胁”的方式。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当我很想要什么东西时,向亲近的人提出了请求,对方却直接拒绝,这时候,无论对方拒绝的理由是否合理,我们还是会觉得对方的拒绝很伤自尊,很少有人会在被拒绝了之后特别愉快的。

我们每个人,当然更包括孩子,首先是活在“感受”里的,其次才是活在“道理”或者“标准”里的,这是人的本能。所以,如果在我们为孩子树立规则的时候,不能够体察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而只是坚决地强调规则,那么这样的效果一定不会好。

家长需要注意:不管自己想通过什么方式,我们的目的和初心都是想让孩子的发展越来越好。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个目标,思考最能够实现目标的方法。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用结果来进行检验。

也许有的孩子出于对家长的恐惧,而服从了家长的管理,甚至内化和认可家长的标准,但是他真实的情绪却被压抑了,这种结果还能算是“规则被成功树立”了吗?检验规则到底有没有树立成功,不仅要看孩子的行为,更要看孩子的心理,心悦诚服的接受和压抑自我的妥协之间区别巨大。

为什么让孩子捡香蕉皮的爸爸和孩子之间进行的是权力之争,而不是树立规则呢?是因为爸爸在这个过程中满足的是自己的情绪需要,他因为女儿“不听话”而激发了内心的挫败感,产生了愤怒的情绪,所以虽然看上去他在用合理化的方式树立规则,但实际上他是忍受不了自己被冒犯而产生了负面情绪。他用了各种方式和孩子对抗,目的是实现“我说得对,你得听我的”,内核则是“你不听我的,我就会很生气”,所以“为了不让我生气,你得按我说的做”。这样看来,这位爸爸的行为是一种**裸的控制,而不是什么树立规则。

如何区分树立规则和权力之争?区别在于家长是否察觉自己的情绪,当自己认为正确的规则不被孩子接受的时候,自己是否有怒气。这样基本上就能检验自己是在和孩子争夺“谁说了算”还是想好好地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如何引导孩子确立规则意识

以女孩乱扔香蕉皮这件事举例。

首先,樊登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说前因,我们并不清楚小女孩为什么会乱扔香蕉皮?我们经常急着对一个行为定性——比如说乱扔香蕉皮就是错的,是没有道德的,这时,我们关注的重点就成了:怎么矫正小女孩的行为?

当我们把力气用在矫正孩子行为的时候,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潜意识的反抗情绪——你越要我这么做,我越不这么做。于是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就开始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避免进入权力之争的陷阱。

如何避免?

我们要先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为什么孩子会乱扔香蕉皮?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这个行为背后有很多种可能,比如,小女孩因为其他事情,跟爸爸生气了,因此故意扔香蕉皮泄愤;或者,父母以前对“垃圾怎么扔”并没有建立很好的规则,因此小女孩扔垃圾的时候比较随意,但是现在小女孩已经四岁,爸爸觉得应该给她立规矩了,所以,就要求她必须捡起来;再或者,小女孩在用无意识的扔香蕉皮的行为,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可能爸爸一直在玩手机,扔香蕉皮是小女孩的一种下意识的试探……

一个孩子随手扔香蕉皮的行为,背后可能蕴含着多种可能的动机。每一种动机,都需要父母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为孩子树立规则的具体方法没有标准答案的原因。

回到小女孩乱扔香蕉皮这件事上,爸爸可以采用“真实表达”的技术,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扔香蕉皮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演习模板,供大家参考。

场景一:

爸爸:“宝宝,我看到你刚才吃完香蕉就把香蕉皮随手扔在了地上,(中立的陈述事实)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询问)

孩子这时候可能有多种回答,比如:“我刚才没想那么多,吃完就随手扔了。”

这时候爸爸回答:“哦,那你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好吗?”

