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女士结婚之后,每天除了上班,剩下的时间全部用于经营家庭、照顾孩子。她的丈夫需要工作、应酬,对家庭不管不顾,只是对女儿的要求极为严苛。女儿在这样的教育下变得胆小、内向、自卑。孟女士的生活就这样艰难而平稳地进行着,直到她发现了丈夫的出轨行为。孟女士无法接受这一切,崩溃又绝望,她在半夜离家出走。这时,四岁的女儿知道了父母的矛盾,打电话威胁孟女士说:“如果妈妈不回家,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孟女士接到女儿的电话吓得心惊肉跳,急忙赶回了家,阻止了女儿的行为。
过了几年,女儿依然记得孟女士离家出走的事件,反复跟孟女士强调:“爸爸妈妈不要离婚,离婚了,我就没有爸爸妈妈了。”孟女士向女儿解释道:“爸爸妈妈离婚后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但仍然爱你。”无奈的是,孟女士并不能改变女儿的想法。
孟女士对生活的困境越来越绝望,她倾诉道:“在家里,爸爸比较凶,女儿最怕爸爸,而我对女儿比较有耐心,一般情况下,我教育女儿的方式是讲道理,但有时候也放纵了她,比如给她乱买玩具……女儿最近成绩下滑,而我也不想在工作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便想着换一份清闲地工作,以便更好地照顾女儿。但即使是这样,我和丈夫产生矛盾冲突时,女儿都会首先护着爸爸。我现在很绝望,又不敢离婚,怕女儿真的伤害自己。”
孟女士继续说:“在我小时候,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家里的事情都是妈妈在打理。我们家有三个孩子——哥哥、姐姐和我,妈妈在管理家务和照顾孩子中心力交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难再有耐心,于是在我们不听话的时候对我们非打即骂。我开始念初中后,妈妈为了让我好好长身体,省下钱给我买水果,一天一个,而我也能体谅妈妈的不容易,只要一回到家就帮妈妈做家务,在学习上也不用妈妈操心……后来,我们兄妹三人都长大了,父母年纪也大了,没有想到爸爸却开始跟其他女人交往。妈妈为了我们三个孩子一味地忍让,但她还是免不了跟爸爸频繁地争吵,我现在觉得自己的婚姻状况跟妈妈的挺像的……”
说到这里,孟女士好像突然醒悟,她急忙问道:“我的哥哥和姐姐对父母都不太孝顺,我会不会最终成为妈妈的模样,婚姻失败,而孩子又是个‘小白眼狼’?有的时候我觉得女儿会欺负我,比如她非常听她爸爸的话,在爸爸面前非常顺从,但是一直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因为我觉得她太胆小、自卑了,总是给她很多鼓励……”
对于孟女士所提出的疑问,我们也可以通过孟女士和她妈妈的生活状态的对比发现,一个人从小耳濡目染所习得的行为模式,在成年后没有得到矫正和成长之前,翻版原生家庭父母的相处模式,几乎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女儿会在从小陪伴和鼓励自己的妈妈和对自己苛责严厉的爸爸之间,明显表现出对爸爸的偏袒,变成一个“小白眼狼”呢?这背后有以下几种令人深思的心理原因。
一、向强势者认同。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但向强势者认同却几乎是人类血液里的基因。在孟女士的家庭里,她不断地隐忍压抑,明显处于弱势,而孟女士的丈夫的性格则非常强势。孩子天生就会察言观色,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自身力量较弱,所以这个特征就更加明显。强势者,本质上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所以,向强势者认同的心理,实质上是弱小者对力量的认同。
越是弱小的,越渴望力量,在孩子的心中,爸爸的力量是她恐惧却又渴望的,所以,孩子会不自觉地“讨好”爸爸。
二、害怕受到惩罚。
从孟女士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来,孟女士对待女儿的态度比较温和,而丈夫则非常严厉。换句话说,女儿如果违背了妈妈,付出的“成本”并不会很高,但是违背了爸爸,就可能遭受严厉的惩罚。
趋利避害同样是一种本能,正因为如此,孩子才会表现出“欺负”妈妈,“讨好”爸爸的现象。
三、对软弱的痛恨。
在孩子心中会有一个“理想父母”的形象,对于理想妈妈的形象,孩子潜意识里会希望自己的妈妈是一个温柔、善良、有力量、能保护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了如指掌、能全面满足自己的“全能妈妈”。
我想孟女士并不符合女儿心目中的理想妈妈形象,孟女士比较软弱,缺少力量,这意味着孟女士并不能很好地“保护”她自己和女儿,于是女儿在潜意识里会愤怒。这个愤怒,一是出于妈妈无法自我保护的心疼,二是出于妈妈不能保护女儿的恐惧。
