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沟通中,父母最好的方式是给孩子无痕式的引领,在不知不觉中化解孩子的情绪、找到问题的关键、引导孩子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心理上的抱持,情绪上的接纳和认知上的指引。这是基本的沟通思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怎么能将这种理念贯彻和应用得当,就要考验家长的水平和修为了。
在引领中启发孩子思考
经典的“幼儿八问”为父母提供了引领孩子的思路。这八个问题不是固定不变的话术,而是一种亲子沟通的思路。家长可以在掌握精髓之后,在实际沟通中灵活地运用。
这八个问题是:
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你的感觉如何?”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短短八句话,体现的是家长不评判的态度、对孩子的积极关注、启发孩子开动脑筋、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们用一个案例对“幼儿八问”进行解释:
盈盈早上和爸爸一起吃早餐时,因为奶奶做的饭菜并不可口,而盈盈的肠胃又一直很虚弱,所以对早餐没有胃口。她刚放下碗筷,爸爸就勃然大怒,说:“天天吃饭都剩饭,就是不珍惜粮食,不知道粒粒皆辛苦,平时说想吃这样那样,做了你又不吃,只是浪费,你给我吃掉,不准剩饭……”盈盈在爸爸的骂声中,流着眼泪,艰难地一口一口将饭菜咀嚼吞咽。在上学的路上,盈盈也一直在默默地流着眼泪。
妈妈当时是这样开导盈盈的:“我知道你吃不下,你爸爸强迫你吃完,你很委屈。但是我觉得你爸爸逼你吃饭,一方面怕你早餐吃得太少,过一会儿可能会肚子饿;以前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从不剩饭的,现在剩饭,爸爸就觉得你浪费粮食,以后我把饭放在桌上,不帮你盛好,你自己想吃多少盛多少。”
在这个案例中,爸爸过分严苛,只讲道理不讲感受,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非常不利。而妈妈的“劝慰”同样不得其法。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沟通,可以尝试以下三步。
一、处理孩子的情绪。
有情绪挡着,就一定不会有良好的沟通。所以,和孩子沟通首先要处理孩子的情绪。
父母需要“看到”孩子的情绪,但是不需要“包办”孩子的情绪。恰恰相反,父母还应该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引导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化内容。比如,孩子放学回家,父母问孩子:“今天开心吗?”这就是一种非常不恰当的提问,这样会无意识地引导孩子总是关心自己的情绪,正确的提问方式是:“今天发生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会引导孩子将关注地重点放在事情而非情绪上。
在案例中,妈妈直接替孩子说出了“委屈”的情绪,实际上这样做等于阻断了孩子自我表达情绪的能力,“包办”了孩子的情绪,这种沟通方式并不能达到共情的效果,反而容易加重孩子的委屈感。
在处理孩子的情绪时,家长要稳定,也就是说,家长需要“接得住”孩子的情绪。
对待孩子的情绪,家长一定要无条件地接纳,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做到引领的有效性。
在沟通过程中,尤其是家长遇到孩子在表达一些情绪化的内容时,要特别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被孩子的负面情绪带跑偏了。家长需要记住孩子情绪的合理性,必要时可以借用喝水或其他方式给自己按个暂停键。
在处理孩子的情绪时,如果孩子有很深的愤怒情绪,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对情绪进行宣泄。
引领孩子对情绪命名。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现在很愤怒,我很委屈,我觉得很憋闷等等。把情绪说出来,情绪也就得到了很大程度地宣泄。
在引领孩子情绪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恰当的共情。恰当而不是过度,比如直接说“我很同情你,你确实很可怜,你爸爸很坏”等,就属于过度共情。过度共情会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问题,变得“矫情”。
很多时候,家长只需要用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比如点头,身体前倾、目光坚定等,来表达对孩子情绪的承接,还可以在孩子宣泄情绪的时候,使用一些如“哦”“这样啊”“然后呢”“嗯”等简单的词汇,引导孩子倾诉感情。
避免“道德绑架”。这是最容易令孩子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的沟通方式,孩子会被这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语捆绑,无力反抗,这样做还会压抑孩子真实的情绪。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妈妈在劝慰女儿时说“我觉得你爸爸逼你吃饭,一方面怕你早餐吃得太少,过一会儿可能会肚子饿”——这是妈妈替爸爸勒令女儿不许剩饭的辩解,我之所以用“辩解”这个词,是因为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如果这是爸爸真实的意思,那么爸爸是否在严苛地勒令孩子必须吃完饭的时候这样表达过?如果当时没有,事后妈妈又找了这样一个理由劝慰孩子,那妈妈的说辞,实际上就是在为爸爸的强势披上一层“遮羞布”,这种所谓的“好心”,除了让孩子感觉到委屈之外,毫无意义。如果父母真的是担心孩子吃得少会很快饥饿,则完全可以不采用这种“强迫孩子必须吃光”的方式表达,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如果“好心”没有正确表达,那所谓的“好心”也不过是自己粗暴举止的“遮羞布”而已。
二、用启发和提问的方式引领孩子。
引领孩子的时候,多使用问句,启发孩子去思考。例如:
你怎么看待爸爸对你的训斥?