孩子照做,爸爸马上表扬:“宝宝真是一个遵守公德的好孩子!(进行正向强化)”

场景二:

爸爸:“孩子,我看到你刚才吃完香蕉就把香蕉皮随手扔在了地上,(中立的陈述事实)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询问)”

孩子:“我就是想扔到地上!”

(爸爸这个时候可以观察孩子这种语言背后有什么情绪,并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接纳。)

爸爸:“哦?好像宝宝有点不高兴呢?(共情孩子的情绪,但是没有对孩子的情绪提出批评)可以跟爸爸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孩子:“哼!你刚才都不让我吃冰棍。”

爸爸:“哦,你是因为刚才吃冰棍的事不开心啊。(继续共情孩子的情绪)那件事如果你不高兴,咱们一会儿再商量好吗?(接纳孩子情绪的合理性,并用协商的态度给出解决方案)爸爸相信宝宝是一个有公德心的孩子,所以先把香蕉皮扔在垃圾箱里好吗?”(给孩子鼓励和信任)

孩子:“不好,哼!”

爸爸:“那爸爸听听你的意见,你想先解决吃冰棍的事呢,还是先扔香蕉皮呢?”(给孩子封闭式选择,这个时候扔香蕉皮就成了一个必选项,但同时又没有让孩子感觉到被强迫)

孩子:“先说冰棍的事。”

爸爸:“好的,没问题。”

场景三:

爸爸:“孩子,我看到你刚才吃完香蕉就把香蕉皮随手扔在了地上,(中立的陈述事实)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询问)”

孩子低头不语。

爸爸继续保持刚才的状态,不急不恼,继续说:“宝宝一向都是很有公德心的,爸爸相信你今天这么做肯定有原因,(对孩子保持信任和肯定的积极态度)你愿意和爸爸聊聊吗?”(给孩子的情绪以温和的接纳和尊重)

孩子继续沉默。

爸爸:“看来你现在不太想说话。要不这样吧,等你想和爸爸谈的时候,来和爸爸说一说好吗?如果你一直不开心,爸爸也会有点难过。”(落脚点放在对孩子的爱上,但是不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激化孩子的心理)

爸爸自己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然后什么都不说。

也许有的家长对场景三中爸爸最后自己扔香蕉皮的行为不同意,说:“就应该让孩子去扔,爸爸代劳,怎么为孩子树立规则?”

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有两个。

第一,孩子此刻的表现显示出她有着强烈的负面情绪,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个原则是:对孩子的情绪无条件地接纳,因为孩子的情绪“存在即合理”。另外,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给孩子讲再多的道理也是无效的,孩子此刻的理智就发挥不了作用。

第二,爸爸的行为对孩子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教育,即家长的示范作用。爸爸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但同时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了示范,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无声的教育,比在孩子有情绪阻滞的时候说一堆道理要有用得多。孩子此刻的固执不代表一直固执,当她的情绪被接纳,她的困惑被解答,她感受到来自父母真切的爱的时候,她一定是一个自尊、自律的孩子。

还有一些家长可能会困惑:对于年纪特别小的孩子,他根本不讲道理,我怎么管,不强制行吗?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父母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人的安全感的构建有关键的窗口期,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在孩子生命的最初的阶段,是构建其一生安全感的最关键阶段。所以,年龄越小,家长越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充分地满足孩子。

孩子1岁以后,家长可以开始有意识地为孩子建立一些规则,但这时候千万不能采用强制的手段,而更需要结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因势利导。比如孩子2岁时进入到一个成人无法理解的“偏执期”,孩子在这个阶段会要求必须要穿哪件衣服,必须走哪个楼梯,错一点都会大哭。父母需要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而不是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现象。总的来说,在孩子3岁之前,家长还是以满足孩子为主。

孩子进入3岁以后,父母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制定规则了。孩子听不懂道理没关系,因为孩子还有感知能力,什么行为会得到妈妈的表扬,什么行为会让妈妈觉得不妥,孩子是非常清楚的。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在为孩子树立规则。当然,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家长都需要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共情和接纳,然后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不要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没法跟他友好协商,恰恰相反,家长给孩子越多的信任,孩子就会表现得越出色。

