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感觉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你是缺乏共情能力的父母吗?(1 / 1)

一天中午,正在公司上班的王女士接到在上小学的女儿打来的电话。女儿嫌弃学校的饭菜不好吃,便不想在学校吃饭,闹着要妈妈请假接她回家。王女士没有同意,只是在电话中对女儿进行安抚。

晚上,王女士从学校接女儿回到了家中,女儿一直在为中午的事情耿耿于怀,气鼓鼓地向王女士提出了要求:“我要吃炸鸡,妈妈帮我买吧。”

王女士有些生气:“你想吃炸鸡,为什么不在路上的时候提出来呢?我们都回家了,你才说这件事。”话虽如此,王女士还是忍着脾气出门到楼下给女儿买好了炸鸡。

女儿吃完炸鸡已经饱了,但是看着王女士晚上并没有吃东西,只是在看电视,便关心地问道:“妈妈,你要吃炸鸡吗?”

王女士对女儿的气还没有消,只是冷漠地回复:“不要,你自己吃吧。”

女儿又问:“爸爸今天晚上要很晚才能回来,你先去做点饭吃吧,不要等他了。”

于是,王女士便去厨房,简单地给自己做了一碗疙瘩汤。女儿凑过来从后面抱住王女士说:“妈妈你做的饭真香,好厉害呀,我今天在学校里可想你啦。”

王女士看着女儿可爱的笑脸,回答道:“妈妈也很想你,但你以后能不能好好说话,不要提一些无理的要求,你总是耍小性子、发脾气,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

女儿没有等王女士说完,便气呼呼地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这个场景熟悉吗?不只是亲子关系,就是夫妻之间,是不是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场景?我们和亲密的人闹得不欢而散,是因为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在该谈情的时候,讲道理。这实在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

青少年的很多逆反情绪,都和父母的唠叨有关。在某种程度上,父母越唠叨,孩子越逆反。父母唠叨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一些正确的道理。可是当正确的道理不断地被重复,其价值也变得一文不值了。

相比于孩子的逆反情绪,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孩子的逆反人格。当一个孩子长期处于引发他逆反情绪的情境中,逆反人格也就逐渐在他身上烙上了烙印。这种人格就像一种无法痊愈的伤,带着它,内心总是充满愤怒,可想而知,这将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逆反是强势者给弱势者起的不公平的名字,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弱势者想要摆脱控制,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控制,也就没有逆反,所以孩子的逆反实际上是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敲响了警钟,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矫正父母的养育模式。这对于父母自身的个人成长来说,也是有利的。

我们再把话题拉回上述的案例中,作为妈妈,王女士犯了哪些“错误”呢?

一、以抱怨、指责替代自己的真实意思。

女儿想吃炸鸡,但是没有在王女士回到家只前提出。这个现象的发生有多种可能。

1.可能女儿还在为中午的事耿耿于怀,故意“报复”妈妈。

2.可能在妈妈回家前女儿并没有想到吃炸鸡,只是临时起意。

3.也可能女儿因为中午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便想提出这个任性的要求,想要试探妈妈的态度。

……

从女儿晚上吃完了炸鸡之后开始对妈妈表示爱意来看,女儿的意图极有可能是第三种——试探妈妈的态度。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王女士都可以采用更为恰当的方式回应。

王女士的那一句“你想吃炸鸡,为什么不在路上的时候提出来呢?我们都回家了,你才说这件事”,她又想表达什么呢?她实际想表达的意思很可能是:“我到家了你才提出买炸鸡的要求,这样我就必须得再下楼一趟,我觉得挺麻烦的,如果你以后能提前说就好了。”

虽然王女士最后还是不得不下楼去买了炸鸡,但实际上自己的情绪是没有得到宣泄的。如果王女士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想必女儿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王女士也不必压抑。我们在生活中和别人闹别扭,往往是和这些细节紧密相连的。当你对别人施以抱怨、指责的口吻时,往往收获的也多是逆反和对着干。换一种形式,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让别人难受,可能我们与别人的矛盾就会发生改变。

二、很难共情,不能读懂孩子背后的语言。

不管是孩子提出要买炸鸡时“气鼓鼓”的语气,还是后来在王女士做疙瘩汤时拐弯抹角的“讨好”,在整个过程中,王女士都是比较“麻木”的,换句话说,她没有读懂孩子真实的“语言”。

语言是最具欺骗性的工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言不由衷。这种言不由衷在人有情绪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A和B吵架,这时A心里想的是“快来哄我”,但是当B和A说话时,A可能会口出恶言,让B“离我远点”,如果B真的听了A的话转身走了,可能A会更生气。

女儿提出要买炸鸡,除了她真的想吃炸鸡,更是一种她心理上的需求。为什么女儿在妈妈买炸鸡前后态度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女儿的心理需要被满足了。