你希望他怎么做?
他那样说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换成你希望的方式,你希望他怎么说?
如果他这样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那你可以尝试跟爸爸沟通,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吗?
为什么呢?
如果你这样说,结果会怎么样?
如果你那样说,结果会怎么样?
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你希望妈妈怎么做?
你觉得爸爸那样说,除了你认为的在骂你以外,还有其他可能吗?
那你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那如果爸爸这样说,你会感觉好一点吗?
……
问题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但是大体的思路,是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思考,引导孩子看到同一现象背后的多种可能,丰富孩子的认知,以及引导孩子自己想一些应对办法。
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尽量要少一些评判性语言,比如“这样想不对吧”“至于吗”等,多以中性的词语引导孩子。
三、对孩子的思考和探索给予鼓励。
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当孩子说出一种现象的多种可能时,父母要给予肯定,肯定孩子自己认知的行为,这样的肯定,对孩子多角度看问题,减少偏执和受害思维非常有益处。
同样,对孩子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想出来的解决方案越多,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的心理状态就越稳定。
父母还应该多对孩子说“试试吧”。这样做,是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不管结果如何,家长都要对孩子的行动和想法给予鼓励的积极态度,这会让孩子有敢于做错的勇气。
另外,如果孩子的思路一时转变不过来,比如就认为爸爸是“坏”的,那么家长也不必强求孩子立刻扭转想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和认知,与家庭环境的长期影响不无关系。家长只有先扭转自己的态度,转变养育方式,孩子才会一点一点地改变。
帮孩子复盘情绪
王女士带着儿子和女儿在游乐场所玩耍,一个小孩想要扯女儿的小辫子,王女士立即制止了,内心觉得这个孩子“很讨厌”。一旁,王女士的儿子正在打台球,这个捣乱的小孩又来到她儿子旁边,推一推台球,摸一摸球杆,王女士很不高兴,直接告诉那个小孩:“这位小朋友(她儿子)正在玩,你不要捣乱,如果你想玩的话,需要排队。”
王女士问我:“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处理方式对不对?”
我问王女士:“那个孩子动台球的时候,你儿子是什么反应?”
她说:“他应该挺生气的。”
我说:“生气是他告诉你的吗?”
她说:“那倒不是,我就是看他的脸色好像是很不高兴的样子。而且我儿子性格内向,平时就算很委屈也不会说出来。”
我问:“为什么孩子平时受了委屈却不说出来呢?”
王女士想了想,猜测着说:“大概是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吧。我也不知道。”
教会孩子“复盘”,是养育孩子的重要方法。
复盘,按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叙事”。如果一个孩子可以精准描述自己的感受、事件的过程,那么这个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就一定很不错。
一、语言复盘,对于宣泄情绪大有裨益。
语言复盘,就是用语言复述事件发生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要开口说话。讲话,是“表达”自己的过程,而表达本身,具有疗愈作用,所以我们会有“表达性疗愈”这门课程。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有负面情绪,非常生气或悲伤的时候,如果找到一个人聊一聊,似乎自己就没那么难受了——这正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功能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孩子学会叙述,对于抒发孩子的情绪有积极作用。一个孩子能够流畅地倾诉,就意味着他有能力宣泄。
案例中,王女士说她的儿子性格内向,遇到委屈憋着不说出来,正是因为很大程度上他没有获得“倾诉”这个有效的渠道。
对于孩子来说,从牙牙学语到听故事,读绘本,实际上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他叙事的能力,从孩子与父母之间最简单的对话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舌能力,就等于给孩子插上了一对管理情绪的翅膀。
二、学舌是培养孩子内在综合能力的基础。
首先,学舌本身需要记忆能力,孩子复述事情的过程,就等于是锻炼记忆力的过程。其次,故事本身有内在的逻辑可寻,锻炼讲故事的能力无形当中也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在复盘描述的过程中,原本混乱的思绪得以澄清和梳理,对于孩子重新解读事件很有意义。第四,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语言中的逻辑组织能力在孩子的个体智能开发方面功不可没。从孩子小时候就训练其“准确表述”的能力,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孩子日常交际和作文写作的基础能力。这种训练,会使孩子思维更为敏锐,同时可以增加孩子日常交际的信心。因为准确辨别词意是一项艰巨的智力训练,它能帮助孩子弄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这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培养孩子内在综合能力。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说”这个功能,没有说或者不会说,不仅影响人际沟通的质量,对孩子自身能力的培养也有损失。
三、家长需要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
有的家长太着急了,当孩子还没说出来时,家长就懂孩子的意思了,也有的家长本身有大量无法消化的情绪,他们自己的表达欲就非常强烈。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扼杀孩子“表达”的能力。前者包办替代,是对孩子自主表达能力的阻断,后者制造噪音,给孩子无形当中制造了表达恐惧。