家长在为孩子树立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言传身教。

第二,抓大放小。

第三,从最简单、最容易的规则开始。

第四,加强正向强化。(及时表扬和鼓励)

第五,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制定比较正式的规则,在制定之前要与孩子协商,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第六,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条件地引领孩子的行为。(爱与规则)

家长比孩子的“高明”,恰恰体现在他们有更多的办法引领孩子,而这些办法,是在正确理论的支撑下,加上家长的思考,结合实际的情况得到的。

重视协商规则过程中的心理支撑

姜女士最近给孩子制定了一个规则:让孩子每天自己起床并自己骑自行车上学。姜女士的理由是,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做到这两件事。而她觉得自己以前对孩子的包办替代和控制太多,导致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较弱,所以姜女士认为,自己应该放手,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姜女士对孩子说:“你每天早上可以给自己设定3个闹钟,但是我不会再喊你起床,如果你起不来迟到了,那你自己负责,因为这是你的事。当然,骑车上学也是一样,你自己会骑自行车了,你可以自己上学。”

但沟通结果却不理想,孩子很不情愿,希望还能让姜女士送他上学,理由是:“妈妈骑电动车,比较节省时间。”

对此,姜女士有些困惑,不知道该怎么为孩子定下这个规则。

在这个案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规则制定前的基础工作。

这个基础工作,就是和孩子充分地沟通和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抚慰。无论妈妈的想法多么正确,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贸然改变一个生活习惯,从孩子的心理上来说,是很难的。

为什么妈妈没有做这份准备工作呢?其根本原因还是来自妈妈背后的认知。

在妈妈的认知里,这个规则必须制定。为什么是必须的呢?是因为妈妈想通过这个行为“改正”自己原来的错误。妈妈说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独立,但这里面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分。因为妈妈的想法是修正自己以前的错误,但用的方式却是不考虑孩子适应性的方式。

在妈妈的认知里,孩子完成这个规则是很容易的,而且是孩子早就应该掌握的。这种想法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从技能和能力水平来说,自己设定闹钟叫醒自己起床和自己骑自行车上学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都能做到,但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惯性,也忽略了孩子对未知的恐惧。不管孩子是否掌握这些技能,但在以前都没有成为孩子生活的常态,人在面对熟悉的世界时是比较有安全感的,但是对不熟悉的世界会有恐惧,既然有恐惧,也就一定会有抵触。

想改变现状的想法是妈妈的,而不是孩子的。所以无论规则实施起来实际难度有多小,孩子的本能都是抗拒的,因为这个规则背后是妈妈的控制。

因此,妈妈需要和孩子充分地沟通,不是告诉孩子“你已经大了,应该自己上学了”这个道理,而是更充分地让孩子理解妈妈想和他制定这个规则背后是为了什么?让孩子意识到,这个规则是为了让他更好地成长,成为更独立的人,所以规则的落脚点,是为孩子。

妈妈需要在和孩子沟通时告诉孩子:“规则不是妈妈单方面制定的,一定会充分尊重你的意愿,一起商量着来。”

打好这个基础,孩子从心理上接纳,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协商。

无论给孩子制定的这个规则或计划多么“小”,都是一件严肃的事,家长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它,为了更好地实现它、完成它,就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力求做到最好,一个步骤也不能落下。家长重视,孩子才会重视它。