不管她是出于试探妈妈态度的目的,还是出于想要被妈妈看到的渴望,当需求被满足时,情绪也就得到了宣泄,这个时候才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无理取闹的背后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内心匮乏的人,他内心的心理机制是:我用你能包容(容忍)我多少缺点来验证你是否真的在乎(爱)我。对待无理取闹,最适合的态度是“看到并接纳”他的情绪,理解他背后的需求,以合适的方式给他满足,这个“合适”,既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给多少给多少。

因为不恰当的抚养方式,使王女士的女儿在内心深处有了很强烈的未满足感,所以她会时不时地用无理取闹的方式来试探妈妈的爱。结果就像这个场景一样:当妈妈让女儿满足了,女儿就会特别开心。

只有这时候,母女之间的那种天性的链接才又一次被激活了,孩子只是希望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她如愿以偿地吃到炸鸡之后,接下来她的关注点马上转移到了妈妈这里,她会反复地关心妈妈晚上吃什么?几点吃?吃得有没有营养?

孩子是父母天然的追随者,这种忠诚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所以,后天孩子表现出来的逆反,实际上更多是对父母控制的“忍无可忍”。他们一旦被理解和接纳,对于父母的爱是怎么藏都藏不住的。

孩子大多像王女士的女儿一样,不是不懂道理、不辨是非,只是因为他们内心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这个需要,就是被爱、被理解、被接纳。

如果王女士能看懂女儿的无理取闹,她就不会对自己到家了女儿才通知自己买炸鸡的事情那么愤怒,她会知道这是女儿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地疏导,女儿又不会用别的办法来发泄情绪(其实是父母没教过),所以笨拙地用这样的方式来寻求关注。

同样,如果王女士能看懂女儿后来的“讨好”背后是渴望和母亲建立亲密的链接,甚至女儿已经明确地说出了“我今天在学校里可想你啦”这样的话,是在向妈妈撒娇,是女儿渴望亲密的需求,那么王女士就不会选择性地忽视女儿的这种渴望,伺机讲道理了。

三、在孩子释放想要发生链接的信号时,伺机讲道理。

不止王女士,这也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如果家长太爱讲道理了,孩子有时候就会显得“不讲理”,这不是因为孩子真的不懂是非,而是因为他对“道理”产生了严重的逆反情绪,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家长给他讲得道理实在是太多了。

有这么一句话:“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也都认可,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依然知行不合一,做法与想法背道而驰。

父母总是会讲各种各样的道理,而且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从根本上来说,父母是在用讲道理的方式来隔离和孩子之间的爱,当然这种隔离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父母如果和孩子关系太紧密,常常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关于这一点,则要追根于父母自身的成长背景了。

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除了讲道理以外,没有太多别的方法,而且这样的父母一般自己内心都有比较深的忧惧,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孩子不犯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而杜绝孩子犯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灌输正确的道理,这其实也是一种幻象。就类似于人们买了书就缓解了自己对知识的焦虑一样,讲了道理在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父母对于怕孩子犯错的焦虑心理。除此之外,还有些父母自身缺少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太过牢固,以至于无法从“对错”的固化思维中解脱出来,这些都是父母喜欢给孩子讲道理的原因。

讲道理本身就意味着隔离感受,缺少了感受,同时也就意味着缺少共情能力。很多家长都想说出孩子愿意听、能打动孩子的话,但是想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对孩子的感受有共情能力。

孩子撒娇着说“我今天在学校里可想你啦”的时候,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孩子因为妈妈没有计较自己的无理取闹,而是买回了炸鸡,在妈妈那得到了爱和温暖,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接纳和包容。这个时候,对于妈妈来说,是一个多好的和孩子亲密互动的时刻啊,但是王女士却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渴望,反倒是“看准时机”,马上给孩子讲道理。

孩子对于这次与妈妈互动的感觉,就像往急速升温的炭火上浇了一盆冷水,热情和温存瞬间被浇灭。

有些父母实在是太焦虑,太希望孩子改正所有的错误了。如果他们放不下自己的这种焦虑,就不可能跟孩子产生高质量的有效沟通。这些父母的想法:我太希望孩子改正所有错误了,所以现在趁着孩子心情不错,我得赶紧抓住机会好好地教育他。

结果呢?一定是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大失所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不愿意靠近父母,在孩子心里,一个条件反射已经牢固建立:靠近父母=被挑剔/被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所有唠叨、教育背后都是深刻的不信任。他们只有在觉得孩子不好的时候,才会想教育孩子改正所有的错误。没有任何人喜欢不被信任的感觉,父母不喜欢,孩子也不会喜欢。所以,有些父母常常把力气用错了地方,他们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但实际上却总是把孩子往反方向推。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纠错,而在于接纳和信任。只有家长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跟孩子产生高质量的有效沟通。