在案例中,妈妈看到孩子有不高兴的表情,马上就替他解决麻烦,而且还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不会表达。妈妈的这种想法,潜台词有两个,一是不相信孩子有自主表达情绪的能力;二是包办替代,对孩子的情绪过于积极,抢先替孩子发声。
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对孩子“过分体贴”,比如孩子还没开口说“渴”,妈妈就主动询问“是不是渴了”,这样,孩子就只需要点点头或者摇摇头就够了,无形当中,就不需要说话了,“懒”孩子也就培养起来了。
所以,鼓励孩子表达,家长首先要克服自己的表达欲,克服自己看着孩子说不出来的焦躁感,把说话的权利交还给孩子。
四、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梳理情绪。
按照“幼儿八问”的思路帮助孩子疏导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而梳理情绪的前提就是给情绪命名。也就是清晰、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
比如说,那个小朋友动我的球杆,我很愤怒;比如说,那个小朋友动我的球杆,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做?……孩子清晰地对自己的情绪命名,也就意味着孩子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情绪,只有先知道自己“怎么了”,才可以有接下来的行为。
家长可以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帮孩子捋清楚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我感觉不舒服”这种模糊的描述,然后再以询问的方式,引领孩子去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他做了什么令你不开心呢?
哦,因为他动了你的球杆。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他动你球杆这件事的呢?
哦,你认为球杆是你的,或者你正在玩,其他小朋友应该排队……是这样的啊。
哦,那除了他故意给你捣乱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呢?
哦,也许是他想跟你玩?这也的确很有可能,那你要不要求证一下呢?
哦,在这件事里,你希望对方怎么做,会令你比较舒服呢?
哦,那你可以怎么跟那个小朋友表达你的意思呢?
哦,如果你这样表达,会有什么结果呢?
还有其他的方式吗?
用这种方式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
通过一系列的引领,家长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思考问题,更全面地看待问题,除了孩子自己的理解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以及主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最后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行动。
这样做就避免了对孩子的包办替代——直接替代孩子赶走那个小朋友,也发动了孩子自身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再鼓励孩子“试试看”,让孩子带着笃定和勇气去尝试。同时,通过对多种情境的“提前演练”,也丰富了孩子的认知结构,这样也就在无形中教给了孩子化解情绪的方法。
不带评判的真实表达技术
在沟通中,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真实的需要,并且对对方的需要表达“恰当的回应”,这也可以称之为在沟通当中的“真实表达技术”。
举个例子:
妈妈回到家,发现孩子的屋子很乱,脏袜子在这里丢一只,那里丢一只。
我们可以对这个情景设定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是:“你看你,把屋子搞得这么乱,像猪圈一样。”——这种表达方式的重点在于宣泄情绪,会使用一些明显带有攻击性的词汇,比如“猪圈”等,这样沟通的效果,自然是很容易将对方的情绪点燃,然后双方进入到“情绪化”的斗争中。
“克制”的表达方式是:“屋子太乱了,你最好赶紧收拾一下。”——这种表达方式虽然避免了将自己的愤怒情绪直接宣泄,但是强行压抑的愤怒却是无法掩盖的。“你最好赶紧收拾一下”——这种隐忍的攻击实际上带着一种威胁的意味,同样会很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
“真实表达”的表达方式是:“我看到屋子里的桌子上放着一只袜子,沙发上还放着一只袜子,毛巾也放在水池子里……我看到这样的屋子很不舒服,我希望家里的环境是整洁的,我们能不能收拾一下?”
真实表达技术最核心的要务是“不带评判”。它主要建立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这种对事实的描述是不带主观色彩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看到的“事实”都不会有差异。
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感觉很不舒服),然后真实地向对方提出自己的期望(我希望家里的环境是整洁的,我们能不能收拾一下?)——这样的沟通方式,不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而自己也保持了一个平和的状态,既没有对自己的情绪压抑隐忍,同时也没有以攻击的方式宣泄情绪,而是将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个恰当的陈述和表达。
当然,也许对方对你的建议会表示否定,或者不赞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继续以协商的态度和对方沟通,直到达成一致的意见——“愿意协商”并不是单纯的行为,而更是一种态度。
在家庭沟通中,父母要有共情孩子情绪的能力,看懂孩子语言背后真实的情感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尽量去掉以自我为中心和评判性思维,以中立的态度和孩子进行友好的协商,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地沟通效果。
沟通,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而是一个互相反馈和互相影响的结果,但是沟通的目的,一定是求同存异,意见达成一致。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陷入情绪的怪圈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孩子心平气和的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