二、制定规则时应避免两极分化的方式。

很多家长常在两极游走。就像案例中的妈妈,她之前对孩子包办替代多、控制多,而现在因为认识到之前的错误,就突然让孩子完全独立去做到这两件事。

两极化的教养模式,实际上会带给孩子两种类型的伤害。而且,也因为家长前后的极端不一致、不统一,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在这个案例里,妈妈说以后不管孩子起床的问题了,让孩子自己设定闹钟。这当然是教育方式之一,但是家长确实就应该从此以后对孩子起床的事情不闻不问了吗?当然不是。孩子需要过渡和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这个过程,并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撑和鼓励。家长要清楚“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律能力”和“让孩子处理所有的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正确的方式是引领和协商,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在执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希望妈妈做什么?比如孩子可能会说:“我担心闹钟响了我还是起不来,造成迟到。”这时候妈妈问问孩子:“那你希望妈妈为你做什么?”孩子可能会说:“希望妈妈叫我起床。”那么接下来,妈妈可以和孩子继续商量,怎么叫?叫几次?如果叫了孩子,孩子却还是不起床,妈妈的原则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

这种耐心的沟通和引导,实际上是给孩子一个有力的心理支撑,让孩子知道,这个规则不是妈妈独断专行的产物,而是妈妈会考虑到自己的实际困难,顾忌到自己的感受。同时,也给孩子一个提前演练的过程,比如说执行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让孩子自己思考处理方法。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这个协商的过程中,演练得越具体越好,有了具体的标准,在执行的时候才更清晰,孩子也不至于会因为频繁出现突发状况而打破规则。

三、协商时重视孩子的心理因素。

孩子如果对父母太过依赖,会形成一种和父母“共生”的心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希望父母完成,但是遇到不想让父母管的事,就想把父母推开,不许父母干涉自己的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要纠正原有的模式,也需要看到孩子的这种“心理无力感”,和改变有可能给他带来的“被遗弃感”。

比如案例中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了,但是还想妈妈每天接送自己上下学。这个现象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赖,也有对自己独立生活的恐惧,而孩子找各种理由拒绝妈妈的要求,其实背后也隐藏着不易察觉的“被遗弃感”——以前你是抱着我走的,现在忽然把我摔在地上,是不是遗弃我?

这种遗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遗弃,而是一种潜意识的感受。

被家长包办替代和控制较多的孩子,一般而言,内心的建设是不够的,他们的心理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遇到外界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产生恐惧。这种恐惧的深层次体验,就是无力感或被遗弃感。

家长需要注意这一点,而不是单纯地站在评判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居然连这么点小事都不想做”“这个孩子的依赖心太强了”“必须让孩子把习惯转变过来”……这种类似的视角上,就会忽视这个内心力量薄弱的孩子背后的心理诉求。

孩子只有在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满足,才能在执行规则时更有力量。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表达背后的真正想法。

妈妈可以问问孩子:“你对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有什么顾虑吗?”“你是怎么考虑的?你是不是觉得没有妈妈陪你上学,心里有一点紧张?”“是不是担心骑自行车速度比较慢,需要在路上花费更长的时间,担心会迟到?”“那有什么办法可以不迟到呢?”“骑自行车上下学是不是更自由呢?”……

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其实不需要家长做过多的安抚,能看到,对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安抚了。

科学地制定规则

制定规则有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一,一次不要制定太多规则,要从最简单、最易执行、最单一的规则开始。目标越单一、越明确,越好执行,越容易增强孩子的正向体验。

第二,一个规则的建立时间一般是21~30天,在这个周期里,家长需要注意,只关注这一个制定好的规则。比如,家长给孩子制定了一个“自己收拾自己的屋子”的规则,那么此期间内,家长就只要关注这一个目标,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行为,无论引起了你多少的不适感,都先不去管它。

这样做的好处是,家长的关注点在哪儿,孩子的关注点也会在哪儿。这样能向孩子传达一个信号,显示了规则的重要性:既然制定,就落实、执行。并且向孩子传达一个集中目标的信号,让孩子更容易操作。如果同时兼顾多方面,那么孩子就会有找不到重点的错乱感。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这种错乱,产生完不成目标的负性体验。