所以女儿会对妈妈产生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需要妈妈时依赖妈妈,不需要妈妈时攻击妈妈。换句话说,孟女士平时对女儿的没有边界的溺爱,实际上是培养了一个和她共生,同时又嫌弃她的孩子。
孟女士因为婚姻不顺,也不想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甚至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还想换一个轻松的闲职,以更好地照顾女儿。孟女士的这个想法已经说明了在孟女士的世界里是以女儿为中心的,没有自己。一个没有自己的人,会获得女儿的欣赏和仰望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给自己高质量陪伴的“理想妈妈”,而不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斗志的弱者。
女儿在孟女士面前展现了两种状态:一种是绑架和威胁母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比如用跳楼恐吓离家出走的孟女士回家,另一种是担心父母离异,自己成为“孤儿”的恐惧心态。
一般来说,越是心理力量弱的人,在家里就越呈现出“窝里横”的状态,可是一到社会上,就显得非常软弱。孟女士的女儿就是如此。
女儿为什么能威胁妈妈?是因为她对妈妈的弱点了如指掌,所以,她会以“毁掉你最在乎的东西”来威胁恐吓妈妈,达到控制妈妈的目的。不要小看孩子,实际上孩子天生就有“控制父母”的潜意识,这几乎是一种本能。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这样的孩子不加以矫正,那么长大后她就会习惯使用这种“无赖”模式控制他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种模式能对谁起作用呢?显然,只有对在乎她的人,这种无赖和控制才会发挥作用。
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但是,所有人的忍耐一定是有限度的,所以这样的方法最终一定会失效,到那时,女儿可能会因为方法的失效而产生巨大的无力感和愤怒的情绪。
另外,女儿之所以能控制孟女士,也是一个双方配合的结果。可以说,正是因为孟女士的一再退让才导致了任何人,包括孩子,都可以自如地实施对孟女士的掌控。
为什么孟女士无法让孩子接受“爸爸妈妈离婚后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但仍然爱你”的道理呢?原因在于,孩子并没有在父母身上得到真正的爱和由爱带来的安全感。
爱,是一个人的底气,生活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下的孩子,其安全感是缺失的,女儿之所以对孟女士说的话充耳不闻,是由于她内心的恐惧,这背后的逻辑是:本来我拥有的爱就很稀薄,安全感就很缺失,如果连这么点东西都拿走,那我还有什么呢?所以,我不听不听,虽然我现在拥有的爱很“残破”,但这是我唯一的东西,我要誓死捍卫。
女儿所有的张牙舞爪背后,其实都是防御和恐惧。
作为母亲,孟女士需要完成自我成长。才能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影响。
孟女士需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善良,不是毫无原则的软弱,而是有底线的善意。她对出轨的丈夫一直无原则的容忍,对孩子又常常溺爱,有的时候孩子“欺负”她,她也没有做出反应。这种迟钝会让孩子在越过边界的同时感到空虚,她会感觉妈妈是没有力量的,自己也是不安全的。
另外,对于孩子来说,她需要的是接纳、理解和尊重。孟女士说她经常赞赏孩子,但是她的夸赞可能用错了地方。孩子需要的不单纯是夸赞的形式,而是父母对自己的积极关注。同样,孩子需要的也不是空讲大道理、事无巨细、包办替代的管教,而是让她感觉到真正被理解、接纳和尊重的感觉。
只有孩子内心有丰盈的安全感,她才能接受“爸爸妈妈离婚后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但仍然爱你”这样的道理。
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孟女士是孩子的妈妈,但首先她应该成为她自己。如果希望孩子是一个积极、阳光、自律、向上的孩子,那么她需要自己先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没有任何人可以靠放弃自我来成全别人,无论这个“别人”是丈夫还是孩子,你的自我放弃,除了让你的人生停滞不前之外,还会影响你的孩子,让孩子和你期待的样子背道而驰。毕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根本没有能力爱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