第三,规则不是用来管理孩子的,更不是用来惩罚孩子的。规则的制定,首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很多家长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内容给孩子当成规则,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看40分钟电视。这在本质上说不是规则,而是通知。是家长打着规则的旗号,单方面通知和强迫孩子遵守的不平等条约。

真正的规则,不是家长觉得什么合适就制定什么,而是引领孩子思考,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以孩子看动画片的行为为例。家长需要先对孩子看动画片的行为予以接纳,即看动画片是被允许的。不是不让孩子看动画片,只是需要给孩子制定相应的规则。这样做的好处,是先在情绪上允许了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知道看动画片是被允许的,那他就会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心安”很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的心不安,他就会表现出非常焦躁的状态,我们常说淡定从容的品质,首先源自“心安”。

第四,规则应该明确奖励和惩罚。

规则若不附带惩罚机制,那就不能称之为规则,规则本身也就丧失了权威。同样,如果孩子对这项规则保持得很好,也需要家长的及时肯定。家长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规则,不可随意破例。

关于惩罚,有几个方面需要家长特别注意。

首先,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家长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更有建设性的方面,比如说,规则的执行。

如果家长一味地苛刻执行规则,一旦发现孩子未完成,就马上惩罚,即使惩罚措施是当初和孩子民主协商制定的,也会激发孩子的情绪。因为没有人喜欢被约束和惩罚,这种情绪会激发孩子和规则或家长的对立。

正确的方式是:当孩子没有按照规则执行时,家长要先问原因,帮孩子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引导孩子想想该怎么解决。把关注点放在更具建设性的方面。

其次,惩罚的方式是跟孩子协商后的结果,由孩子来决定怎样惩罚,在孩子自己陈述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适当地放宽,比如,孩子说:“如果我一天看电视超过了40分钟,就罚我第二天不看电视。”家长说:“这样会不会有点太严格了?要不你洗三次碗吧,怎么样?”

家长需要知道,孩子为了迎合家长,说话时总会尽量符合家长的心意,所以家长表现得越宽容,孩子的内心越轻松,越能积极地执行规则。

此外,家长要允许规则例外。

孩子不可能毫无差错,偶尔犯懒或者没有按规则来实施都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在尽量坚持规则的情况下允许规则例外。比如,给孩子制定几张“免责卡”,孩子一方面会觉得很惊喜,另一方面也会更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利”,这样就给孩子的自律打下了心理基础。

当孩子有违反规则的情况发生时,家长可以提示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自我处罚。只要家长给孩子足够多的允许和满足,在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不会耍赖,而是会更加自律。

第五,家长的示范。

一说示范,家长首先想到的情景就是让孩子不玩手机,自己也不玩手机。这当然是一种言传身教的示范。其实,家长的示范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对规则的坚持和执行上,也同样体现出来。如果家长对制定好的规则随意打破,比如,规定给孩子一天吃一颗糖,结果家长看见孩子耍赖,就在无奈之下多给了几颗,或者在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多给孩子几颗糖。那么家长的这种随意破坏规则的方式,就会被孩子模仿,让孩子体会不到规则的严肃性。

第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在规则的建立和执行方面同样适用。

如果家长总是在反复地立规则、放弃规则、破坏规则,立规则的时候准备不充分,执行的时候不到位,落实的时候很随意。那么家长在将来想要重新制定规则时,就会越发艰难。如果一个孩子被反复立规则,反复失败,那么孩子则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他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规则在我的生活中是建立不起来的,我没能力执行一个完整的规则。这种潜意识的信念是很可怕的,再想重新建立一个同样的规则的难度,要远比之前没有规则时,初建一个规则的难度大得多。

对于孩子的规则或者习惯的养成,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家长如果对此很急躁,就非常容易让这个规则失败。所以,规则不只是给孩子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当家长在情绪上给孩子足够的接纳和理解,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在规则越来越完备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掌控感就会越来越强,自我效能感也就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